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鸣:美国“印太战略”最新进展与前景评估
2020年11月13日  |  来源:太平洋学报  |  阅读量:8814

查戈斯群岛是英属印度洋领地,原属毛里求斯,1965年在毛里求斯独立时被英国强行购买。国际法院、联合国大会、英国高等法院均要求英国将查戈斯群岛归还给毛里求斯。考虑到英国面临的非殖民化的压力与2036年租期到期的不确定性,美国可能会要求英国放弃其控制权,由美国与毛里求斯寻求继续租借迪戈加西亚岛的解决方案,毛方也乐意与美签订99年的新租约来换取主权、经济收益与安全保障。但从菲律宾、日本冲绳的经验看,也不排除今后毛里求斯会突然宣布收回迪戈加西亚岛或以新的法律来限制美国的军事活动。因此,美仍然希望在马尔代夫、塞舌尔或斯里兰卡之间找一个后备军事基地。从2016年3月至今,约有14批次美舰对斯里兰卡进行港口访问,包括“斯坦尼斯”号航母停靠亭可马里外海,利用舰载运输机进行补给,并利用科伦坡班达拉奈克国际机场进行空中补给。

2.2美军不断在印太地区发展和强化新型武器的战略威慑

美军在印太地区有2000架战机、200多艘舰船和潜艇、37万士兵与水手。但美军认为,目前单靠数量已很难胜出中国,需要提升新型领域作战能力。为此,美军计划重点部署与发展兼具远程、高速、致命性精确打击武器,包括400枚中程空对空高超音速导弹、增程联合空对地导弹、海上打击战术战斧导弹、远程空射巡航导弹和高能固体激光武器系统(LWSD)等。

其中,美军最重要的武器发展与部署包括:① LRASM-A隐形导弹,攻击目标是航母、两栖攻击舰、大型驱逐舰等大型水面舰体。②可能在“第一岛链”的石垣岛、宫古岛,或“第二岛链”的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部署“陆基极音速武器”。③加大第四代和第五代战机、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动力潜艇、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无人机等部署力度。④研制能够突破中国空防体系的B-21“奇袭者”(Raider)隐形战略轰炸机、研制空射型助推滑翔高超声速打击武器(ARRW,中近程导弹)与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HCSW,中远程导弹)。⑤十年内建造12艘哥伦比亚级潜艇,2031年开始服役。⑥陆军将开发射程超过1600公里的“战略远程加农炮”(SLRC,Strategic Long Range Cannon),可能把韩国、日本、菲律宾作为备选部署地,一旦在韩国部署,将严重威胁我东北部城市安全与战略力量。

2.3升级美国与其盟国间的反导系统与网络太空协同作战能力

加强反导系统、网络空间攻防能力和太空作战能力是当今美军应对新技术威胁、创新作战模式及运用新技术的三大融合作战领域。

美军把中国部署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反舰弹道导弹、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空射中远程巡航导弹和反卫星武器视为其在印太力量的主要威胁。为此,美军计划增加中途拦截器和更新现有的防御系统,部署干扰性的激光无人机与天基传感器,开发F-35战机和“标准-3”防空导弹的反导潜力来提升其自身的反制能力。同时,美军增强与印太国家的反导合作,将美国中近程反导能力进一步推向“前沿”,延伸覆盖区域,并提高末端高空区域防空系统能力。美军在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扩大陆基“宙斯盾”、“萨德”和“爱国者-3”的部署,并试图实现韩国的“萨德”反导系统与爱国者PAC-3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互操作,不排除最终形成东北亚地区的导弹防御系统。

在网络与太空作战能力方面,美军重点改善其指挥控制系统(C4ISR系统)的结构韧性。其中组建多样化的网络战和电子战部队,提升网络空间、电子战的攻防能力是其重点,包括:利用反干扰战术数据的链接网络来传输数据,建立无线大网格网络来支援分散化与多域性的作战;建立反卫星干扰与机载电子战平台等。美国太空作战的任务是联合日本扩大对中国与俄罗斯太空军事活动的监视。通过太空部署多颗小型卫星,美军将扩大对中国、俄罗斯、朝鲜导弹的探测和追踪,发展抵御太空的动力性与非动力性的攻击能力;同时扩大太空在情报、监视和侦察方面的能力。

