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0年11月05日  |  来源:学习时报  |  阅读量:4223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他特别指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强调,“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深入理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现实意义、科学路径以及工作着力点等指明了方向。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引领世界经济继续开放发展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动力衰减,特别是世界经济在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逆全球化思潮流行、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一系列连续性冲击事件后,实际上产生了持续累积效应,即“低利率—低投资—低增长—低物价”和“高债务—高风险”的格局不断增强,这使得开放发展、要素自由流动、贸易和金融在全球的资源配置受到严重冲击;一些国家采取极端贸易保护措施、眼睛向内、回避矛盾,民粹主义等势力抬头;再加上疫情全球蔓延,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带来严重调整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经济和全球化发展何去何从,亟待有新的创新思路和战略应对。

我国明确提出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规律和世界经济开放新趋势,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是为当下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的战略选择,也是发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和推动作用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发展,既推动国内经济大发展,也为世界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为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为我国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弥补国内要素短缺、吸引国际先进生产经验和技术等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需要清晰地认识到,面对当前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更需要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展韧性足、创新转型机遇多、不平衡发展空间大等潜在优势,积极发挥国内比较优势,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积极带动国际市场复苏、繁荣,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双重作用下加快推动世界经济摆脱“长期停滞”,尽快形成新的发展动能和活力。因此,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到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方式发生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中国将会为未来世界经济长期复苏、持续繁荣和发展带来更多、更大新机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引领世界经济继续开放发展。

以全面深化改革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首先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民经济循环,这是新发展格局的前提和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显然,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增强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的功能,特别是要发挥国内大循环对国际大循环的积极带动和相互促进作用,这是当前提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因此,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提升国内大循环对国际大循环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一方面,我们要看到,逐渐发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中国经济新发展阶段出现的新趋势,也是许多大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国际上许多大国经济发展,往往到了中高收入阶段以后,其内需占GDP的比重开始上升,逐渐达到80%—85%的水平。我国2019年人均GDP到了一万美元;根据计算,内部需求规模已从2000年的8.73万亿元攀升至2018年的76.18万亿元,我国经济增长对内需依赖度逐步增强,也是到了内需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牵引作用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从我国经济发展对外需的依赖性来看,近10年我国净出口占比逐渐降低,进口开始逐步扩大,外贸“大进大出”的格局正逐渐改变。从内需和外需发展格局来看,我国发展要顺应客观趋势,以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简单扩大内需战略的再版。我们需要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高度认识扩大内需、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战略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扩大内需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曾经多次被提及,但是由于受到很多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瓶颈和问题制约,扩内需战略实施效果并不是十分突出。新发展阶段提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本质上是一次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说到底也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抉择。扩大内需、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供给创造需求的作用,推动供需匹配;需要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加快培育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提升扩大消费需求的物质基础;需要加快国民经济体系改革,推动生产体制、流通体制、分配体制和消费体制深层次改革,畅通国民经济各环节、各部门畅通高效;需要推动财政、税收、金融、社会保障、投融资、进出口管理、大物流、大交通等各种宏观体制机制改革,畅通宏观经济运行机制;需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需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和发展;需要优化消费环境,营造消费者愿消费、能消费、敢消费的氛围;等等。因此,需要从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的高度认识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防止回到简单扩大内需的老路上去。

以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可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本质上是一种全方位和高水平的开放发展新格局。要发挥国内循环对国际循环的带动作用、进而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就必须要实行对外开放,不开放则无双循环。

由此可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新时代的开放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高标准。首先,需要加快全面开放发展,这就意味着开放要从制造业为主体转向服务业开放、制造业开放并重开放;从沿海开放为主转向沿海、内陆、陆海联动并重开放;从引进来为主转向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开放;从要素和市场型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其次,需要加快高水平开放,这就意味着越是开放,越要注重安全,特别是要注重服务业开放发展与有效监管的能力提升,有效防范风险,确保开放发展、安全发展相统一,确保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稳定;需要在开放中推动创新,实现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需要更加注重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经贸规则,提升制度性话语权和影响力;需要在规则制定中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次全新的对外开放,是高水平、高质量的开放发展;也只有依靠高水平开放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国内大循环对国际大循环的带动作用,进而真正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