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文交流与新型国际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2018年12月13日  |  来源:复旦中外人文交流  |  阅读量:5279

2018年12月8日,作为2018中国大学智库论坛分论坛——中外人文交流与新型国际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复旦发展研究院协办。

 

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应邀出席论坛,并作2018中国大学智库论坛主旨演讲。金鑫在演讲中表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义,要创新思维,精准发力、由点及面,久久为功,进一步做好民心相通的工作。秦亚青在主旨演讲中聚焦了中华文化和新型国际关系。他指出,新型国际关系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既是针对当下世界形势提出的外交战略目标,也反映中华文化的和合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对于推动当今国际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育部国际司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办处长毛冬敏在分论坛开幕式上致辞。陈志敏对各位专家莅临复旦与会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团队的建设情况和未来规划。毛冬敏在致辞时表示,人文交流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其理论价值还有大量可以被挖掘的空间,教育部机制办将继续大力支持各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做好研究和智库建设,发挥中外人文交流的领头羊作用。


 

研讨会围绕“中外人文交流的理论构建”和“人文交流与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两个专题展开。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刘鸿武教授作了分论坛的基调演讲,详细介绍了中非人文交流的现状、经验与政策建议。来自教育部、中联部、世界知识出版社、清华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上述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着重就人文交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和作用、一般性和特色、优势与不足之处等方面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其中很多宝贵而中肯建议值得吸收和借鉴。秦亚青、金鑫在专题讨论后分别作了精彩的点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执行院长苏长和教授主持了会议闭幕式。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致闭幕词。他指出,人文交流关键是人与人的交往、心与心的沟通,在当今西方话语体系占主导的情况下,如何用中国的话语让世界理解依然存在很大问题,下一步需要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协调各个部门、协调官方和民间,加强对人文交流的研究,推动各文明之间的互学互鉴。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张骥、国际问题研究院邢丽菊教授分别作了总结发言。

研讨会期间,还举行了《人文化成: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新书发布会。该书由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张骥和邢丽菊教授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副总编、《世界知识》杂志社社长罗洁对新书内容和出版意义进行了全面介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