2.4加大前置性、预置性的军事力量部署

在与中国的军事竞争中,美军认为其面临能力、环境、投送力、后勤保障、盟友协同等问题,其中有两个致命问题需要解决:在大跨度的印太地区进行军力快速部署与驰援;避免其导弹、战斗机、军舰处于中国导弹的攻击距离内而遭毁灭性打击,并解决安全空域补给的困境。

对于第一个问题,目前美印太司令部认为其前沿和轮流部署的兵力严重不足,仅靠美本土部队不足以阻止突发事件与对抗地区的威胁。所以,陆军将主要依靠在“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间的“重空间、轻基地”的散点式布防来解决,依托一个半永久性的存在(“太平洋通道”),以提高快速远征军的机动能力。这支多域特遣队(Multi Domain Task Force)每年向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派遣3支部队进行轮换部署,每次时间4~5个月,由近1万名美国本土的军人穿越“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6~10个国家进行部署性演练,重点部署地是菲律宾、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同时延伸至南太平洋的东帝汶、巴布亚新几内亚、汤加与斐济等。为确保这支部队的作战能力,美军认为需整合与协调其陆、海、空军在电子战、网络战、太空战等领域的配合协同,同时将强化这支部队与盟友的合作,以实现作战部署、国防部至作战单位间联络、合作伙伴与美国国防部紧密关系三方面的核心目标。

对于第二个问题,美军计划通过攻守两方面来应对。(1)将原“多域特遣队”扩建成“全方位联合作战部队”(joint all-domain task forces),部署“长程精准火力”来形成与中国导弹的对等威慑力。美计划两年内在太平洋地区部署两支特殊多域特遣队部队,配备长程精准武器、高超音速导弹、精确导弹以及电子战和网络战装备,并具有破坏中国情报、电子、网络和导弹的能力。(2)在整个亚太地区部署“集群预置”(RBCP)装备,包括美军远征行动的设备,如维修材料、发电机、通信设备、燃料、模块化组装数架战机的零部件等。大部分“集群预置”装备将储存在一个中心枢纽地点,并视情况而分散到其他地点,以确保灵活性。与此同时,美军引入了 “海上预置部队(MPF)” 与“海上前置集结基地(AFSB)”概念,将大部分作战装备预先部署在远海基地,以减少对本土港口和机场的依赖。“海上前置集结基地”可以增强后勤保障舰船的机动性,还可以作为海上浮动指挥控制中心和陆战队、军队医疗部队的集结基地。

2.5整合海空联合打击力量与跨战区海上指挥能力

近两年,美军加强了“两栖远征打击群”的概念,以调整在西太平洋与印度洋地区应对中国海、岸、空一体化反舰力量增长的态势。该打击群包括数量不等的伯克级驱逐舰、两栖攻击舰、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佩里级护卫舰、攻击核潜艇、船坞运输舰以及抢滩大队、海战直升机中队、陆战远征部队等单位。印太地区打击群的优势是F-35B舰载机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携带的200枚各类型导弹,拥有防空、反潜、反舰能力。提升远征打击群的地位,主要是考虑到它比航母拥有更丰富的多样化作战能力,具备空对海、空对地打击能力和对空防御能力。

但“小航母”打击群编队不能完全替代航母编队的综合火力,所以加强打击群与航母作战群、海陆远征军联合作战协同,聚合多个作战平台的联合作战能力,组合一支多用途的远征作战部队仍然是美军主要作战准备选项。美已经在“卡尔文森”号航母上部署F-35C,随着F-35C与全球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形成“强强组合”,将明显拓展美国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在F-35A、F-35B、F-35C陆续服役后,加上已有的187架F-22,美国五代机数量将达到600架,美判断将稳控印太地区空中打击与反击优势。

在整合跨战区指挥方面,美太平洋舰队下辖的第三、七舰队将突破原有的区域部署界限,第三舰队将经常跨区域部署到第七舰队防区,执行支援后者的任务。第五舰队的“罗斯福”号航母将长期在第五舰队和第七舰队任务区之间航行,形成南海—印度洋海域四航母复合互补的威慑格局。

2.6加速多国军队联合作战体系建设

美军由“安全部队援助旅(SFABs)”对盟友提供训练、顾问、军事能力援助、协同作战活动的支持;根据四国安全

1 2 3 4 5 6 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