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国家战略培养“一带一路”高端法律人才 法学界实务界14位专家进行系列讲座
2017年06月27日  |  阅读量:11857
 6月26日至7月7日,由上海市学位办主办、上海政法学院承办的以“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一带一路’高端法律人才”为主题的2017年上海政法学院涉外高端律师研究生暑期培训班举行。
  本次涉外高端律师研究生暑期培训,于2017年3月启动,共计收到全国近200份个人申请,遴选了学员75名,其中外地高校占到三分之二以上,覆盖全国19个省47所高校,也收到多所海外高校法科学生申请,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到四分之三以上。培训共开设专家讲座14场、青年论坛一场,讲课专家分别来自法学教育、审判实践、律师实务三大领域。
  首先开讲的是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何勤华。他从“一带一路”沿线的67个国家出发,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三大法系研究》为主题,介绍了三大法系的特点。首先是英美法系及其特点,以及“一带一路”国家英美法系成员或受影响之国家;随后介绍了伊斯兰法系定义和伊斯兰教法的相关内容、发展历史,分析了伊斯兰复兴两个阶段的不同;最后讲解了二战后大陆法系的变化,并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大陆法系成员或受其影响的国家的现状与发展情况。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孙笑侠的授课题目是《“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与司法改革路径》。孙教授通过讲解中国司法改革的总体历程,指出“一带一路”法律建设倒逼国内司法改革进程,他强调司法改革的四个关键词:职业化、民主化、程序化以及信息化。他指出,我国目前司法改革程序性机制是如何将人民性与职业性相融合。上海政法学院副校长关保英教授通过具体事件为同学们讲明了行政权的基本问题:行政权的界定、特征、条件和趋势。他以《中国行政法治的进程》为题,用讲述历史事件的方式带领同学们进行了行政法治的历史回顾,并认为法治既是普遍的,也是最终的选择。强调了我国行政法治的实施路径应当包括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行政公开、行政问责。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陈俊谈到了《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他认为法律体系是七部门三层次组成的一个整体,指出要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因素,由此进一步说明了法律体系形成并不等于法治体系形成。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罗培新通过对比《德国民法典》、台湾《民法典》以及我国《民法总则》来强调要分清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他针对“股东能否转让投票权”展开讲解,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公司法中的计算:法律经济学理路、规范分析理路、回应桑德尔之问。同时分享了在他翻译多部公司法著作过程中,与世界知名法学学者进行交流学习的经历和心得。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教授简单介绍了多边和单边开放的自由贸易区、单边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特点、单边自由贸易区的特征,并结合中国设立自贸试验区的背景及实践经验,认为通过几年间的不断探索,自贸区建设在制度创新和法治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她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分别从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两个方面,深刻的分析了上海自贸区不断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多元化的争端解决机制,要分别从法院、仲裁和调解三者入手,不断创新和完善。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丁文联的授课题目是《知识产权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他从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到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各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与存在的争议问题展开,结合大量的司法案例来为学员讲解知识产权中的概念界定、保护对象争议和法律技术的运用等法律知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茆荣华从自己的业务出发,用《〈民法总则〉司法适用的若干问题》为同学们介绍了民法典编纂的思路及架构,重点讲解了《民法总则》及在编《民法典》的历史地位。他解释道,2016年上海市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71万余件,其中民商事案件一审达46.3万件,足见民法地位之重,更彰显出本次《民法总则》及《民法典》的编撰工作意义之深远。上海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璩富荣就《上海司法改革现状与成果》做了演讲。他指出本次司法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推进省以下法院系统人、财、物的统一管理;第二,防止领导干部非法干预司法活动;第三,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的巡回法庭;第四,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第五,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改革。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刘言浩强调合同法是与市场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实体法,我国的合同法应当在国际合同法三驾马车即CISG、PICC、PECL三者比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使我国合同法的发展更加国际化、体系化、现代化、可视化。
  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盛雷鸣律师作为律师代表就《法律人的职业思维要求》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他结合自身丰富的实务经验和教学经验,核心围绕法律人的先天特质与行业要求之间的关系,强调法律人应当具备三种特质:法律智识、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律师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要具备解决问题所需要经验和人脉。大成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高级合伙人、执行主任陈峰律师讲解了中国律师的法律地位变化,并具体说明了中国律所提成制与公司制模式的演进。他以《涉外律师行业的发展路径及趋势》为题,得出三个结论:第一,中国律所发展历程中都将以法律服务的国际化作为发展路径之一;第二,中国律所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空间日益增大;第三,中国律师涉外法律服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将根据不同阶段采用多种混合模式。涉及到《上海律师实务特色与未来发展趋势》这个专题时,李旭律师事务所创始人李旭列举了律师的业务范围、上海律师的特殊优势,并以多起案件为例,深入分析了律师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具体流程。他用江平先生的“律师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与大家共勉。
  在青年学术论坛第一场,赵园园副教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特征和互联网精神,重点剖析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传统金融行业带来的冲击,并借助众多案例为学员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推动金融行业变革、开创新型融资方式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第二场中,丁茂中副教授以《反垄断法》第十四条为例,以实际市场供销基本需求和法律规定的冲突为切入点,层层深入剖析了该条文所引发的现实问题和法律问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