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政治学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
2024年12月11日  |  来源:复旦国务学院  |  阅读量:893

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六届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政治学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联合主办,除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两校的学者外,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二十余个单位,共计一百四十余位学者与会。

11月30日上午,会议开幕式于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举行,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主持。在致辞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表示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不仅在研究路径上高度契合,更具有共同的使命感,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默契,建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两校共同推进的事业,并期待两校在未来继续深化联合研究,锚定关键问题,开展纵深合作,取得更多成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教授表示复旦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在学术、人员、队伍各个方面已经达成了诸多实质性交流,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论坛是京沪合作、南北高校合作的典范。吴心伯教授表示在发展的时代中,知识内容、研究范式、分析框架需要在思想碰撞中不断创新,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论坛在促进两校年轻力量交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共分两场。第一场主旨报告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助理汪仕凯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历史政治学与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政治概念重述》。杨光斌教授对比了欧洲与中国的国家形成阶段及政治概念。区别于在竞争性资源分配中形成的欧洲社会史,中国以大一统的、政治史的身份进入历史,政治的内涵是国家治理与行政管理。杨光斌教授提出了政治层次的同心圆理论。政治观念是政治最核心的部分,同心圆的第二层次是在政治观念上形成的国家形态,第三层是维护国家形态的政治制度,第四层是维持制度运行的机构。政治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共识,人类在代际间不断模仿,加上国家权力对统治文化的维护,中西的界分始终没有改变。最后,杨光斌讨论了组织化的红利与悖论,并强调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政府论:中国的理解及其贡献》。苏长和教授提出在主要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当代中国政治学的框架和体系是最为成熟的。中国政治学的标识性概念和逻辑关系搭建起了现代政治学体系的基本框架,体现了当代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治理资源的融会贯通。政府理论是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理论的基础,构建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将在自身政府价值和理念实践基础上创造的政府形态予以学理化。中国政治的政治理论强调“政之所要,在乎民心”,具有人民政府和各机构合作协商的整体逻辑。学界应共同努力,推动以中国政府理论为基础的原创性研究,为21世纪的国家治理和世界治理的进步贡献来自中国政治学的政府理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解读2024年美国大选》。吴心伯教授认为美国大选中出现的特朗普现象是一种长期趋势,并总结了美国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特朗普崛起表明美国的政治极化、文化战争、观念冲突达到新高峰。要理解美国未来的走向,就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美国国内变化的关键词是“回归”,即回归保守主义,对外关系的关键词是“收缩”和“霸权的互斥”,即从多边主义和全球化中收缩并集中力量对付中国。特朗普趋势下美国的重大变化将带来诸多风险。美国内部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对立和分裂加剧,美国的外部收缩将冲击全球多边机制。当前美国正在经历重大转型,中美关系的逻辑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应重新构建美国研究的知识体系,回答中美关系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翟东升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从超级大选年看当前世界政治潮流》。翟东升教授指出世界政治研究围绕世界政治市场和全球市场体系两个核心的分析单元展开,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当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最重要的行为者之一,回顾“世界政治”概念具有必要性。2024年是超级大选年,逾七十个政治体正在进行各种层次的选举,大选年表现出诸多特点。全球化时代中,原本存在于南北方之间的鸿沟被各个国家内化,催生了强大的民粹动能。互联网普及将大众政治肢解为小众政治,同时,人口跨境流动和白左文化觉醒激发了原有社会主体的强烈反弹,大选年的各种现象和特点是对当今世界政治浪潮背后的主要动能的反映。

