简尚波:依托“一带一路” 促进信用评级行业国际化研究
2018年12月18日  |  来源:吉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  阅读量:12298
入“一带一路”市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方面合作不断深化等多重机遇优势,适时以恰当方式开启面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信用评级行业国际化征程,为维护“一带一路”跨境债券市场信用安全和稳定贡献“中国智慧”。

除此之外,“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南亚国家,土耳其、科威特等西亚北非国家,俄罗斯、波兰等欧洲国家等都拥有本国信用评级机构乃至开放评级行业,为中国评级行业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基础。“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的证券市场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其中不少国家顺势建立了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并持续开展业务,还引进三大评级巨头在国内开设分支机构。在亚洲金融危机乃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顺应降低对三大评级机构的不公正评级的依赖、构建新型评级力量等时代需要,于21 世纪初期新成立了一些评级机构。从“一带一路”沿线已经建立本土信用评级机构的国家来看,各国积极推行经贸和金融对外开放政策,有的国家信用评级市场在国内对外开放。但是,沿线国家债券市场尚不发达,与此相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这同时也意味着巨大发展潜力。


        六、依托“一带一路”促进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国际化途径思考

中国信用评级行业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化进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应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契机,在守好中国本土债券市场评级业务、提升对本土债券评级能力基础上,怀抱国际化发展信心和决心,实质性推动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化拓展步伐。

      (一)优化国内评级行业监管秩序,提升民族评级机构竞争力

与中国债券市场飞速发展并跃居世界前列的现状相比,中国信用评级行业整体上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评级结果的国际公信力不强。在“一带一路”跨境债务资金融通带来的评级业务国际化发展机遇面前,中国信用评级行业更应加快内在能力建设,积极提升行业整体形象和代表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信用评级成果在海内外投资者中的认可度和吸引力。

一是整饬评级虚高现状,引导全行业注重技术竞争等高层次竞争。借鉴美国等诚信体系发达国家经验,建议债券市场各监管部门逐步取消在各类债券发行、投资或交易等环节设定高级别门槛或相应优惠,不为高级别债券人为设置过多优惠措施。从而尽快扭转我国评级企业的评级结果过度集中于AA-以上高级别的局面,充分发挥信用评级行业在资本市场的应有功能,增强我国评级行业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公信力。

二是增强评级机构独立性,维护评级秩序公平性。积极研发、试点和推广投资人付费、双评级等新兴评级模式,大力改变发行人付费、单评级等传统模式下评级机构处于弱势地位的被动局面。大力提高对受评主体真实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能力,弱化对发行人提供信息的过度依赖性,加强对源于第三方的关于受评主体信息的搜集分析力度,积极利用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受评主体评级信息分析内容。加强对评级行为的制度约束和监管,引导评级行业成员单位加强自律,提高成员单位违规定级等行为的违规成本。

三是加强评级技术研发利用。深入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债券市场及其评级行业调研,熟悉“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债券市场特点及其运行风险,熟悉各国评级行业评级方式、方法特点及其局限。深入开展以三大评级巨头为代表的西方主流评级方式、方法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应用案例实践及其特征梳理和研究,探讨西方主流评级方式、方法对“一带一路”债券市场的适用性和局限。精心开发能较好地预测、识别“一带一路”跨境债券运行风险的信用评级方法和模型。注重评级方法和模型应用效果检测、反馈,为调整优化“一带一路”跨境债券评级方法和模型提供客观依据。

四是发展适应跨国工作环境的专业评级人才。发掘和培养精通英语和“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官方语言的信用评级人才。着力引进和培养具有海外研习和从业背景的、研究经验丰富的信用评级人才。研究实施“一带一路”债券评级专题培训、交流等人才建设工程,组织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债券市场及其信用评级专题考察交流。提升对“一带一路”沿线债券市场及其发行主体的调研能力。

     (二)建立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评级行业合作框架体系

一是建立高规格、常态化合作机制。建议推动各国间信用评级行业相关监管部门深化合作,达成多边合作共识,提高“一带一路”各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和质量,从而为推动中国评级行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评级行业深化合作、拓展中国评级行业在“一带一路”的业务市场提供机制保障。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债券市场、评级行业发展具有差异,重点考虑推进与发展相对较好的国家展开合作,并兼顾其他地区债券市场运行特点及金融监管部门有关信用评级的国际合作需求。

二是构建评级行业合作框架体系。“一带一路”信用评级合作框架体系可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合作载体方面,应构建包括国际组织(如亚洲资信评估协会)、政府高层、政府主管部门(如各国债券市场监管部门)、信用评级企业(各国评级行业重点企业)等各类主体的多元化合作机制,明确各类合作载体的角色。合作内容方面,包括:探索建立和落实“一带一路”各国共同遵守的适应“一带一路”国际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基本标准或导则;共同推进各国信用评级行业和企业间的密切交流和沟通,分享信息成果;共同推进信用评级行为的跨国监管;共同完善信用评级方式、方法和模型,共同促进新兴评级方法和模型的试验和推广应用等等。

     (三)支持实力型评级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发展分支

尽管未曾发现有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境内评级机构已在表3所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地获得评级资质并且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评级业务,然而中国评级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潜力和发展机遇已日益凸显。

1 2 3 4 5 6 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