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专访 | 王辉耀:建立“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机制或成全球化转折点
2020年12月18日  |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  阅读量:6565

2020年受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及经济下行冲击,全球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新形势下,作为助力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将对全球化产生怎样的作用?“一带一路”建设如何与世界互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近日复旦大学举行的“一带一路”企业家论坛上,中国一带一路网专访了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他表示,尽管逆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但现在也正值一个转折点,建立“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机制至关重要。“一带一路”多边化发展将成为后疫情时代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强劲动力,为“一带一路”更好地走向世界开启一个新起点。

王辉耀致力于全球化战略、全球治理、人才发展、企业国际化、国际关系、中国海归创新创业和智库等领域的研究。  

提升多边合作是全球化进程的转折点

尽管新冠疫情对国际交往活动带来影响,但2020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多边合作层面仍举办“线上”或“线上+线下”国际会议20多场。比如,今年6月,各方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来自25个国家的部长和世卫组织总干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与会,会后发表了联合声明,各方承诺继续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中国一带一路网:在当前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您怎么看“一带一路”的发展?

王辉耀:“一带一路”在过去七年已经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现在到了一个巩固、提升的新发展阶段。

当今世界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进程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在这个情况下,中国仍在积极加强多边合作,不断地扩大全球化的朋友圈。比如最近中国等15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我们也在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速推进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等。

从中国积极推进多边合作的具体行动可以看出,虽然全球化遭遇了逆流,但现在也是一个转折点。世界各国应该痛定思痛,考虑疫情后如何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这需要一个更大的刺激来推动全球合作--我对建立“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机制抱有乐观态度。

中国一带一路网:您提到的“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机制指什么?

王辉耀:“一带一路”的根本原则叫做共商、共建、共享,它就是一个多边主义的原则。在过去七年,中国与13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但绝大部分都是双边的,多边的机制还是非常少。如果沿线国家的政局发生变化,我们就可能遇到一些新的问题。

多边的机制现在我们签了一部分,比如说我们跟世界银行以及联合国等多边国际机构合作,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带一路”多边机制,真正体现共商、共建、共享。

中国一带一路网: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机制的建立?

王辉耀:首先,考虑搭建“一带一路”国际指导委员会。比如,每两年举办一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可以考虑邀请出席论坛的几十个国家的首脑组成一个“一带一路”国际顾问委员会。

其次,设立一个“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心。“一带一路”倡议机制化的程度有待提升,可以设立一个国际合作中心,由沿线国家选派代表加入,总部可设在北京,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设立代表处。这样可以更好地对接“一带一路”项目及大量咨询,并进行宣传推广。如果沿线国家的企业和机构要了解“一带一路”项目或开展合作,便可直接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心进行咨询对接。如果有这样一个多边参与机制,将能够有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向前迈进,助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第三,加强与“一带一路”国际机构的合作。可以借鉴亚投行的模式,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开发银行合作,联合对“一带一路”项目实施贷款,向全球发布“一带一路”项目,进行招标,这个过程是透明的。这些多边的基础设施银行加入进来会大大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会减少外界对“一带一路”的误判或污名化。

此外,在共同治理方面,推动成立符合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2030发展目标的“一带一路”宪章。“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宗旨一致、理念相通,与联合国会员国的共同利益高度契合。成立“一带一路”宪章,可促进多边合作,减少各国的疑虑。

RCEP签署启发“一带一路”多边化发展

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博会)于11月27日-30日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表示,东博会作为推动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典范,未来将继续深化服务政治外交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作用,使高层对话平台从“10+1”拓展到RCEP,发挥中国-东盟睦邻友好在RCEP中的辐射力,带动RCEP成员国更深层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11月15日RCEP正式签署,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由此诞生。

中国一带一路网:中国在过去这些年坚持全球化发展,一直为推动多边合作所努力,RCEP的签署对全球化发展有什么影响?

王辉耀:RCEP的签订在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它向世界释放出多边主义,至少是区域多边主义回归的一个信号。在全球化大受挫折、单边主义盛行、“美国第一”的情况下,它的签署发出了亚洲呼唤多边主义的最强音。

RCEP谈了8年,是由原来东盟10国发起的一个区域多边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协定发展而来。RCEP的签订提升了中国和东盟国家,也包括像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自由贸易。比如,在RCEP协议框架下,90%的货物都是减免税的。

这15个国家携起手来,就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圈,惠及全球最多的人口。因为现在亚洲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重心,亚洲的GDP已经占到了全球GDP差不多50%以上,RCEP会对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带来振兴和提升。

中国一带一路网:RCEP的签署对“一带一路”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王辉耀:RCEP的签署能给我们一些实际的启发,比如可以考虑与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也像RCEP 那样签定一个区域的贸易便利化合作协议。

一对一的协议当然也需要,但是现在我们可能更需要多边的、高端的、更大范围的一个新的协议。RCEP 的签订对更好地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推动区域全球化和多边主义有很大帮助。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有更多潜力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7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8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尼、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哈萨克斯坦、阿联酋和孟加拉国等国家。分行业看,一般建筑、电力工程、水利建设类对外承包项目新签合同额增长较快。

中国一带一路网:后疫情时代,如何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王辉耀:“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现在虽然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但实际上“一带一路”是要更多领域的发展。对于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在后疫情时代高质量发展,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中国每年有1亿多人去境外旅游,大多去了发达国家,今后可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如果中国游客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将有机会得到改善,比如旅游观光设施、高铁等交通设施。

第二个有合作潜力的领域在教育方面,中国每年有七八十万学生出国留学,未来的留学目的地可以多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的大学也可以到这些国家去办学,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领域的深入合作与交流。

第三,中国过去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在脱贫、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用于“一带一路”提质增效方面。

第四,继续推动海外工业园区建设,鼓励资源整合,上下游一起“走出去”。中国产业园区的模式在海外市场实际上是非常成功的,比如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工业园区,中国的华坚集团去之后雇用了七八千名当地非洲员工,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每年生产的鞋占了埃塞俄比亚鞋业出口的50%。这种投资非常受欢迎。

第五,加强与跨国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第三方市场展开更多合作。中国企业可与欧美、日本、韩国、拉美及东盟等地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合作起来,一起建设“一带一路”,开辟更多第三方市场合作,实现合作创新、互利共赢。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