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心伯:特朗普执政与美国对华政策的新阶段
2018年05月15日  |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  |  阅读量:21373

  就中美关系的问题领域而言,挑战在于如何处理好经济与安全关系,其中经济的优先性高于安全。

在经济关系中,特朗普政府的立场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消极看待中美经贸关系。中美建交以来,历届美国政府都视经贸关系为中美关系的积极方面,在两国政治或安全关系出现紧张的时候,经贸关系往往被看作双边关系的稳定器和润滑剂。然而特朗普政府却把对华经贸关系看成是对美国繁荣与安全的挑战,视中美经济竞争为对美国的“经济侵略”。[1] 二是对抗性上升。虽然中美经贸关系长期以来就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纷争之源,但双方始终以对话与协调的方式处理,而特朗普政府内的强硬派则认为,过去美国处理对华经贸问题的方式都没有取得成功,因此必须改弦更张,以施压和对抗取代对话与协调。[1] 三是全面出击。美方不仅关注贸易逆差问题、市场准入问题,也关心知识产权问题、中国对美投资问题、中国的产业政策问题等。在此背景下,美方频频对华采取强硬措施,包括提高中国输美产品关税、否决中资企业在美并购和开展业务等,行政当局和国会也在酝酿赋予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更大的权限(如审查技术领域的并购活动、把“经济安全”纳入“国家安全”的范畴等),以加强对中国在美投资的限制等。

  由此一来,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的考验是,在美方采取强硬且非理性立场的情况下,能否避免爆发贸易战甚至更广泛的经济战?中美能否像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时期那样,重回通过对话与协调处理经贸纷争的轨道?鉴于中美都对对方的某些经贸政策和行为不满,两国能否通过妥善回应对方的合理关切来达到双赢?

  在安全关系中,特朗普政府发布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大国战略竞争”的视野,把中国与俄罗斯一道定义为“修正主义大国”,指责中国要在印太地区取代美国,重塑地区秩序。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在论述中俄两国对美国的挑战时,把中国置于俄罗斯之前,表明特朗普政府鉴于中国力量快速增长的态势,更重视来自中国的竞争。[2] 在南海问题上,特朗普政府继承了奥巴马政府开始的、针对中国在南海岛礁建设的“航行自由行动”。

  2017年5月24日,“杜威号”导弹驱逐舰驶入中国南沙群岛的美济礁6海里领海,标志着特朗普执政后的首次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开始。至2018年 3月,美军共开展9次此类海空行动,频率超过奥巴马时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特朗普政府给予了军方在南海更大的行动自由。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朝野有人主张,鉴于目前的“航行自由行动”未能有效阻止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和军事部署,美军应采取更加激烈的措施。此外,特朗普政府也在积极劝说澳大利亚、英国等盟友派军舰巡航南海,以加大对中国的压力。在宣布终结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后,特朗普政府转向“印太战略”,美国国防部是该战略的主要推手。2018年1月发布的《美国国家防务战略报告》称,“我们将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同盟和伙伴关系,并将其建成一个网络安全架构,有能力制止侵略,保持稳定,并确保自由进入公域。我们将与该地区的关键国家一起,把双边和多边安全关系结合起来,维护自由开放的国际体系”。[1] 目前美国官方尚未公开发布关于“印太战略”的详细信息,但鉴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责中国要在印太地区取代美国、重塑对己有利的地区秩序,中国显然是该战略的主要目标。该战略的核心内容包括加强美、日、澳、印的外交与安全合作,[2] 在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的广袤水域,监视和牵制中国的军事活动,同时加大对沿岸国家的安全与经济投入,防止中国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影响力的扩大。[3]与“亚太再平衡”战略重视东南亚不同, “印太战略”更重视印度的作用,美印军事合作将大幅提升,美军将更多地与印军开展联合训练、演习和行动,将能更多地利用印度的军事基地,而印度则有望从美国获得更多的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增加与中国战略博弈的筹码。更危险的是,“台湾旅行法”由美国国会批准和特朗普政府签署,以及美国国务院公告所谓台湾的潜舰“国造”营销核准证等举措,表明美国国会和特朗普政府内的亲台势力正在积极推动加强美台关系,加大对奉行“台独” 路线的民进党当局的支持力度,并对中国大陆打台湾牌。

1 2 3 4 5 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