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队
Experts

专家团队


段伟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人文交流研究所
段伟(1977— ),男,安徽宁国人。1995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基地班,1999年以优异成绩保送本系攻读专门史硕士学位,2002年攻读本系中古史博士学位。2005年至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站跟随邹逸麟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7月博士后出站,留在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工作。2009年5月升副研究员。2017年12月升研究员。2011年入选复旦大学首批“卓学”计划。主要研究:1、历史地理研究,特别是关注自然灾害引发的政区变动影响,也关注清代学人的历史地理学术史;2、中国灾荒史研究,主要研究秦汉时期和清代的自然灾害与救荒制度;3、20世纪60-80年代中国的大、小三线建设研究。
 联系方式:david.duan@163.com

主持科研项目:
2011-2013,主持教育部人文规划类项目《自然灾害引发的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变迁研究》。
2013-2017,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清史地图集》的子课题《清代内地[2]分省历史地图(地图集)研究》。
2014-2018,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小三线”建设资料整理与研究》的子课题《GIS数据库》。
2015-2016,主持文化部国家大清史《清史地图集》项目子课题《南方诸省》。
2016-2019,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明清时期黄淮平原的水患对政区调整的影响研究》。

 主要学术论文:
1、《俗称与重构:论安徽、江苏两省的逐渐形成》(独著),《白沙历史地理学报》第11期,2011年4月。
2、《清代江南市镇水环境初探——以青浦朱家角镇为例》(独著),《亚洲研究》(韩国)第13辑,2011年5月。
3、《自然灾害与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变迁说微》(独著),《历史地理》第2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版。
4、《甘肃天水三线建设初探》(独著),《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3期。
5、《上海小三線建設在縣域分佈特點的歷史地理考察——以安徽省寧國縣为例》,《中国史研究》(韩国)第82辑,2013年2月
6、《1889-1944年日本<地学杂志>刊载涉及中国论文分析》(段伟、何滢),《地理研究》2013年第3期
7、《清代江南、湖广、陕甘分省标准的异同》,《中国地方志》2013年第4期
8、《自然災害と中国古代行政区画の變遷につての初探》,中村威也訳,收入《東アジア海文明ア歷史と環境》,鶴間和幸、葛劍雄編著,東方書店2013年3月出版,第451-474頁。
9、《清初淮扬总督名实考》,《历史地理》第2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10、《国史研究的珍贵资料——<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读后》,《光明日报》2014-01-22理论版。
11、《<清史稿·地理志>安徽部分纠谬》,华林甫主编《清代地理志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
12、《<續漢書‧郡國志>張掖屬國領城考》,《早期中国史研究》第6卷第1期,2014年6月。
13、《解读历史区域文化地理的一把钥匙——<定额制度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基于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学额的研究>评介》,《地理研究》2014年第7期。
14、《甘肃天水三线企业的选址探析》,《开发研究》2014年第6期。
15、《水患对集镇迁移的影响——以清代清河县王家营等为例》(段伟、李幸),权威,《历史地理》第3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6月。
16、《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萍乡县图>表现年代考》,华林甫、陆文宝主编《清史地理研究》第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0月版,第402-411页。
17、《明清时期水患对苏北政区治所迁移的影响》(段伟、李幸),《国学学刊》2017年第3期,人大报刊资料《明清史》2017年11月复印转载。
18、《赈灾方式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清末苏州府民间赈济为例》(段伟、邹富敏),《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19、《清代语讹政区名探析——从灵壁县到灵璧县》,《江汉论坛》2019年第1期。
20、《拓展徽学研究,推动皖南区域研究——简评李甜著<明清宁国府区域格局与社会变迁>》,《华中国学》2019年春之卷,总第12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1、《集体项目既出成果又出人才——访邹逸麟先生》,《中国史研究动态》2019年第4期。
22、《清代政府对沉田赋税的管理——以江苏、安徽、山东地区为中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23、《挣脱不了的附郭命运:明清时期凤阳府临淮县的设置与裁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著作:
《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独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清儒地理考据研究》(秦汉卷)(独著),齐鲁书社2015年版。

主讲课程:
研究生选修课“中国历史灾害地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