第二场主旨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翟东升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郭定平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学叙事体系》。郭定平教授关注新型政党制度的新视野,从新型政党制度的互构共享讨论了政党与社会关系的新类型,从新型政党制度的互商共进解释了政党与政党关系新形态。郭定平教授提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在协商的基础上选择“如何合作”,具有政党之间互商共进的性质。最后,新型政党制度嵌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实现了党的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有机统一,形成了多党合作的国家治理的互嵌共治关系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广生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天下-国家”:中华多元一体传统赓续的文明机制》。张广生教授从问题意识入手,辨析了“天下-国家”的概念与内涵,探讨了中国文明与国家体系之间的有机关系。中华民族不仅是国族命运的共同体,更是对大一统政治文明的延续。张广生教授还讨论了中国天下-国家“以国家兼天下”的特征,从天命-民本、社稷担纲、贤能淑世三条原则阐释了中国政治体系与中华文明的有机关系。从根本上说,中华文明传统的活力来自于“家天下”的统治责任集中原则与“公天下”的贤能理政原则的混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旭峰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提升国家形象,构建话语体系》。朱旭峰教授认为提升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具有两重困难,中国在话语构建和话语传播两方面受到了西方学术体系影响。因而提升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提升学者自身的学术底蕴和研究能力,贡献基于事实的观点和证据,要尊重不同制度环境中的认知异同,要用学术研究给世界一个“解释”,破除西方对世界的片面叙事,从讲好中国故事到讲好世界故事,做出社会科学大国应有的贡献。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彭勃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从超大城市治理看中国式现代化》。彭勃教授认为超大城市治理面临诸多结构性难题。在行政思维中用有效性补充合法性容易导致行政理性与人心治理的失衡,需要生产自在的、先验的合法性。从国家能力视角看,当前的公共治理具有发展型国家的“游击队”风格,为应对国家能力赤字,必须从体制、组织、技术、社会等维度提升国家能力。超大城市中的治理要夯实合法性基础,找到嵌入社会的路径,通过政党和社会打破科层制弊端,提高行政体系的能力。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郭忠华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社会科学的知识结构与自主空间》。郭忠华教授在理论纬度上,讲述了如何从知识生产的主要思维模式、社会科学的知识结构、本土社会科学的自主空间等方面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以理解社会科学的知识性质和知识结构作为前提,需要以“平等”为基础的树状思维,从知识之树的角度思考本土知识生产。社会科学知识既是多元化的,又具有有限的普遍性。知识创新能力是决定民族学术地位和权力的关键变量。最后,建立自主知识体系不能隔断本土知识与知识之树之间的联系,不能把中国社会科学看作是没有差异的普遍知识。

分论坛一

分论坛一的第一场发言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郑宇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保建云教授发言题目为《论世界政治科学:新知识体系构建及新方法论》。保建云教授回溯了中国世界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从理论解释、知识体系、新方法论三个维度梳理了世界政治科学的新知识体系构建。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郭台辉教授发言题目为《勿忘“的”!对当前知识体系建构研究的思考》。郭台辉教授对学术界关于自主知识的研究进行了类型学划分,阐释了中国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和经验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罗天虹教授发言题目为《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欧洲道路:非西方话语崛起背景下的国际关系理论欧洲视角》的发言,罗天虹教授讨论了欧洲视角下的国际关系话语与研究路径,透视了欧洲国际理论的偏好。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殷之光教授发言题目为《朝向国际主义的政治:中国国际研究自主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殷之光教授从自主性的目的切入,围绕全球国际关系(Global IR)展开讨论,强调要通过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理解其自主性何在。

第二场发言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殷之光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孙德刚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伊斯兰国际关系初探》,孙德刚教授从宗教信仰、价值制度、治理形态和生活方式等维度梳理了伊斯兰体系,比较了伊斯兰国际关系与西方国际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韩冬临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国家与科技创新——美国量子科技政策研究》,韩冬临教授回顾了美国量子科技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美国在科技领域中扮演的推动者角色。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谢超的发言题目是《美国大选与美印关系展望》,谢超副研究员结合当前的美国现实,深刻地分析并展望了美印关系的未来走向,认为需要重新认识印度的外交格局,理解中等强国在两极化竞争中面临的窘境。

