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战:当前形势与“十四五”规划
2020年09月11日  |  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  阅读量:8447

在“十四五”中,我们要重点把握几个问题:

(一)要防止世界经济长周期相对衰退期出现的重大“黑天鹅”冲击事件

疫情之后,美国出台的量化宽松政策蔓延到日本、欧洲。今天的金融形势已经变了,不能再用传统金融学、银行学理论来作解释。全世界发行了这么多货币,到底如何收场?我们搞金融的人要好好研究,以疫情形式暴发的“黑天鹅”对“十四五”会带来什么影响。

(二)要注意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重构

这个大家都比较清楚了。对于产业转移,日本的做法比较聪明,他们到国外设厂分为几类情况,留在国内的称为母体工厂:第一类,国内能够将其零部件控制到80%到100%的,这类工厂一律不准向外转移;第二类,企业可以向东南亚转移,但不能向中国转移;第三类,局部向中国转移。有一年,我们发现硬盘没有了,全世界都在找硬盘,为什么?硬盘就是日本80%以上控制的东西,它控制核心零部件。而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国家应该控制什么东西呢?这也是“十四五”中,我们可能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

(三)辩证把握危机与创新的关系

危机和创新是兄弟关系,危机是哥哥,创新是弟弟。老一代产品市场过剩,过剩可能就产生危机,给企业带来债务、支付各方面的问题,但这也是创新产品投入市场、赢得红利的最佳时机。谁能够创新产品,谁就掌握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动权。在此问题上,中国近些年发生了巨大转变。原来我们只能等待创新产品进入成本竞争时,利用低成本赚点小钱;今天我们在量子通讯、5G、区块链、航天航空等一些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总书记对于这个问题抓得很准,多次提到我们必须自主创新,并对上海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要求。所以我们要把握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辩证思维,越是危机,越是需要创新。

(四)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逆周期调节管理有机结合

这个观点可能有些争议。我认为由于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光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不够,“十四五”当中应该将其与需求侧逆周期的调节管理相结合。

二、个人对“十四五”规划的想法与建议

下面,我主要结合调研中的实际经历来谈谈自己对“十四五”规划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对全国“十四五”规划的建议

第一条,建立有效市场竞争模式,形成新业态保护机制。

市场经济不是空泛的概念,要有切实的市场经济模式加以落实,而经济模式的正常运转需要有适合的政策与法规作为保障。

目前市场上一些新业态的发展,如创新产业领域出现的“跟风现象”和投机行为,我建议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对新业态与创新开拓者进行适当保护,如给创新技术产业3年保护期,以政策机制来鼓励创新。

第二条,发展场景产业,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现在最大的蓝海是场景产业。要在产业蓝海中探索合适的领域,引导产业发展升级方向。有了平台经济以后,市场细分当中对应了很多用一种商业模式做出来的场景产业。比如“钟薛高”就是线上线下相连接的一个场景产业,“李子柒”的走红也可以说是个场景产业,同样是卖东西,市场模式不同,营利模式也不同了。

现在讲应用场景得很多,实际上我们没有好好考虑怎么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我们应提倡发展场景产业,引导数字经济时代的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

第三条,因地制宜提高各类新区发展水平。

上海的浦东是全国第1个新区,雄安是第19个新区,目前来看,全国做得好的新区不多。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要把新区真正搞好。

第四条,发展科技金融,规范金融科技。

我们在考察中发现了一家企业,它把碳纤维和瓷土做成一个复合材料,原来瓷砖是脆的,尺寸不能做大,一做大,一踩可能就碎了。而中国T300的碳纤维供大于求,瓷土和碳纤维一掺合,就解决了大问题。但是这样的小企业若要规模化生产、广告营销,资金远远不够。像这种企业不是等盈利以后,你再去投,而是在他如今最需要钱的时候,拉一把。我们应该支持这样的企业发展。

我们的科创板、创业板应该多去发掘一些这样的企业。我在铜陵看到一家企业,他抓住了体验经济的市场,让人们体验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在金融和实业结合当中,我们沉下心来可以找到很多机会。

规范金融科技这个问题,跟数字金融大有关系。从比特币和区块链的结合,到现在央行进行数字货币试点,实际上是个飞跃。从未来趋势来看,我们应该继续积极探索数字货币。

第五条,总结并推广各类乡村振兴的成果模式。

近些年来,我们一直说乡村振兴,但是也应该看到乡村中剩下的多是老人和留守儿童,一些自然村也在消亡。我们应该总结推广各类乡村振兴的成果模式,在未来的乡村基建等领域寻找具有潜力的市场主体。

1 2 3 4 5 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