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萍: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及其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2019年02月18日  |  来源:时政国关分析  |  阅读量:14003
段”,全球正在进入一个战略动荡期,或者可以说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充满焦虑的“战略竞争时代”。美日印澳在“印太”战略构想下的合作趋势,也预示这一地区地缘战略竞争的加剧。战略竞争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动荡甚至冲突,内在表现形式则是相互猜疑,进而通过军备竞赛或制造可置信的威胁来应对。正如亨利·基辛格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所言,大西洋地区或西半球的冲突起因于经济因素,亚洲的冲突源于战略竞争,而中东地区冲突的根子则是意识形态和宗教。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事实以及近年来军事实力的不断上升,意味着中国正在快速崛起。正在崛起的中国让美国内心感到焦虑,让日本内心感到酸楚,让印度心里充满嫉妒。美国拥有在印度洋的霸权地位,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地位都难以撼动;印度要维护在南亚次大陆独一无二的主导地位,并争取对印度洋地区事务的绝对影响力;中国要保障印度洋的通道安全,并谋求在印度洋地区的经济利益。这些目标目前看来是非常清晰的,而中美印在印度洋的竞争所造成的战略上的结构性矛盾也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如何管控冲突并维持一种“斗而不破”的局面。

首先,在大国地缘博弈的动荡格局与印太海洋秩序的解构与重构中寻找机遇,重塑有利于中国的地缘政治格局。正如罗伯特·卡普兰所言,“地理确定了中国的重要位置,这个国家的地域和文明从欧亚的心脏地带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沿岸的温暖水域。”当前,中美战略博弈的核心区域在包括台海、东海和南海在内的西太平洋。未来如果在“印太”战略构想之下,中美战略竞争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印太地区,对于中国来说是压力和张力并存,机遇和挑战同在。这意味着,中美双方相互竞争与防范区域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将存在更多相互妥协与合作的空间。未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上“退居幕后”将是大势所趋,但美国将会想方设法塑造并利用各种可能的战略优势为中国崛起制造障碍,以维持美国的海洋霸权和在西太平洋的永久存在。美日印澳在印太地区不断深化双边和多边防务与安全合作,其本身就具有很深的地缘政治和战略意蕴,也映射出世界主要大国在印太地区战略互动与地缘竞争的新态势。特别是,美国的海军战略重点及战略性资源的配置正在由反恐和安全合作转向有效应对来自“战略竞争者”的挑战,这无形之中会对南海局势和孟加拉湾安全局势产生影响。同时,美国的霸权护持战略和印度对印度洋的排他性战略意图,必将加剧大国在印太地区战略互动与地缘政治竞争局势下的“安全困境”。

当前激烈的大国战略竞争与包括朝核问题、阿富汗问题和叙利亚问题等的地区热点问题以及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此起彼伏,意味着中国既面临着巨大的安全挑战,也存在大国合作的相互需求,且不排除存在大国力量平衡、复杂性安全架构与体系结构变化所蕴含的战略机遇。鉴于中国周边地区普遍存在的“安全两难”情势和诸多不稳定因素,在区域范围内通过多边机制对力量进行制度化运作,不仅可以借助合力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还能赢得合法性、认可和追随,符合中国大力倡导的新安全观的精髓。虽然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也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一个变量,但印日澳以及东南亚国家对印太战略的认知、判断与战略选择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中国应顺势而为,善于在复杂的安全环境中寻找合作机遇,在地区海洋秩序解构与重构进程中努力寻找战略契机,将中国在“印太”两洋安全秩序与“一带一路”的推进相结合来考量中国周边安全格局重构战略,利用东印度洋战略动荡蕴含的机遇缓解西太平洋的战略压力。