第三场发言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保建云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蔡翠红教授发言题目为《人工智能与伦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中国儒家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之比较》,蔡翠红教授对比了儒家思想与自由主义的伦理价值基底与理念差异,讨论了中西方人工智能治理差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刘丽娜发言题目为《算法介入对认知重构的双轨效应:基于ChatGPT准自然实验的实证研究》,刘丽娜讲师研究了算法介入如何重构非洲对华认知,用实证的方式从微观层面探讨其运作的具体机制。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孟维瞻发言题目为《大国人工智能竞争如何塑造美国的政治极化》,孟维瞻老师对比了中美两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思路的差异,分析了当下中美科技行业的政治分裂与未来方向。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助理教授王淼的发言题目为《发展融资与大国博弈:中美在非竞逐的多维透视》,王淼老师对比了中美在非洲发展融资的不同动机与路径,构建了中美在非洲发展融资的假设模型,总结了对非政策启示。在各场的讨论环节中,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政治学知识体系的中国特色等主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分论坛二

分论坛二的第一场发言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李瑞昌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赵永华教授发言题目为《基础设施型国家与基础设施的制度逻辑》,赵永华教授认为基础设施是现代生活的中心现象与国家权力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可作为制度间过程、半独立的社会机构进行观察和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钟新教授发言题目为《在竞争语境中培育共情互惠关系:区域国别研究的多边视角与共同体建设策略》,钟新教授以蒙古国与中美俄的多维互动关系为案例,提出了“区域国别研究的多边视角与共同体建设策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青年研究员邹志强发言题目为《中东冲突潮背景下的美国中东政策困境》,邹志强研究员分析了中东地区和解潮与冲突潮对美国战略的影响,并对特朗普当选后有可能的中东政策做了分析。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杨丰宁的发言题目为《治理、利益与公众的对外援助偏好——来自联合实验的证测》,杨丰宁同学以微观个体层次为着眼点,探究援助相关的特征如何影响公众的对外援助偏好,构建了一个治理-利益的双重解释框架。

第二场发言由郭台辉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尹继武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微观国际政治理论的知识创新》,尹继武教授以国际政治心理新事实为例,演绎了经验问题导向理论建构的知识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邱静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日本地方自治体的宪法主张》,邱静副教授认为日本地方自治体的宪法主张体现了对在西方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近代民族国家体系的根本性反思。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广涛的发言题目是《区域国别与国际关系研究的融合创新——以日本研究为例》,王广涛副研究员以日本研究为例,回答了区域国别研究的“谁研究”与“研究谁”两个问题。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容晓岚的发言题目是《论南北关系的新发展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认为随着“全球南方”崛起,容晓岚认为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力量的对比变化推动着南北关系向更平等多元的方向发展。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项邱雯发言题目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话语困境:实践共同体与知识涵化过程》,项邱雯围绕知识生产的主体性、学术实践共同体交互与话语实践讨论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路径。

第三场发言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尹继武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许海云教授发言题目为《乌克兰战争和未来北约的战略走向》,许海云教授探讨了北约代理人战争的表现,认为代理人战争对乌克兰、北约、欧盟带来不同的消耗与反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连晨超的发言题目是《构建南海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分析》,连晨超讲师认为建立南海地区安全合作机制,需要根据不同博弈类型巩固现有合作,降低建立新制度所带来的各项成本,在安全合作范围逐渐深化合作。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斌的发言题目是《中国-东南亚设施联通:进展与挑战》,马斌副研究员认为中国-东南亚设施联通建设方面的错位带来了口岸城市建设规划不当、地方的低效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努力方向不清晰等挑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胡业飞教授与李睿同学的发言题目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演进形态与内在逻辑》,提出了数字化政府转型的长周期演进分析框架。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袁方杰的发言题目是《“清晰性”的生产:一个基层社区的数字治理》,指出国家将社会及信息有效地整合进国家治理体系,使其成为国家能够监控、干预、参与、控制和服务的目标。在各场的讨论环节中,与会学者围绕北约代理人战争、地缘政治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分论坛三

分论坛三的第一场发言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李辉教授主持。广东省委党校王升平教授发言题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正义结构及其实践逻辑》,王升平教授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正义结构的类型及实践逻辑进行了分析。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袁超发言题目为《“权力秩序”与清末政体变革——基于新框架的分析》,袁超老师提出清末君主制所依赖的“政治权力—意识形态权力”“政治权力—军事权力”强结构相继解体,进而导致政治失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晨副教授发言题目为《超越国家动员与社会志愿——对2022年初三地志愿服务的比较研究》,指出通过动员与志愿有机结合,实现基层治理的良性发展,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周凌一副教授发言题目为《技术赋能、组织辐合与制度赋权:政务服务跨域通办的府际协同机理》,总结了吴江地区“跨域通办”的四种实践模式,进一步通过“技术-组织-制度”的分析框架进行了分析。

