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白俄罗斯、意大利、越南——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调研情况及政策建议
2018年11月20日  |  来源:一带一路百人论坛   |  阅读量:29391

 

笔者在赴普拉托之前,在佛罗伦萨与意方学界、企业界代表举行了座谈。意大利方面的代表有:1、佛罗伦斯大学建筑系主任Marco Sala,表示希望与中国企业合作推广绿色设计和绿色建筑。2、Progetto CMR国际设计公司设计总监Marco Visconti,该公司是意大利最大的综合性建筑设计公司,世界建筑设计公司百强。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天津开设分公司。3、Savio Firmino手工古典奢华家具定制公司总裁Cosimo Savio,1997年开始在中国投资。建议:第一,巩固教育科研方面的联系。教育和技术交流要机制化,在学生之间,也包括在教授、科研人员之间。第二,增加两国金融机构的合作。4、CNA Firenze意大利手工业和中小企业联合会佛罗伦斯分会副主席Jacopo Silei,该联合会成立于1945年,是全国性组织,有4万家企业会员。对意大利企业来说,国际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与中国企业合作也是重中之重。意大利企业规模很小,面对庞大的中国,难免有恐惧的心情。11月将派30家企业,参加国际进口博览会。5、ABITA绿色设计研究中心CEO Fernando Recalde,希望与中国企业在绿色建筑方面进行合作,有三个要素非常重要:设计、科技、金融。已经在威海等城市围绕旅游进行合作,同时与中国企业在非洲有合作。

普拉托在1970-1980年代曾经是欧洲闻名的轻纺之都,主营各类布料、皮革等商品。1990年代,大批中国温州移民来到此地,先是在本地一些小作坊打工,随着到来的人数越来越多,加上头脑灵活,开始做起了生意,而随着大批量成衣的上市,使得普拉托的轻纺业逐渐走向没落,大多数人开始失业。本地人不得不做出了妥协,把自己的小作坊出租出去,靠收取租金维持生活。

在九十年代,随着本地人工成本的攀升,一些奢侈品牌为了节约成本扩大利润,将总部留在米兰、佛罗伦萨,但逐渐把工厂搬往中国或东欧,消费者开始抵制非“意大利制造”的产品。无奈之下,自2010年开始一些奢侈品牌作出妥协——设计和制作仍在意大利境内进行,由普拉托的中国工人代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住品牌血统的纯正性,也不影响赚取利润。

现在,在普拉托从事纺织的企业约80%由温州人创办。“快时尚”是温州企业的“杀手锏”,意为没有拖延的时尚。用温商的话来说,时装的新鲜程度如同温州的海鲜一样。在很多人眼里,欧洲经济依然较为疲软,但普拉托的“快时尚”产业却一直在往前冲,目前是整个欧洲的快时尚中心,厂房店面的租金连年大幅上涨。

但是,本地手工艺人对“快时尚”有异议,他们“慢悠悠”地做了大半辈子精品皮具,但因为温州企业价格低、工期短等因素,使他们彻底失去了竞争优势。开始出现“本土文化保护者”,不仅支持手工制品应该“Made in Italy”,还支持“Made by Italian”。

2012年7月14日,《意大利品牌中国人造》在日本NHK电视台播放,片长49分钟。片中说:普拉托华人服装企业每年仅在欧洲各国的销售额就超过1100亿日元(约合80多亿元人民币)。中国人不知不觉地占领了中低档意大利品牌。日本人提出的问题——“MADE IN ITALY”到底属于谁?纪录片的结束语是,“生活在时尚之都意大利的中国人,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创造着意大利品牌,这就是中国力量。”

在此次调研中,笔者得知,第一代温州创业者基本已经隐退,第二代、第三代创业者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在当地办了很多学校。温商继承了第一代创业精神,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也增强了,欧洲温商的书房里、餐厅里、制衣车间里,法律书籍处处可见。很多温州青年企业家在考虑不仅要给欧美大品牌代工,更要打造自己的商业品牌。

1 2 3 4 5 6 7 8 9 1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