其次,中国要重视对印度洋地区的投资布局,通过深化双边与多边合作机制加速中国与这一地区的经济融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区域范围除了亚欧非大陆,本身就涵盖了印太两洋。过去五年,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已经在与印度洋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中积累了很多有利条件,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但是也要看到,几乎所有周边国家都在大国之间实施骑墙战术,意欲在安全上倚重美国,在经济上依靠中国,通过借助第三方力量来争取更多的利益或者获得更多与大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而且,未来中美战略博弈以及周边国家实施骑墙战术将会成为一种常态,我们不仅要有心理准备,更需要有应对之策。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地缘政治方面的目标是维护其在世界的霸权地位不受挑战,保持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要保证其在亚太地区处于支配地位,所以美国未来一定会重视对东南亚和南亚的投资布局。中国需要顺势而为,利用自身累积的经济优势并挖掘地缘经济中的积极因素,巩固与发展印太地区包括巴基斯坦、缅甸、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经济关系,加速印度洋与太平洋地区的经济融合。毕竟,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虽然不一定能改善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也无助于缓解安全困境,但却一定是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压舱石。而且,相比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政治与安全上的相互依赖往往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就是为了掩盖地区冲突和潜在安全问题而做的表面文章。

最后,中国需要不断探索中美印战略博弈与“安全困境”下的中印“相处之道”。“印太”战略下的大国战略竞争特别是中美战略博弈,将导致印太地区经济合作面临新的“安全困境”。中国需要重视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地缘战略变化对中国周边安全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带来的威胁与挑战。如果由于“安全困境”的存在导致增信释疑目标无法实现,次区域合作只能在决策中处于次要位置,不合作依然会是各国理性的选择。正是由于“安全困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成员国之间本来就脆弱的信任关系,导致合作项目无法落地,建设目标难以实现。

在中美印三角关系中,美国既是中国也是印度国际关系排序中最重要的大国关系。无论是印度的对华政策还是中国的对印政策,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美国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印度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更加敏感,担心 G2 在世界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印度的战略环境,这也是印度寻求向美国靠拢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印度更多时候也会强调对华对美关系中的“等距离外交”。印度一方面加强与美国在民用核能领域合作、深化技术转移与合作以及武器装备与军事合作,一方面又不忘强调邻居是无法改变的以及中印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合作对地区乃至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印度虽然不希望域外大国增强在其势力范围南亚乃至印度洋的影响力,但毫无疑问不会拒绝从与包括中美在内的大国战略合作中获益。中国实力的迅速上升特别是“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会进一步增添印度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和忧虑感,未来印度选择继续借助美国之力来平衡中国在南亚和印度洋不断上升的影响力的意愿可能会更强,中美印之间的战略博弈以及由此带来的复杂性互动关系将长期存在。因此,中国不仅需要重视中美关系,更需要探索中印相处之道,探索中国需要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与印度开展合作,而这种方式又是印度可以接受的。毕竟,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个人口大国和两大文明古国注定要碰撞与交流,这是绕不过去的。况且,中印在反对美国霸权和推进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问题上拥有共同的需求,这将使中印在地区和全球治理问题以及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容易达成一致并拥有相互合作的战略诉求。同时,中印在经济领域既竞争又互补,存在相互合作的巨大需求,这是稳定中印关系以及探索中印相处之道的重要方面。

无论如何,印太地区还有不少国家属于欠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面临安全、贫困和疾病等问题,而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开幕式主旨讲演中所言,“共建‘一带一路’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同时,中国倡导“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基于此,中国应该从地缘经济视角将印太两洋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谋篇布局,以地缘经济为突破口破解地缘政治中面临的“安全困境”,并适时创造和利用地区安全中的合作契机,推进与相关国家在印太地区的海上安全合作,共建和平、发展、合作与共赢的地区秩序。如果中国能够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推动构建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合作安全”与“共享安全”的安全观构建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则可以有效抵御美国“印太”战略给中国造成的威胁与压力,在动荡的世界格局中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本文来源 《南亚研究》2018年第四期,是国家海洋软科学研究项目 “印太海洋安全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系复旦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战略与国际安全研究所研究员、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教授。)

1 2 3 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