第二场发言由广东省委党校王升平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孙龙副教授发言题目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个逻辑:以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中心的考察和分析》,孙老师介绍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指出立法联系点制度内生于党和国家的历史实践与理论话语体系之中。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讲师李荣鑫发言题目为《民主的星座:比较民主理论初探》,李荣鑫讲师对比了比较民主、世界民主、全球民主三者的差异和联系,与现有民主理论进行了对话。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肖伟林发言题目为《在其位谋其政:民粹主义掌权如何影响民主质量和再分配》,肖伟林同学指出民粹主义掌权者不仅没有履行再分配承诺,反而削弱了民主质量与多元性,民主经验能够缓解民粹主义掌权的负面效应,魅力型领袖则加剧其消极影响等。

第三场发言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晨副教授主持。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黄建洪教授发言题目为《从国家建设到国家治理:政治学知识生产的国家逻辑》,黄建洪教授指出介绍了政治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维度与新时代中国政治学话语矩阵。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王向民教授发言题目为《邓初民的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论述》,王向民教授介绍和论述了邓初民的个人生平经历与学术思想发展过程,指出邓初民的政治学说基于国内外政治局势变化重新阐释了政治概念。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昆发言题目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概念生产与学科驱动》,深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强调走出一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道路,应该是所有学界同仁关注的主题。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洋发言题目为《伦理、人本与民主:萧公权与现代国家的中国构想》,杨洋老师分析了萧公权的现代国家思想的内涵,认为萧公权国家思想内部的以及批判和转换也标志着中国政治学自主意识的成长。在各场的讨论环节中,与会学者围绕中国政治思想家、中国政治的历史演进等主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分论坛四

分论坛四的第一场发言由西南交通各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田雪梅主持。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黄振华发言题目为《田野政治学的概念建构及其内在逻辑:基于“家户制”概念的考察》,聚焦田野政治学的概念建构,从田野调查、历史根基、国家治理三重逻辑分析了田野政治学在构建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马嘉鸿以《独立自主与中国式现代化》为题,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独立自主的理论传统,批评了美式现代化理论的错误观点,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所建立的国家与民族的独立自主条件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天雨以《新时代“自我革命”制度的历史政治学分析》为题,提出将党的自我革命作为一种制度形态,即作为新型权力制约制度的自我革命,发展了权力制约理论并提供了一种新的权力制约范式。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谢振达发言题目为《政策执行中模糊压力的清晰化机制——以地方政府民意服务改革为例》,揭示政策执行中模糊压力转化为清晰指令的机制,指出领导注意力的捕获、行政任务的指派性、微观的竞争性氛围对政策执行带来的显著影响。

第二场发言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胡业飞主持。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田雪梅以《精准监督:内涵辨析、主题演进与实践特征》为题,梳理了精准监督的内涵,提出了一种以精细化监督为基础、以技术化监督为手段、以高质量监督为目标的新型监督范式。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黄宗昊发言题目为《把“国家”带回来:国家治理与“治理”理论的中国化》,主张以“国家治理”概念对“治理”概念进行创造性转换,指出中国的国家治理应该是以国家和政府为中心的一种有序状态。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曹威伟以《天下主义与民族主义:中华传统民族共同体思想的双重奏》为题,探讨了天下主义和民族主义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基于天下主义共同性逻辑的以夏变夷和基于民族主义差异性逻辑的因俗而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姜茗予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本经验的政策启示》为题,探讨了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通过对日本政策应对的回顾和总结,提出对于中国的经验和启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雷升伟以《学习型权威:政学构建进程中的政治局集体学习》为题,从中国历史的经筵制度联系到当代中国政治中重要的集体学习制度,提出从思想意识和政治结构两个方面塑造对学习型权威、党领导先进文化的认同。

