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纯 强皓凡:中欧产业差距变化及其经济成因剖析——基于产业国际竞争视角
2020年10月23日  |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阅读量:12117

从动态角度看(见图1),无论是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与欧盟间产业差距都在缩小,中国较之欧盟的产业竞争劣势在逐渐转变为竞争优势。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差距缩小最快,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次之,且自2010年起,中国在这两个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超越了欧盟水平,RSCA差值由正转负。细分至成员国层面,选取欧盟工业产值前五的国家与中国进行对比,结果基本相同(见图2)。无论是以发达农业为傲的法国还是先进制造业名列世界前茅的德国,均在与中国产业竞争的过程中逐渐被反超。但应注意,自2015年起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较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竞争优势开始下降,反映出随着中国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及来自印度、菲律宾、越南等亚非拉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的竞争压力增大,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下降。例如,目前中国广东普通蓝领工人月工资约3000元左右,而埃塞俄比亚的工人工资仅252元人民币,不到东部沿海省份的一成,而其劳动生产率却是中国工人的一倍左右。

图1 中国—欧盟产业差距变化(RSCA指数测算结果) 

资料来源: 笔者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整理测算而得。纵轴为对应产业欧盟RSCA值减去中国同产业RSCA值。             

图2 中国—欧盟主要成员国产业差距变化(RSCA指数测算结果)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整理测算而得。纵轴为对应产业成员国RSCA值减去中国同产业RSCA值。

为进一步定量揭示中欧产业竞争差距的变动特征,本文在Ales测度比较优势变动幅度方法的基础上,测度2000~2017年及金融危机前后中欧产业差距年均变动步幅(见表2)。2000~2017年中欧产业差距在SITC2(非食用原料)和SITC3(矿物原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两个产业呈扩大趋势,但危机后时段呈现出缩小态势。值得注意的是,除SITC4(动植物油脂及蜡)和SITC8 (杂项制品)两个产业外,中欧产业差距均呈现出金融危机后差距缩小更快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危机中所受的冲击低于发达国家,而危机后的全球需求萎缩,特别是紧随金融危机后的欧债危机,对欧盟尤其是欧元区国家打击则尤为严重,经济遭受重创,复苏缓慢乏力,进而加剧了中欧产业差距的缩小速度。

表2 中欧产业差距年均变动步幅比较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整理测算而得。

二、 模型建立与实证检验

如何解释中欧产业竞争力的变动?其竞争力差距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中国和欧盟28国2000~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综合有关产业竞争力变动影响因素的研究(陈虹等,2019;陈继勇等,2017;丁秀飞等,2016;陈虹等,2010),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3)

其中,表示中欧产业差距(欧减中),用欧盟各国与中国的RSCA之差表示,为解释变量,仍取欧中之差。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优势的来源,包含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在内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从产业成本与要素禀赋两方面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波斯纳(Posner)提出技术差距论,认为技术差距可以形成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将技术视为劳动和资本外的第三种生产要素。弗农(Vernon)则认为产品生命周期是产业在国际转移的原因,从而使国家间产业优势结构出现变化与调整。鉴于哈佛大学教授波特(Michael E. Porter)的“钻石模型”已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来源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因此,本文基于该模型中的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研究。该模型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产业、企业战略与结构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与中欧实际情况,笔者对解释变量进行如下界定:

1 2 3 4 5 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