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至17日,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以“新质生产力与‘一带一路’金色十年”为主题,由复旦大学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与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政、商、学界百名代表线上线下出席,解析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回顾“一带一路”十年成就,为第二个十年共建奠定良好开局。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陆慷在开幕大会上致辞,他表示当前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阶段,新质生产力在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智能和绿色技术为引领,有利于增强“一带一路”科技含量、绿色含量和品牌含量。他表示要以前沿技术突破、数字经济合作和绿色低碳转型,赋能“一带一路”科技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在论坛大会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主任裘援平,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卫生部部长纳索尔·马兹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主席、“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院长埃里克·索尔海姆,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发表主旨演讲。
裘援平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是实现全球共同发展的路径选择。她强调,实现“一带一路”第二个十年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从全球发展项目的新起点和全球公共产品的高立意出发,提升对共建“一带一路”强大生命力和可持续源泉的认识。她建议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为主线,从实际出发找到新质生产力与“一带一路”有机结合点,推动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兼容发展,创新和完善共建合作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支撑和制度保障。
纳索尔·马兹伊从卫生和健康的角度,解读“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实践和影响。面向未来,他提倡进一步深化合作,寻求更多交流机会,促进持续培训、研究伙伴关系和最佳实践的双边交流项目,以应对全球健康挑战,并推动经济增长和繁荣。
李向阳阐释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他强调了惠民生、高标准和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他指出,深化经济走廊建设化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微观基础,并表示,机制化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包括基础设施、过境速度和关税改进都对“一带一路”经济体贸易和GDP产生积极影响。
埃里克·索尔海姆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绿色低碳方面的努力和成绩。他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几点建议:与人民协商,采取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方法;把科学放在首位,使用科学的方案解决自然保护的问题;加强全球合作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
陆如泉表示,要做好“十大十小”助力“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大处着眼,抓好十个“大”,即大传承、大环境、大外交、大系统、大对接、大工程、大走廊、大动脉、大平台和大挑战。小处入手,做好十个“小”,如设立小目标、立足小范围、始于小项目、注重小设计、纠缠小条款、研提小策略、严控小问题、深入小地方、处好小关系和关注小人物,以实现项目成功和民心相通。
自2017年以来,“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八届,成为国际社会全面深入了解“一带一路”的重要窗口。论坛通过全面深入展示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繁荣。(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