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世鸿、屈婕:东盟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其应对探析——基于非对称相互依赖视角
2021年07月17日  |  来源:太平洋学报  |  阅读量:7855

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在东南亚的稳步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势必日益加深,但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并非自然而然成为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动力,为了避免日渐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成为冲突之源,首先要明晰东盟国家对相互依赖关系加深背景下的“一带一路”的认知为何。东盟国家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能为本国提供亟需的基础设施资金,助力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其中老挝、柬埔寨对收益的认知最为积极,越南对此认知最为消极。就可能的代价而言,东盟国家普遍担心自主性受限制,其中新加坡和越南最为担忧。

正是基于此收益和可能代价的双重认知,东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一是对合作收益不平衡的地方表示不满,主动设置合作前提和要求等,以增加在相互依赖关系中的相对利益,试图从根本上降低与中国的非对称相互依赖。二是在加强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同时,积极寻求可替代选择,加强与美日韩印等国的合作,通过合作主体多元化,降低过度依赖中国的担忧,同时,也能平衡中国对自身的影响力。三是追求有限度的合作。上述应对行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东盟国家认为其在与中国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赖关系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对于收益更为渴望的同时,对于可能的代价也更为脆弱,为此主动采取行动塑造与中国的相互依赖模式,试图减少对中国的脆弱性相互依赖,实现与中国合作收益的最大化,但又不过分依赖中国,使中国的影响力维持在东盟能接受的合理有限区间,进而维持自身自主性。

有鉴于此,中国未来在与东盟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一是要充分考虑东盟国家对于脆弱性相互依赖的担忧,不能简单认为中国投入越多越快就越好,要充分考虑东盟各国的“舒适度”,对于其主动提出合作要求的行为予以理解及一定程度的包容。在项目具体推进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项目建设尽可能与当地的发展规划相匹配,让东盟国家及民众真正看到利益所在,提高其对中国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和接受度才是更为持久和有效的方式。

二是表明中国追求的是互惠合作,无意将非对称相互依赖作为对东盟国家的权力之源。同时向东盟各国表明中国维护东盟中心地位、无意破坏东盟整体性的坚定立场,并采取有效行动体现中方的立场。因为东盟演变成为一个处于脆弱性相互依赖状态且被碎片化和边缘化的地区组织,只会恶化中国的周边环境,并不符合中国利益,而一个团结、稳定、繁荣及能够引领东亚地区多边合作的东盟也是中国所愿。

三是要同东盟国家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争取尽早达成符合国际法、实质有效的地区规则,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有能力、有智慧共同解决好本地区存在的问题,推动南海成为和平之海、友好之海、合作之海。从而使南海问题不再成为东盟国家加强与中国相互依赖关系的最主要障碍,也不再是其脆弱性的最直接体现。

四是可以主动平衡经济合作收益,减少东盟国家对与中国加强相互依赖关系可能导致收益不平衡的顾虑。如2021年1月13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发表的外长联合声明强调:“我们期待扩大从印尼的进口以及增加中国在印尼的投资,以便我们能够实现两国取得更健康、平衡的贸易增长目标。”中国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资来源,但印尼一直在关注与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上述联合声明正是中国主动释放利好的举措,表明中国时刻关注东盟国家的现实利益考量,并加以积极应对,中国始终致力于与东盟国家的互惠合作。

五是中国可以继续在东盟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主动将日本、韩国等与东盟有一定合作基础的国家列为合作对象,以多边合作形式将东盟国家的可替代选择纳入合作过程,通过加强各方协调协作,增强东盟在合作中主导地位的同时,减少其关于过度依赖中国的担忧。

六是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增进相互理解与支持。近年来,东盟国家对中国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影响力有了较高的认知度,但对中国影响力的质疑仍然较高。为此,有必要加强与东盟国家民众之间的友好往来,进一步推动教育科研、人才培养、青年交流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人文交流合作,让东盟各国民众真切感受到真实的中国与中方的善意,通过文明互鉴,深化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进而为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奠定民意基础。

通过上述举措,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增信释疑,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减少阻力,通过提升合作收益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继而将其打造成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1 2 3 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