第三场发言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余博闻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张云瀚作了以《把“政治”带回来:多重危机背景下的欧盟理论研究》为题的报告,回顾了欧盟理论研究的主流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异见理论的属性和特点,提出了未来欧盟研究在异见理论指导下可能的研究议程。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金永丽以《传统文化与印度外交》为题,介绍了从印度传统文化看印度外交的研究缘起,以及印度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和重要观点,探讨了思想文化对于印度近年来外交政策的影响。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温尧以《重新思考东南亚国家的对冲》为题,介绍了既有研究对于东南亚国家对冲的标准化叙事及其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在大国竞争加剧背景下,东南亚国家对冲的变化。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赵迪新以《军事-金融复合体与近代中国国家建构的困境:一个历史政治学的考察》为题作了报告,结合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历史,考察战争、社会经济和政权建设的相互联系,搭建了一个分析政权融资策略及其经济后果的理论模型,并结合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历史予以阐述。在讨论环节,各位学者围绕党建引领、学习型权威、“独立自主”概念的外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论坛五

分论坛五的第一场发言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祁怀高研究员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张猛的发言题目为《理解当代中国:欧美制裁下俄罗斯的文化转向》,张猛老师着眼于图书出版,介绍了欧美制裁背景下俄罗斯文化转向的表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孙晓雯的发言题目是《从政教关系视角看沙特阿拉伯的国家建构》,孙晓雯在历史政治学的研究框架下梳理了沙特阿拉伯政教关系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对沙特国家建构的思考。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王晓宇的发言题目是《以基建合作推动中阿贸易高质量发展:成就与展望》,王晓宇老师分享了中阿基础设施合作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分析了中阿合作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赵茜的发言题目为《从革命化到现代化:基础教育普及中的国家发展逻辑》,赵茜从政党中心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基础教育与政党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二场发言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张亚宁青年副研究员主持。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祁怀高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基于量化分析的中国周边枢纽伙伴国选取》,祁怀高老师通过量化标准和模型建构,分析了周边枢纽国指数排序和东南亚国家的枢纽伙伴国指数,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提供新启发。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严少华的发言题目是《美国大选与欧洲的选择》,严少华老师从安全、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分析特朗普当选对欧洲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宁雅的发言题目是《作为区域国别研究知识基础的地区国别史——以中东欧史和中东欧研究为例》,宁雅老师介绍了区域国别知识的类型与层次并提出了关于中东欧研究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博士生王雪莹发言题目为《“擦肩而过”的政治冲击——相对价值链位置与对华关系调整的混合研究》,研究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与其他国家相对价值链位置的变化及其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金地的发言题目是《荷兰新内阁对华政策动向》,金地老师分析了2023年荷兰大选结果、荷兰新内阁的构成与决策机制,从外交、安全和贸易等方面分析了荷兰新内阁的对华政策动向。

第三场发言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副研究员李海默主持。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助理教授王欢的发言题目是《政治弹性的博弈论框架:以北宋党争为案例》,王欢老师基于北宋党争中参与者所处的博弈格局,提出了对“政治弹性”的综合结构和能动的理解。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林洋的发言题目是《基层治理的“浙江经验”:制度特征、现实形态与推进理路》,林洋博士从“善治”视角分析了中国“基层善治”的制度特征、现实形态与推进理路。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博士李雪景的发言题目是《全球地缘政治挤压下的东亚生产网络重构》,李雪景博士分析了东亚制造业产业转移以及韩国供应链“去中国化”现状及其动因。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黄雨阳发言题目是《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嵌合何以长久:基于S市政府服务购买的过程追踪研究》,黄雨阳博士认为相较于以项目为边界构建“项目嵌入”的政社关系,“属地嵌入”的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可能呈现出更为长久的嵌合关系。在各场的交流讨论环节中,与会学者就地理分布的政治影响、国家地缘政治、中外合作等主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分论坛六

