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敏:曾经自信的欧盟需自我反省,为何研判失误?
2019年01月24日  |  来源:文汇报  |  阅读量:9078

【导读】“中欧关系具有相对确定性,但合作关系并未如预期紧密。”在1月20日举办的题为《中欧互通:互动中的伙伴》的文汇讲堂上,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与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就中欧关系展开了深度讨论。陈志敏认为“欧洲人做方案会考虑很多可能,有些未预想到结果就是决策者的预设”,而黄平回应,在有些事上欧盟也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之时。今分享对话精要。本次讲座为“新时代大国外交"系列五讲之四,该系列讲座由文汇报社和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共同主办。

陈志敏:和黄所长以前在北京、上海、国外开会多次相遇,主要是大家谈自己的观点,在文汇讲堂能做深度交流还是第一次,非常感谢!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担任对话嘉宾


     “未能预期到的后果”中也可能有预设之局

我想就黄所长谈及的“未能预期到的后果”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如果从欧洲发展的历程来看,2003年欧盟发布的《欧洲安全战略》文件上提到:“欧洲从来没有过像现在这样繁荣、安全和自由”,那时自信十足,感觉一切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而在2016年发表的《欧盟全球战略》文件则提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生存性危机的时代”。13年后,欧洲几乎是“四面楚歌,内忧外患”,出现了种种的危机和挑战。 

这些危机与挑战确实可以被看作是“未能预期到的后果”。不过,如果要讨论得细一点,我倾向于使用“非预想的结果”这个概念。而且,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对这个概念做进一步区分。第一,非预想的结果可以是“非预见的结果”,或者是“非预期的结果”。“非预见的结果”表明政策制定者做出的一项决策带来了一个与既定政策目标不一致的意外结果,而政策制定者原先没有预见到这种可能性,说明政策制定者缺乏预见能力。“非预期的结果”是政策制定者做出的一项决策同样带来了一个与既定政策目标不一致的意外结果,不同的是,政策制定者原先预见到这种可能性,但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性很小,这说明政策决策者缺乏预判能力。

1 2 3 4 5 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