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栋:一纸和平协议的背后:美国输了,塔利班赢了
2020年03月03日  |  来源:中国网  |  阅读量:2658

2020年2月的最后一天,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达成协议。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同意在14个月内撤出阿富汗,塔利班同意在自己控制区内禁止基地组织和其他极端组织的活动。经过18年的混战,美国终于决定要从阿富汗这个大国坟场脱身了。阿富汗各方的漫长角逐,也出现了一个阶段性时刻。

美国败了。美国在阿富汗花费近2万亿美元,付出了2400多名军人的生命,当初要推翻的塔利班政权,现在又要回来了;当初要打倒的基地组织,后来扩散到更多的国家,对美国构成更广泛的威胁。在战略上,美国本来希望以阿富汗为跳板和机遇,撬动大中亚战略和大中东战略,进入西方世界从未进入过的亚洲内陆地区,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打入一个战略楔子。现在看来,也不可能了。虽然在协议签署以后,美国国防部长仍然放了狠话,称如塔利班不遵守协议,美国就会延缓撤军。但美国既然签了协议,其他的就不重要了。放狠话,只能更加显示出自己的无奈而已。

塔利班胜了。塔利班本是一介学生军,在阿富汗内战中起家,先从南向北横扫,又在美国打击下从北向南败退。但塔利班居然屡败屡战,18年后又获得了新的机遇。所以,代表塔利班签字的巴拉德称:我们赢了。与美国签署正式协议,表明塔利班已经正式被美国承认为一个合法的武装组织。这将为塔利班与其他国家的正式交往打开大门,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也不再需要遮遮掩掩了。并且,美国撤军不是结束,更可能是一个新的开始。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美国撤军以后,塔利班在阿富汗的政治和军事影响都会上升。

印度输了。美国推翻塔利班政权以后,印度也借机进入了阿富汗。印度在阿富汗有两大战略目标:一是削弱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的战略影响,把阿富汗从巴基斯坦的战略后院,改造成打击巴基斯坦的新前沿阵地。为此目标,印度在阿富汗投入数十亿美元的援助,在阿富汗与塔利班以外的任何可能团体进行合作。二是在前一个战略目标实现以后,印度把阿富汗建设通向中亚甚至是俄罗斯的一个新战略通道。为此,印度投入巨资建设伊朗恰巴哈尔港,并打通从港口经过伊朗陆地进入阿富汗的战略通道。但是,印度的阿富汗战略是寄托在美国战略存在的基础之上的。美国一旦走了,阿富汗形势一变,印度的战略投资基本上要打水漂。

巴基斯坦赢了。在战略上,印度输了,就是巴基斯坦赢了;阿富汗塔利班赢了,也就是巴基斯坦赢了。巴基斯坦坚持不懈地支持阿富汗塔利班,甚至不惜因此与美国和阿富汗中央政府之间出现巨大矛盾,并承受重大损失。现在看来,巴基斯坦成功地消除了两线作战的最危险的战略可能,并有可能在阿富汗发挥更大的作用。巴基斯坦甚至还有机会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中国对了。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有三个考虑:第一,中国不是阿富汗问题的主要相关方,也不需要承担主要的责任和风险;第二,中国是一个大国,要对阿富汗问题作出必要的、负责任的反应;第三,阿富汗是中国的邻国,阿局势会对中国产生影响,阿和平与稳定符合中国的利益。基于这三点,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持谨慎参与原则,主要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推动经济合作,努力与各方低调打交道。现在看来,中国的阿富汗政策和具体作法是正确的,投入小,风险低,可持续性强。

美国称这是一个将“带来和平的协议”。对于美国来说,离开以后,自己在阿富汗问题上就“和平”了。但是对阿富汗人民来说,“和平”还是一个问号,繁荣更是一个未知数。无论如何,美国与塔利班的协议,都几乎是大国命运的一个隐喻。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不是被另外一个世界大国打败的,而是被一个非政府武装团体用路边炸弹骚扰走的。至强之处即为弱,至弱之时即为强。对于大国和强势集团来说,谨慎地守住自己的力量边界,低调地运用自己的资源,是从美国的“阿富汗十八年游”中应该得到的经验与教训。

(作者是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