分论坛六的第一场发言由国家自科基金委计划与政策局发展战略处孟庆峰处长主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朱旭峰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为全球前沿科技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以人类基因研究为例》。朱旭峰教授聚焦人类基因这一前沿科技领域,强调前沿科技多学科交叉融合和高度不确定的特性使得加强科技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具有紧迫性。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仇华飞教授发言题目为《大国金砖机制与美元霸权的困境》,聚焦大金砖机制的发展演变和美元霸权体系的困境,提出金砖机制对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发展、发挥投资、信贷功能,力促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樊春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关于美国科技安全政策的演变及影响》,指出当下美国科技安全政策,从传统上力图平衡科学公开性与安全控制,明显转向到对信息和科研人员的管控。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唐莉教授以《中美科教交流:航班、合作与诉讼》为题,就中美科教交流议题分享了其团队在国际航班、科研合作及司法诉讼等三个维度的研究成果,并强调中美科教交流不仅惠及两国,还为全球科学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场发言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唐莉主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李峰教授以《美国留学政策缩紧下我国基础研究人才的自主培养研究》为题,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博士的自主培养规模、顶尖研究院所的人才供给结构及留美博士生数据,探讨了中国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能力、对美国人才培养依赖程度及两者质量差异。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的田贵超研究员的发言题为《从2024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看中美民间科技交流合作》,回顾了中美民间科技交流合作的现状,并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如地缘科技摩擦、研发与治理能力的制约、科技安全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他建议通过“开放创新生态”推动更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完善交流机制,培养国际化人才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的柳美君研究员作了以 《Scientist Moving across Borders during the Pandemic》为题的报告,提出科研人员的全球流动对知识传播和创新至关重要,但外生冲击,如疫情,对科研人员流动的影响尚未充分研究。她的研究围绕疫情下的科研人员流动这一议题,对COVID-19 对于科学家国际流动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彭泽宇研究员以《经济制裁的政策逻辑: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初探》为题,围绕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实体清单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实体清单”中的数据进行清理、合并和标注,他识别制裁涉及国和制裁目的国的实体个数。这一研究对于剖析美国经济制裁背后的政策逻辑、揭示美国以“实体清单”为手段实现多重目标提供实证案例和理论视角具有重要价值。

第三场发言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樊春良研究员主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封凯栋教授以《科技新范式还是资源配置调整(争夺)?美西方国家任务导向型基础研究的尝试》为题,探讨了科技及创新领域浮现的“战略性基础研究”是否带来了新范式。同济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刘红煦老师的发言题目为《中美欧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分享了中美欧在基础研究领域国际合作的初步研究成果,强调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需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李寅教授作了《以产学合作中心推动企业基础研究:以美国NSF工程科学中心为例》为题的发言,李寅教授着眼于发达国家资助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传统机制和模式,立足于ERC案例讨论了我国资助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政策建议。

博士生论坛一

博士生论坛一的第一场发言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讲师刘丽娜主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青年副研究员张亚宁评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生刘颖哲的发言题目是《领导风格、意图评估与美国危机决策中的武力克制》,刘颖哲博士从美国总统实行武力克制的经验现象出发,通过运用QCA和案例研究方法,分析领导风格和意图评估对武力克制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生杜洞光的发言题目是《科技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探索与研究议程》,杜洞光博士提出了科技政治的概念,并从科技主权和科技权力、科技政治与地缘政治和贸易政治的关系、人工智能时代的议题设置等方面透视科技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博士生杨雪婷的发言题目是《区域国别研究背景下海洋人类学的研究进路与学科转向》,杨雪婷博士分析了海洋人类学的概念与学理基础,呼吁海洋人类学的学科转向。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彭扬发言题目为《全球视野下的城市政治学:概念化路径、理论范式与社区实践》,认为中国应在借鉴城市政治学的理论和路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独特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构建中国特色的城市政治学理论与实证研究。复旦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曹怡昕的发言题目是《重释“适当顾及”原则:BBNJ海洋保护区话语权建构的软法路径》,认为中国有必要依托国际组织的造法者角色和“软法之治”,重释“适当顾及”原则,确立合法、合理且正当的话语立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张远的发言题目是《帝国转型与现代国家的构建——以土耳其迁都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伊斯坦布尔与安卡拉双城之间的关系主导了二十世纪初土耳其现代国家构建的进程。在点评讨论环节中,张亚宁老师对每位博士生的发言作了点评,与会师生进行了充分交流。

