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敏:曾经自信的欧盟需自我反省,为何研判失误?
2019年01月24日  |  来源:文汇报  |  阅读量:9185

欧盟一体化未来可完成的可能性非常小

我们从局外看欧盟现在往哪里去?我在2003年时研究欧盟外交政策,写的书名也是《欧洲联盟对外政策一体化:不可能的使命?》。要实现外交政策一体化,我当时就觉得很困难,虽然不能排除其未来可能性。比如,十年二十年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洲的国家在世界上只是很小的国家集团,实力严重下降,以至于需要他们联合起来才能自保。这种情形会否出现?现在不能完全预见。所以从目前来看,外交政策很难统一,财政政策也是一样。目前整个的欧盟预算只占到所有欧盟国家GDP的1%,而欧洲国家的政府预算一般相当于GDP的40%左右,从1到40%,如何跨越?所以财政政策的统一很难实现。

接着是认同的问题。美国独立后为何能变成美利坚合众国这样的联邦国家?因为他们的独立以后拥有自己历史的时间非常短。英法德所有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自豪的历史,要放弃本国的认同,而转化为对欧盟的认同,这肯定是“未完成的工程”,而且未来能够完成的可能性很小。

但即便这样,欧盟并没有崩溃。英国要脱欧了,并没有其他国家学样,反而都挺团结,在对待英国的态度上没有分歧。欧盟经济最近增长率略有下降,但尚稳定;难民问题基本上得到控制;意大利的极左极右联合政府和欧盟曾有很大的争议,其2017年预算赤字是1.6%,2018年要求提高到2.4%。虽然也不高,但欧盟不同意,最后达成妥协在2.04%,仅增加了0.44百分点,看上去很尖锐的对抗,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好象并不那么尖锐,甚至最后找到解决之道。这是欧盟确定性的地方。


陈志敏在2003年时研究欧盟外交政策,出版了《欧洲联盟对外政策一体化:不可能的使命?》


中欧关系具有相对确定性,但合作关系并未如预期紧密

从欧洲与中国的关系来说,相对与美国的关系,确定性更多。政治上,欧洲总体上接受与中国共处,尽管一直希望同时塑造中国内部政治的进程,但现在觉得希望越来越渺茫。增加的不确定性是欧盟担心起中国的制度竞争力,会分化、破坏欧盟内部的团结。经济上,中欧合作范围非常广泛、非常深厚,过去和现在都希望更多进入中国的更大的市场。但前段时间防范心态越来越强,防范领域在扩大,从贸易扩展到投资、技术领域,防范力度也在加大。另外,欧盟加强了与美日协调,在WTO规则改革中试图对中国有所约束。

从战略合作来说,2003年前后,中欧有一个蜜月,全方位且有战略合作因素。但是这个战略合作是情境性的。目前美国对欧盟也是简单粗暴,比如把欧盟外交使团团长降为一般性的国际组织代表地位,只位列100名之后。对欧盟也征钢铁关税。于是,国内有种期望,觉得欧洲人需要和中国联合。实际上,欧盟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和中国形成更紧密的关系。中欧有一些议题上的合作,另外一些议题,欧盟还是选择和美国站在一起。对中欧关系中的这些不确定性,目前我们还能够进行很好的管理。关键是推动怎样的更高层面合作,这是政策界要多考虑的问题。 


欧债和难民危机,说明欧盟也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之时

黄平:陈老师刚才的意思是“欧洲人还是挺老谋深算的”,我同意,而且他们确实挺有战略眼光,会有第一方案、第二方案、第N方案。但我觉得,有些事上欧盟也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时候,或者说,人算不如天算。所以我引进了一个概念——未能预期的结果。比如脱欧,卡梅伦本想一石三鸟,却没想到出了那么大的偏差;马克龙也没想到因为燃油税而引起如此“黄马甲”运动,这类事近年来在欧洲屡屡发生。 

有趣的是,社会学学者在事后分析时发现,在英国赞成脱欧的人,和在美国支持特朗普当选的人,如果看他们的年龄、性别、工作性质、居住地点、受教育程度等都非常相似,说明社会科学做事后分析还是有用的。那么,对普通人来说,他们用他们各自的理解来改变了他们自己,也就是改变了这个社会的一部分。英国政府的理性算计、图标公式,脱欧的坏处和不脱欧的好处,至少用词很专业、内容很庞杂,普通人看不懂,但他们依据日常生活感受,觉得保加利亚、罗马利亚等加入欧盟前,尤其是不住在大城市的中年白人男性,觉得社区环境不错、工作条件不错、治安不错,但自从这些新欧盟成员国的人来了,环境脏了、工作好像也难了、治安也坏了。他们用自己的切身感受来投票。哪些人支持特朗普,如果分析一下也很类似。

1 2 3 4 5 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