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发展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20年09月11日  |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6期  |  阅读量:10484

第一大历史阶段为中俄相对友好交往阶段,从1618年左右至1639年左右,大约20年左右。

历史学家通常认为,中俄两国的正式交往始于400年前明朝万历年间,这是中俄正式发生关系,也是中俄关系史第一大历史阶段的起点。1618年9月,由佩特林带队的俄罗斯哥萨克使团到访中国抵达北京,史称佩特林使团,这个使团已经开始具有现代意义的外交使团作用。在这20年左右历史当中,中俄两国保持着相对平稳友好的关系。

从17世纪中叶俄国开始侵犯我国东北边疆地区为转折点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俄关系进入了有侵略、有对抗、有合作的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从1639年左右至1949年,大约300余年的历史。应该说,在300余年的中俄交往史中,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两国国内局势变化,两国关系经历了多次曲折转变。300余年来,中俄关系的历史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即中俄关系的第二、三、四历史阶段。

从1639年左右到1840年左右,中俄关系发展进入了第二大历史阶段,是俄国开始侵犯中国的历史阶段,大约200年左右。

中俄关系第二大历史阶段是随着俄罗斯成为强大的封建专制沙皇帝国开始侵犯中国边疆地区,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止而走过来的。

300余年前,中国正处于明末清初,而俄罗斯却发展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沙皇帝国。实际上,早在16世纪中期,沙俄就开始越过乌拉尔山,进入西伯利亚,向中国东北边疆地区渗入、蚕食。到17世纪,俄罗斯成为富有侵略性的中央集权封建君主专制沙皇帝国,这正是中俄交恶的始因。沙俄侵略者从1639年开始向中国的黑龙江流域进犯,中俄关系开始了对抗,俄罗斯压迫、欺负、侵略、掠夺中国,这是两国对抗的主要内容。17世纪中叶,清军1644年入关,中国封建政权更迭,清封建统治者忙于国内,无暇顾及东北边疆,沙俄势力乘机侵进到太平洋沿岸,开始向中国黑龙江流域扩张,入侵中国的东北边疆,侵占中国领土。在彼得大帝执政期间,清入主中原后,康熙皇帝曾于1685年和1686年发动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几乎全歼向黑龙江流域进犯的沙俄侵略军。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为中俄东段边界,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是中国领土,黑龙江、乌苏里江都是中国的内河。《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沙俄侵略者时有对我黑龙江流域的侵犯,但总体上两国保持了近百年相对和平正常的状态。

以中国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转折点,至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中俄关系进入了第三大历史阶段,大约80年,开始了中俄近代关系史,是中俄近代关系史前期,也是沙俄大肆侵略中国阶段。

中俄近代关系史可分为前后两个时间段,前期为中俄关系第三大历史阶段,后期为第四大历史阶段。第三大历史阶段,从俄罗斯作为中央集权封建君主专制沙皇帝国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大肆侵略中国,至十月革命止。1840年中国跌入低谷,从“康乾盛世”走向“落日的辉煌”,堕落为任人侵凌的弱国。沙俄却发展成为对外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强国。18世纪末,资本主义在沙俄有了很大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沙俄进入后发的但又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阶段。从19世纪中叶开始,沙俄重新开始了远东扩张,越过了《尼布楚条约》划定的边界线,向中国东北边境大举进犯。沙俄帝国主义的后发性,既有残留大量封建农奴制的落后性,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落后薄弱环节,又有后发帝国主义强国的扩张性和侵略性,沙俄封建帝国兼具侵略性与落后性两重性。争取出海口的战略,是沙俄从封建帝国一直到成为帝国主义强国所秉持的国家战略,决定了其军事战略的侵略性、扩张性,表现为沙俄向东、向西、向南、向北迅速侵略扩张。向西侵略扩张,寻找出海口,在黑海发动与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向北侵略扩张,在波罗的海与欧洲列强反复争夺出海口;向南、向东侵略扩张,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在太平洋与日本争夺出海口,爆发日俄战争,争夺中国殖民地。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时,1858年沙俄政府采取武力恐吓手段,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把大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俄国领土,将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吉林省的所有海岸出海口及海参崴出海口划为中俄共管。1860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确定了以往清朝政府不承认的《瑷珲条约》的法律效力,把《瑷珲条约》中规定为中俄共管的大部分土地占为己有,攫取了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极其广大的领土,共约100万平方公里。1864年和1881年,沙俄又逼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中俄伊犁条约》,侵占了中国西北近50万平方公里土地。根据这三个条约,沙俄在中国东北和西北共侵占了150万平方公里土地,夺取占领我国东北、西北大片土地。1900年沙俄侵略者利用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的机会,大肆向中国东北三省出兵侵略,制造了海兰泡和江东64屯惨案,把世世代代居住在黑龙江以东的中国居民赶尽杀绝。黑龙江从此成为中俄两国的界河。沙俄参与了八国联军武装侵略中国,与其他列强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是庚子赔款获利最多的国家。修远东铁路占领大连,在旅顺口建立海军基地,大量掠夺中国的财富。当然,自从2004年中俄两国签订边界条约,宣布两国历史问题已经解决。为中俄友好关系大局,我们今天不宜公开再提这段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段历史的虚无。

以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起点,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1917年至1949年,中俄关系进入了第四大历史阶段,大约30余年,也就是中俄近代关系史后期,是苏俄支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阶段。

20世纪初十月革命爆发,俄国成功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中俄关系的支持帮助中国革命历史阶段。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创建社会主义苏联,从列宁到斯大林,总体上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与建设是予以支持和帮助的。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主张东方民族独立,取消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在苏联的鼓动和支持下,原本中国的漠北蒙古在20世纪20年代初独立,成为今天的蒙古国。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当局与苏联又围绕中东铁路问题发生了严重冲突,爆发了大规模武装冲突。苏联与当时中国的中华民国政府关系复杂。

1 2 3 4 5 6 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