第二场发言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张平教授主持,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刘丽娜评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李嘉伟博士的发言题目是《区域国别研究的问题意识、研究路径与争议探析》,从问题意识的争论、研究路径的争论与学科建设的争论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王妃博士的发言题目是《超越新自由主义:非洲债务治理的逻辑、障碍与发展》,王妃博士分析了新自由主义在解释和解决非洲债务危机方面的局限性,提出应该超越新自由主义,重新思考债务可持续性,实现非洲债务有效治理。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付锦昕博士的发言题目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学术传播看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建构》,付锦昕博士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学术正解和误解及其原因,针对构建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提出相关建议。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仇家畅博士的发言题目是《“多核心的网络”:美国“印太”遏华盟伴体系的结构特征研究》,认为亚太联盟体系从冷战时期的“轴辐”体系结构转变为“多核心的网络”,并进一步分析了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美国地区联盟体系走向。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刘美君介绍了其与郭翠萍的合作论文《攻防理论视域下美国军用人工智能的攻防对抗升级》,文章从攻防理论出发,分析了美国发展军用人工智能对美国机器盟伴的攻防能力和国际安全的影响。在点评讨论环节中,刘丽娜老师对每位博士生的发言作了点评,与会师生进行了充分交流。

博士生论坛二

博士生论坛二的第一场发言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周凌一主持,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温尧评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生高俊杰发言题目为《掌权的民粹主义能否制定民粹主义的外交政策——一项基于类型学的四国案例研究》,指出并非所有的民粹主义者在掌权后的制定方面能够延续民粹主义的风格。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魏子龙以《“粮食主权”:欧盟农业发展新动向》为题,探讨了欧洲各国爆发大规模农民抗议的现象,围绕欧洲主要国家目前面临的多重困境,分析了欧洲现有农业政策的优势和不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杨影淇发言题目为《国际臭氧层制度的有效性分析——基于领导合力的视角》,指出在国际臭氧政策制定中,美国和联合国的话语领导和结构领导在政策目标确定、政策制定中的统筹协商,以及出台政策有效性中发挥的作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王丽婷以《区域国别研究的政治文化视角——以后苏联时期俄罗斯为例》为题,将俄罗斯政治文化的特点归结为多层次、异质性、碎片化、对抗性和矛盾性等特点,探讨了后苏联时期俄罗斯政治文化的形成与演变及其对政治实践的指导性作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陈天语发言题目为《美国小多边主义合作的优势和局限——以“四方安全对话”为例》,指出小多边主义并非取代传统多边合作机制,而是介于单边和多边之间的中间路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王沁超以《规划现代:五年规划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拓辟(1981—2015年)》为题,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即共产主义运动逻辑、经济社会发展逻辑和中华民族复兴逻辑。在点评讨论环节中,温尧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针对性指出各位同学研究的优点、现有不足和未来的改进空间。

第二场发言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李珺主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余博闻评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朱子扬以《自由、理性与乌托邦——理查德·普莱斯论革命》为题,指出普莱斯的政治思想源于柏克,体现出十八世纪启蒙和革命的浪潮,并从公民自由、道德哲学的自由以及两者之间的一致性,革命的宗教纬度,以及作为终极追求的政治自由等面向,对普莱斯的思想激进性进行了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申欣钰以《美国得州边境危机的国内政治逻辑:成因与趋势》为题,就德州与美国联邦政府在移民与边境管控事务上矛盾快速升级展开论述,并从联邦层面和州政府层面两个维度对这一问题和成因所体现出的美国国内政治逻辑进行了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郑执浩以《武器化方略与国际制度自主性影响机制》为题,在经典武器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身的武器化机制,将目光回归到国际主体的权力和制度位置,以及其调动其自身优势资源的能力。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钟灵的发言题为《从“单向孤立”到“多向复合”:沙特议题联盟的逻辑、实践与效果分析》,将“议题联盟”解读为国际行为体围绕某一特定具有安全影响的议题,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形成的合作伙伴网络。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许墨以《“再生产劳动”商品化与资本积累的路径演进》为题,从“再生产劳动”这一概念,归纳出一种性别化的资本积累路径,分析女性特殊的“再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不同阶段资本积累中扮演的角色,从而为理解从事“再生产劳动”的无产女性劳动者正在遭受的持续且深刻的压迫提供一种视角。在点评讨论环节中,余博闻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针对性向各位同学的研究提出现有问题以及改进方向,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博士生论坛三

