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源:构建“海上安全命运共同体”:中国推进海上安全治理的根本路径
2019年04月01日  |  来源:国际关系通讯   |  阅读量:8575

其次是“共同发展”理念。这是中国从自身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中获取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推进海上安全治理的创新性理念。中国始终认为消除贫困、实现相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消除海盗、海上恐怖主义、海上有组织犯罪、以及国家间海洋资源争端等海上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第一,这种发展是共同的。只有秉持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存在海上资源争端的相关国家才能从根本上放下对抗思维,以协商合作的姿态共同开发海上资源,共同从中获益。同时,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促进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推动形成海上合作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消除海盗等问题滋生的根源,促进相关航道运输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也会进一步促进国际社会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第二,这种发展是全面的。在促进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推动其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从而使其社会福祉获得普遍提升,民众过上有尊严、有希望的生活,才不会去从事海盗、武装劫掠船只、海上恐怖主义等非法活动。因而,共同发展是中国推进海上安全治理理念的全新发展,是“海上安全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关键组成部分。中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贸易、交通、金融、技术等多个方面实现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正突出反映了“共同发展”的理念。

最后是“海洋共同安全观”理念。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倡导互利合作共赢的海洋共同安全观,加强海洋公共服务、海事管理、海上搜救、海洋防灾减灾、海上执法等领域合作,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能力,共同维护海上安全”。海洋共同安全观是中国推进海上安全治理的重要理念,与近年中国在安全治理领域提出的诸多新理念一脉相承。第一,它秉承了“新安全观”中“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重要内涵,认为国家之间的平等和互信是实现海上安全的重要前提,而互利和协作是维持海上安全合作的必然手段。第二,它体现了“亚洲新安全观”中“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思想,突出“共同、共赢、共建、共享的合作治理思路”,强调海上安全治理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安全、生态等多维度的综合治理体系。第三,它承袭了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理论要义。“海洋共同安全观”要求国际社会各国在“相互尊重”和“公平正义”的原则下,在解决海洋争端、提供海洋公共服务、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实现合作共赢。

综上,“海上安全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了中国在全球安全治理领域的主要理念成果,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在海上安全治理领域的理念发展和创新,这为中国进行海上安全治理实践提供了重要指针。

四、构建“海上安全命运共同体”:中国推进海上安全治理的实践指针

在推进海上安全治理的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将在“海上安全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的指引下,积极参与和引领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海上政治、经济、安全及生态合作,推动和完善海上安全治理。

在政治上,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和平之海”“友谊之海”。这包含三个层面的努力:首先,中国要通过参与多边合作和大国协调的方式管控相关海域的大国博弈及资源和岛屿争端,努力维护海上和平与稳定。例如,目前中国已与美国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协定》、《海空意外相遇规则》及备忘录等文件,以维护在东海和南中国海的航行安全,防止意外事件引发两国海上冲突。同时,中国一直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克制立场,来管控中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之间的岛屿和资源争端。近年中国提出并倡导处理南中国海问题的“双轨思路”和“五个坚持”,对保障南中国海的和平和稳定至关重要。最近,中国在推动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的“双暂停”思路,也充分表明中国在管控相关危机、维护太平洋和平中的关键作用。其次,在管控危机、保障和平基础上,中国努力缔造“友谊之海”。在巴基斯坦地震、印度洋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后,中国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对相关国家进行无私援助,凸显了中国的责任和情谊。今后,中国也将进一步通过培育互助与合作的文化和氛围来缔造海上的友谊。最后,中国倡导的蓝色伙伴关系也是塑造海上友谊的重要机制依托。蓝色伙伴关系突出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与互利共赢,这正是缔造友谊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要求。

在经济上,中国努力打造“合作之海”“共赢之海”。“海上安全命运共同体”理念突出“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思路,强调经济发展在海上安全治理中的根本作用。在该理念引领下,中国将从产业、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海洋经济合作,促进上述方面的互联互通。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中国政府将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乃至更大范围国家联合开展海洋资源调查,合作建立资源开发项目,分享资源开采技术,实现经济上的合作共赢。在推动国际海运发展方面,中国也将加强与诸多国家的航运服务合作和港口合作,推动国际运输业的规范与完善,为促进货物和能源运输发展实现互联互通。同时,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开发,努力打造更多的海上旅游线路和邮轮旅游项目,以促进相关国家减轻贫困,发展经济。在海洋技术领域,中国在海上无人机、无人船等人工智能领域以及新能源方面都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中国也将在未来的海洋经济和技术合作中促进相关技术转让。

在安全上,中国坚定维护“安全之海”“稳定之海”。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将加强海洋安全领域公共产品的输出。目前,中国已设立“中国—印尼海上合作基金”和“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海上经济和安全合作。自2008年开始的、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的护航行动,有力配合了国际社会对海盗和海上有组织犯罪的合作打击,为维护该海域的稳定、保障各国航行船只的安全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前,中国已与菲律宾等国共同开展海上联合执法行动,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相关海域的非法捕捞和海上犯罪。同时,中国政府也将利用自身在北斗卫星导航和遥感卫星通讯方面的技术优势,在海上航行安全、海上搜救、海上灾害预警、海上反恐、海上执法方面为国际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生态上,中国努力缔造“清洁之海”“美丽之海”。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维护海洋的清洁与美丽,不仅是海产品养殖、海洋旅游等经济产业发展的根本前提,也直接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死存亡。就此,中国领导人曾明确指出要“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要让人们“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这表明中国已经充分认识到海洋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将努力遏制海洋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中国将推动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促进构建海洋污染防治、海洋垃圾处理、海洋环境评价等方面的联合行动机制,加强针对海洋酸化现象和赤潮现象的合作监测和预警,在科学技术发展和转让方面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提升其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修复能力,打造“清洁之海”。同时,中国还将积极参与维护海洋生态多样性的国际合作,共同开展海洋生态系统和蓝碳生态系统的监测,拯救海洋濒危动植物物种,携手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海洋生态恶化,共同缔造“美丽之海”。

总之,“海上安全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推进海上安全治理实践提供了根本指针,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构建“海上安全命运共同体”。

五、 “海上安全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网”“线”“点”的战略布局

构建“海上安全命运共同体”,需要缜密的战略思考和布局。目前,中国政府正以蓝色伙伴关系为“网”、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线”、以重要支点国家为“点”进行积极的战略布局,全面推动“海上安全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1 2 3 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