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民旺:2019印度大选,最大看点是能否回到两党政治
2019年05月23日  |  来源:观察者网  |  阅读量:2924

5月19日印度结束了大选投票。反对党的党首们立马就聚在德里,商量如何“合纵连横”联合组阁。印度媒体也迅速公布各种预测数据。不过,基于这些机构过去预测的“不靠谱”,没有一家的数据被明确认可。普遍认为,莫迪及印人党能够实现再次执政,只是很可能无法一党的席位超过半数,需要盟友的支持才能联合组阁。

这个被美国称为“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也以此为自豪),自4月11日就分七次进行1947年建国以来的第17次大选。正如人们对印度的普遍认识一样,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度,它的大选同样令世人感觉“不可思议”。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混乱,完全不像个“民主国家”应该有的样子。2千多个政党参选,以及为了不识字的选民能辨识出各个政党而设计的千奇百怪的竞选图标,当然更别说各种狗血的竞选PK了,莫迪和拉胡尔把双方的祖宗十八代都给骂了。

即便是“大选历练”的西方民主国家,对印度大选的感觉,多半也是惊叹不已。这多半源于以下因素。其一,人数多。1999年大选时只有3.6亿选民,十年后的2009年大选就增加到了7.14亿选民,而2019年却已经达到了9亿选民。虽然最终参与投票的只有7亿多人。即便如此,不论是美国还是印尼的选举,就选民规模而言和印度比都不是一个量级的。

其二,时间长。从4月11日开始,分七个阶段进行,要持续至5月19日结束,历时一个多月。1951年的首次大选甚至耗时3个月才完成。相反,拥有1.92亿选民的印尼却可以在4月17日当天6小时内就完成投票。

人们普遍很好奇,为什么印度选举要搞这么长时间?其实,这主要还是特殊国情所致。一方面是为了保障选民投票,投票点必须设在离选民2公里的路程内,这样就必须设立数量庞大的投票站。另一方面,正如前印度选举委员库雷希(SY Qureshi)解释,印度地方警察是同地方党派“勾结”在一起的,为了保证大选的公正就必须派联邦警察武装前去监督大选。这些来自联邦的武装警察需要暂停原来职务,被调派到印度全国各地保障大选安全。BBC的报道称,为此次大选工作的专职员工就约有1100万人,而调用的武装警察人数高达十多万人。如此劳师动众,可堪比中国的“春运”了。

其三,投票率高。相比于美欧常常低于50%的投票率,印度大选的投票率常常是高于65%以上的。当然,这部分与印度人口结构是息息相关的。2019年的印度大选新增了将近9千万首次投票的选民(2014年大选时是8.145亿选民),自然地,他们是不会放弃这样表达声音的机会的。2014年印度大选达到了67.3%的投票率,相信此次的投票率应该也大致相同(不过印控克什米尔的投票率降到了12.9%)。

印度人口结构使得新增首次投票人数颇多

对印度而言,2019年的印度大选是观察印度政治状况的重要机会,特别是印度能否重回两党政治时代?

印度的政党政治实际上经历了曲折过程,从“一党独大”到群雄竟起,再发展到两党政治。尼赫鲁时期,基于其个人威望和建国之初底层民众的“尚未觉醒”,国大党一直能处于“一党独大”的位置,每次大选都能获得75%的席位。直到尼赫鲁去世后的1967年大选,国大党第一次获得的席位低于70%,这实际意味着印度政治开始发生变化,低种姓及其政党开始“觉醒”。

由于内讧,国大党大佬们将政治根基脆弱的英迪拉·甘地推上前台后,不想她却通过诉诸民粹主义(如消灭贫困)站稳了脚跟,却也打开了印度底层政治动员的“魔盒”,加速了此后印度政治的碎片化、地方化。到20世纪90年代,更是进入印度政治最不稳定的时期。从1989-1999年,印度共进行了五次大选,分别在1989、1991、1996、1998和1999年。在此过程中,印度人民党(简称印人党,BJP)逐渐成长起来,从1984年大选时只能获得2个席位发展到1989年大选居然获得83个席位。此后历次大选,BJP获得的票数能稳定在20%以上,和国大党能够不相上下。

1999年的印度大选后,印度似乎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两党政治,国大党和印人党构成印度政治的两极,其他小党和地方党派需要附和在这两个党上才能入阁。可是,2014年的大选似乎令两党政治的状况发生变化。印人党拿下了282席,是1984年以来首次拿下绝对多数席位的政党,而国大党才获得44席,两党政治似乎发生重大变化。2019年的印度大选,最重要的是,观察印度政党政治是否将回归两党政治。

对于这种外界感知中的“低配版”选举政治,印度精英颇为自豪。毕竟,这是一套政治权力分配的游戏,有足够多的人接受这种玩法,就能够让这种游戏可以持续。但是,这并不是说印度国内没有人质疑“一个岛国(英国)”给一个“超大型国家”设计的政治制度的合理性。

特别是,不少人质疑在印度采取这种"简单多数票当选"制度的正当性。正如高级记者 Nalini Singh所说,以2014年大选结果为例,印人党获得绝对多数的282席,但是却只代表31%的选民,而其执政的全国民主同盟其实只占了38.5%的选民。换言之,有十分之六的选民并没有在政治上得到“代表”。此外,平均算下来,印人党的一个席位只需要60万选民,而国大党却要240万,这似乎也是严重不公平的。这种“简单多数票当选”制度甚至可能导致,某个政党在全国范围内赢得的选票比对手要少,但仍然会赢得议会中的多数席位而执政。不过,对于这套体系,虽然知识分子们感觉有瑕疵,却给这个国家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游戏规则,改变它难于登天,那就只能按照这套规则来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