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伦:语文学习乃教育的头等大事
2019年04月10日  |  来源:复旦新闻文化网  |  阅读量:2646


不久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汝伦在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上,论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似乎不会有人反对学习母语,然而,若不是升学要考语文的话,很少会有家长尽全力督促孩子把学习语文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上。家长出钱让孩子去补习语文,也不是觉得语文学习对孩子有什么根本意义,而是因为它是各种升学考试必考的科目。这与家长出钱让孩子学外语不一样,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学好外语,孩子将终身获益。

人们普遍认为,母语根本不用学,自然就会。如果我们把语言简单地理解为沟通工具的话,那么似乎母语的确不用学,只要有嘴,就会说话。可是,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的儿子:“不学《诗》,无以言。”显然,古人不像我们现在这样简单地将语言理解为沟通工具。朱子对夫子这句话的理解是:“事理通达,心气平和,故能言。”语言能力自然是天赋的,无须学,但如何运用这种能力,却是后天养成的。按照朱子的解释,只有“事理通达,心气平和”的人,才具备这样的能力。可见古人不是把语言能力视为简单的天赋能力,而是将其视为须学而后得的一种文化能力。“事理通达”意味着有理性、讲道理;“心气平和”则是指有教养、有涵养,温和内敛,不骄不躁。但这两点都是后天习得的,确切地说,是通过语文学习养成的。

语文学习绝不是客观地学一门知识或一种技能,而是人类自身成长的一个基本途径,或者说,语文学习实质上是学习成为一个人。不能把语言仅仅理解为一套符号系统和规则系统,语言是人类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的灵魂则是语言所蕴含和表达的意义。语言蕴含和表达的意义,就构成了整个人类世界,人类世界本身是通过语言得到表达和理解的。因此,语文学习的途径和材料要以文明的目标为依归,以人类文明的结晶——经典作品为主体。

在古代,语文学习的材料是祖先传下来的话语典范,如《诗经》。《诗经》是中华民族先民历史经验系统、全面的表达,学《诗经》绝不是仅仅了解祖先做了哪些事,而是传承祖先的理想、情感、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这样的语文学习,学习者成了中华文化传承者、享有者的一分子。这是学以成人的过程,也是自身教养的过程。

通过语言学习,人才会明白世界之理之序,才会讲理讲序。例如,父母教孩子说话一般先让孩子学“叫人”,在学习不同的称呼时,孩子首先要了解、接受和承认世界的人伦秩序。依此类推,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世界的基本秩序和道理的过程,一个融入文明世界、成为文明人的过程。事理通达、心气平和不过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结果而已。

语言不是一套死规则,而是人类自由心灵的载体。因此,语言固然有服从理性、讲究理性推理和逻辑演绎的功能,也有超越理性、让思想自由飞翔的功能。思想固然要循规蹈矩,严密推理;但也要不拘一格,突发奇想,富有创造性。这就需要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自由的思想能力,不能教也不能学,但能通过语言学习来开发和培养。

人类的想象力首先表现在诗歌中(早期的诗歌是语言和音乐的结合)。诗歌可以不遵守许多规则,虽然它自身并非没有一定的规则,但总的来说,它促进了人类想象力的发展。没有想象力,诗歌就无法产生,也无法欣赏和理解。人们在诗歌中并不是要得到某个问题的答案,而是要使自己突破知性思维的局限,摒弃日常生活的经验,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和境地。在想象中,不可能变成可能,有限变成无限,看不到的被看到,想不到的被想到。世界焕然一新而又陌生,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既匪夷所思又合乎情理。当然,我们可以把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散文、戏剧、小说)也看作广义的诗,它们的美学性质决定了它们都是培养我们想象力的合适养料。

一个文明有教养的人,一定是有审美能力和高雅审美趣味的人。语文学习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重要途径,它在这方面的作用甚至连艺术教育也不能替代。因为语言是最微妙复杂的,只有能领会语言之美的人,才能深刻地理解世界之美、事物之美。另一方面,毕竟我们只能用语言来思维,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没有思维就不能领会美。审美之所以是人类特有的现象,道理就在于此。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识字作文,还要给学生以美学熏陶。语文教材应该每一篇都具备美学品质。教师不仅仅要告诉学生文本的思想和语言形式,也要提醒学生注意文本的美学维度。语文学习不但培养学生健全的心,还要培养学生醇和的情。因此,语文教育一定也是审美教育,在培养学生知性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由此看来,语文学习乃教育的头等大事。


(本文来自《解放日报》2019年3月29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