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国发院研究团队推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指数中英文报告
2018年11月14日  |  来源:人大国发院  |  阅读量:8837

11月9日上午,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指数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此次成果发布会是中国人民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讨会的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发院)承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社科院、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华北电力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水平与未来增长潜力和合作机遇。会议发布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团队编写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指数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旭主持发布会

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指数研究项目组长,国发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环境学院副教授王克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他指出,“一带一路”国家面临化石燃料依赖与生态环境脆弱的双重压力,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问题,降低发展引致的消极影响。研究旨在弥补现有文献中对“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总体评价的不足,尝试通过构建一个综合指标体系,以量化“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绿色发展状况,找出需要解决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确定未来合作的重点领域,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建议。

 

项目组长王克副教授介绍研究背景与目的

项目技术组长、国发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董长贵博士具体分析了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包含三部分分指数,自然资产和发展绩效衡量绿色发展的初始禀赋和最终成果,绿色技术则衡量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发展绩效的中间过程。在此分类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共有20个具体指标,包含了98个国家,时间跨度覆盖2006-2015年。报告结论表明,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既是“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的现实薄弱点,又是具有最大提升潜力的重点领域。加强“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合作,加速绿色技术与产品的推广与应用,对于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技术组长董长贵博士介绍指标体系设计与计算结果

原美国能源部副部长,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首席研究员David Sandalow教授主持了成果发布之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他首先对研究小组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肯定了该研究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意义,强调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指数创造了一个供各方更加深入具体讨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现状、特征、潜力以及未来需求的平台。他也对如何理解并应用研究成果提出了建议,认为不要简单关注指数评分的最终结果,而要更加关注分指数以及具体指标,从而理解影响指数评分的关键性因素,以便有针对性的提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1 2 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