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世界经济大变局与中国的大战略
2021年07月22日  |  来源:时政国关分析  |  阅读量:8544

2. 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

必须立足于把中国建成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世界银行预测,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24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超3万美元。根据人民大学刘元春教授的研究数据,2020-2035年中国人均GDP实际增长速度达到4.73%,2035年人口将达到14.335亿人,较2020年增长0.63%,GDP的年均增速要求达到4.78%。我国GDP将从2020年103万亿元左右上升到207.5万亿元人民币(2020年不变价格),按照现有汇率折算,届时将达到30.5万亿美元,人均GDP将达到2.13万美元,是2020年人均GDP1.06万美元的2倍,总量将与美国2035年的预测水平相当,对世界经济增长占比超过1/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人均GDP翻番的设想,对于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日益激烈的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和底气。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可以实现2035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必须立足于把中国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强国。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中国制定并将启动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35年左右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2018年中国创新能力排在全球第17位,2019年上升到第14位,2020年与2019年持平,预测2025年将进入前8位,2035年将进入前5位。中国要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世界前沿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利用当代科技发展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中信息数据要素投入边际生产率改善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其中的关键。数据规模、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处理能力、数据治理体系成为大国竞争的新疆域。经过“十四五”时期发展和未来15年奋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社会生产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

必须立足于把中国建成世界一流的制造强国。到2050年,中国制造业可以连续迈上三个大台阶。到2025年,将基本形成数字化基础设施,实现“互联网+智能制造”;到2035年,基本形成新一代智能制造,制造业总体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2050年,建成制造业强国。自工业革命以来,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是一国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制造业成为全球大国的立国之本和发展之基。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能力的体现,又是其国防和国家安全的物质支撑。当前全球围绕制造业的科技和产业竞争已成为当代大国竞争的突出领域,我国经过几十年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加大,一些领域从跟跑、并跑进入领跑,中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终于抓住机会,通过努力成为制造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必须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必须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解决多个领域如高端芯片、基础元器件等存在的“卡脖子”问题,在科技发展面临外部打压和遏制加剧的形势下,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

3. 在原有硬基础设施构架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中国正在建立全球最完备、最先进的基础设施,可以支撑中国经济未来几十年可持续发展,使中国可以持续释放的战略红利。下大力量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在原来的高铁网、高速公路网、航空网、航海网、港口网这些硬基础设施基础上,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中国不仅将从中极大获益,而且必将因为自身的示范效应引领世界。以5G为代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将会加快形成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实现高速宽带网络、传统互联网智能化升级,未来将逐步达到万物互联、万物遥感、万物可视、万物智能。

“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我国建设重点将放在软基础设施上,或者叫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2020年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到2025年,七大领域“新基建”直接投资将达到10万亿元左右,带动投资积累或超过17万亿元。如在5G方面:预计至2025年,5G基站将会发展到500万座,每座50万元,投资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预计带动全产业链相关投资5万亿元。5G商用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0.6万亿元,直接创造经济增加值3.3万亿元。到2020年底中国已经建成71.8万个5G基站,中国的超算能力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中国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域实现5G覆盖的国家,是一个具有强大超算能力的国家,是一个具有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的国家。无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数字经济的发展,还是数字经济派生的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和新生活场景,都会使中国在未来的世界站在前沿,发挥越来越大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

提高基础设施在价值赋能中的作用。未来中国数字化基础设施,如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固定宽带网络、传统互联网智能化升级等,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几十年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如工业互联网,2025年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基础设施约占总规模的41%,软件与应用规模占31%,通信与平台占28%,工业安全软件规模占0.8%。再如物联网,预计2020-2025年,至少有30亿-50亿终端联网,投资2万亿-3万亿元,在万物遥感的基础上形成万物互联。中国还将在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金融、智能物流、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慧文旅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

中国将不断把潜在优势变成显性的,持续发挥已经形成优势的基础设施作用。未来会进一步形成“十纵十横”的高铁网络体系,更多之间的城际列车将成为城市群、城市带的连接。中国还有把潜在优势变成显性优势的制度性优势。2020年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全球的57%,在全球排第一位,但充电桩是短板,中国政府规划下一步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这种制度优势可以弥补市场配置资源失灵或者失效的缺陷。中国还将充分利用和放大中国形成的技术支撑体系的优势,释放和发挥北斗、航天、航海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级计算机、数据库、区块链、传感器、虚拟现实、开源性平台等的巨大潜能,形成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如形成北斗生态体系、超算生态体系或者新产业链。

1 2 3 4 5 6 7 8 9 1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