博士生论坛三的第一场发言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黄晨主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吴洁评议。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博士生陈志臻发言题目是《合法性的神话:以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为例》,陈志臻认为经济奇迹使联邦德国民众对国家的发展道路和经济模式产生了高度认同,这种认同转化为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创造力,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李海林发言题目为《历史政治学视域下现代化道路的中国逻辑》,李海林提出中国现代化道路是历史传承与演进的结果,为世界现代化理论提供了新视角和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苟煜恒的发言题目为《从诸酋之主到圣主佛王——西夏权力整合与政权塑造》,苟煜恒认为西夏统治者利用佛教增强自身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最终完成了从松散的部落联盟到具有一定集权性质且带有宗教色彩的独特政权的塑造。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王晨旭的发言题目是《革命动员与现代化话语:新生活运动与爱国卫生运动中的动员实践比较》,探讨了新生活运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发起时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对动员实践的影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赵莉生发言题目为《“妇女能顶半边天”:当代中国女性劳动实践与叙事》,赵莉生讨论了女性劳动者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社会叙事与文化符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胡睿扬发言题目为《“新秩序”崩溃的政治学——基于“霸权”的整合与瓦解的视角》,认为后殖民国家内在的脆弱性以及反霸权力量的此消彼长决定了苏哈托新秩序政权的命运。在点评讨论环节中,吴洁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针对性向各位同学的研究提出现有问题以及改进方向,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第二场发言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副研究员彭泽宇主持,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斌进行评议。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博士生何浚翥的发言题目为《民粹主义与能源转型》,何浚翥探讨了民粹主义对能源转型政策制度的影响以及能源转型过程中民粹主义的兴起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博士生秦雯鑫鑫的发言题目为《国内爱尔兰研究现状、热点与展望》,秦雯鑫鑫认为未来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为中国与爱尔兰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博士生蔡元明的发言题目是《美国的欧亚地区能源政策及对我启示》,蔡元明深入考察了美国的欧亚地区能源政策,提出了对我国能源政策重视地缘政治、坚持能源多元化战略等启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路梅简的发言题目为《霸权叙事下的发展知识生产:被“异化”的全球南方》,路梅简强调要打破霸权叙事,重新构建适合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知识体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杨昭的发言题目为《欧盟规制型权力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形成、行使和评估》,围绕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规制型权力展开讨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谢乐天的发言题目为《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的“全球南方”理念与实践》,谢乐天提出“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关键力量。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应携手共进,为推动构建更加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在点评讨论环节中,马斌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针对性向各位同学的研究提出现有问题以及改进方向,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在各分论坛结束后,论坛进入到闭幕式环节。闭幕式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助理汪仕凯教授主持。在总结致辞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张晓京表示本次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论坛的规模扩大、议题丰富,让与会学者感受到了复旦政治学的百年积淀。张晓京书记强调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重释概念并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它为我用,实现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的自洽。最后,张晓京书记对与会学者、复旦大学主办的同仁和会务团队表示感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潘伟杰表示本次会议议程安排丰富,内容扎实,吸引了更多新生力量参与其中。潘伟杰书记提到自主的知识体系的生命力在未来,要用历史说明现实,只有立足现实才能避免知识体系的封闭和僵化。最后,潘伟杰书记指出两校将坚守使命,投身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中国政治学发展。第六届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论坛在掌声中圆满结束。下一届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区域国别研究院轮值主办。“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论坛”由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轮流举办,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六届。本论坛正在成为中国政治学界对话交流、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平台,通过深入探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历史和逻辑,凝练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方向和拓展空间,汇聚学界更多共识,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