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反复交涉,执意窜访台湾。此举的负面影响并不是一时的,它严重损害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并令两国步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外交危机。中国大陆采取了严厉的反制行动,而拜登政府也威胁要做出回应。如果不加以管控,未来几个月不排除中美之间出现更为严峻的紧张情势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一种可被称为“佩洛西综合征”的危险现象正在笼罩中美关系。
美国方面批评中国“反应过度”,这并不公允。近年来,无论是特朗普政府还是拜登政府,都在台湾问题上采取了对大陆来说具有挑衅性的举措。特朗普曾派遣内阁级高官访台,拜登本人则多次表示要“武力保卫台湾”。过去几年,随着美国不断推进针对中国的“大国竞争”战略,美国静悄悄地重新定义了其“一个中国”政策。如今,美方在界定“一个中国”政策时,将其国内法律《与台湾关系法》放在中美签署的三个联合公报之前,并将所谓对台“六项保证”纳入其中。不久前,拜登政府还在国务院网页中删除了“美国不支持台独”的表述。
在中方看来,佩洛西访台并不是孤立性事件,它体现的是美国在涉台政策上“改变现状”、实施“以台制华”的长期战略意图。佩洛西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的文章中,公然使用“外交关系”这一用语来描述美国和台湾地区之间的交往。佩洛西的访台还恰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前后,这让此举变得更具挑衅性。正如美国智库德意志马歇尔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葛来仪(Bonnie Glaser)等人所言,佩洛西的做法侵蚀了美国政府的政治信誉,进一步削弱了中方对美国审慎处置台湾问题的信心。
“佩洛西综合征”的要害在于,美国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在台湾问题上存在的微妙相互制衡似乎已经被打破,这会加速让台湾问题从中美关系的“热点”变为“爆点”。一方面,美国内部不同政治势力各行其是,美国政府的行政部门对涉台政策的掌控力有所下降,美国对华强硬派政客在台湾问题上不听白宫招呼的现象恐会加剧。一位民主党出身的总统未能成功劝阻一位民主党出身的国会众议长,这实在是令人忧心的。另一方面,美国政府的行政部门也存在纵容心态,甚至利用美国政客制造的危机对华倒打一耙,攻击中国大陆“升级紧张”。这种局面势将加大未来中美两国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难度。
“佩洛西综合征”表明,美国内政因素对台湾问题的搅动更加显著,美国国会正在进一步抢夺涉台政策制定的“方向盘”。佩洛西访台或使美国国内的对华鹰派势力更为嚣张。不仅一些民主党籍议员为佩洛西“叫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纳尔等人也公开支持佩洛西。佩洛西的做法制造了新的错误先例,下任美国众议长(很可能是共和党籍众议员凯文·麦卡锡)或会再行访台。佩洛西为了打造所谓个人政治遗产,不惜制造中美关系的重大危机。未来一个时期,佩洛西的做法或对美国国会议员产生“激励”和“示范”效应,他们将会更加肆意地通过打“台湾牌”展现“反华”“反共”的姿态,从而谋取政治上的好处。
美国印第安纳州长霍尔科姆(右)8月21日率团访台,与台湾“外交部”北美司司长徐佑典会面。
应看到,佩洛西访台的背后,是俄乌冲突背景下美国国会日益升温的“挺台”热潮。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将俄乌冲突与台湾问题刻意混淆,通过“捆绑中俄”的策略加大渲染“中国威胁”,让军工复合体等利益集团以及自己的选区获益。共和党籍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等人称,俄乌冲突将对中国大陆产生“模仿效应”,加剧“武统”台湾可能性,美国的“一体化威慑”战略恐难遏止中国大陆。这些议员还提出一系列“挺台”法案。尤其是,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民主党籍参议员鲍勃·梅嫩德斯以及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共和党首席议员林赛·格雷厄姆等人力推“台湾政策法案”。该法案将此前由其他国会议员提出的“台湾伙伴关系法案”“强化台湾安全法案”等进行综合,大有全盘重塑美国涉台政策之势。
“台湾政策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实施一系列新的严重挑衅举措,如将“驻美国经济文化办事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赋予台湾地区“非北约重要盟友”地位、设立“台湾安全协助倡议”、深化美国国民警卫队与台军关系、将台湾地区纳入美国提出的“印太经济框架”。梅嫩德斯称,这项法案将“向北京释放一个清楚的信息,那就是不要在台湾议题上重蹈普京入侵乌克兰的覆辙”。然而,梅嫩德斯这种傲慢而强硬的言论以及“台湾政策法案”可能会让中国大陆采取更多的坚定举措。
中美在台湾问题上陷入了典型的安全困境,而且两国军队在台海地区的博弈正在出现一种“新常态”。佩洛西访台后,中方采取了强有力的军事反击动作。为对中国示强,美军舰机或加大过航台湾海峡频次,美军航母打击群或在台海地区加大部署力度,甚至美国还考虑与日澳举行联合军演。此外,还不应排除台湾当局做出某种军事动作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中美两军擦枪走火、直接冲撞的风险不容低估。总之,佩洛西访台给中美关系带来的一系列严重负面影响还在发酵之中。即便佩洛西很快将要离开美国政坛,但是“佩洛西综合征”仍将毒害中美关系。美国国内政治因素正在让美国的涉台政策沦为“战略混乱”,这势必将增加中美陷入军事冲突的风险。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论坛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