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松:印度尼西亚海洋安全思维与合作逻辑
2021年05月11日  |  来源:国际安全研究  |  阅读量:8118

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群岛国家,拥有10.8万千米海岸线, 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扼守全球海上贸易要道马六甲海峡。印尼与海洋的关系充满矛盾和张力:印尼拥有庞大的领海面积并扼守关键的国际贸易港口和航道,但其海军和海上执法力量极其薄弱;虽是多面环海的群岛国家,但其国家安全战略以陆地为核心,长期忽视海上安全;海洋资源丰富,但大量资源尚未开发,海洋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低。要理解这些矛盾,需要回溯印尼的地缘特征,在地缘与历史的交互中探索其海洋安全战略思维的构建过程。

印尼作为南海沿岸国和东盟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南海局势和中国—东盟关系有重要影响。2014年以来,佐科政府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简称“海支”)得到中国支持,两国在海洋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步伐加快,但海洋安全合作相对滞后,甚至在纳土纳周边海域的渔业矛盾有恶化的趋势。中国学者对印尼海洋安全战略与合作亦关注有限。本文阐释印尼对海洋安全概念的理解及其演变,提出印尼海洋安全思维的三重逻辑,希图为中国与印尼未来推进海洋安全合作提供参考。

从地缘政治的视角看,印尼的地理特征塑造了对海洋认知的矛盾性:一方面,群岛特征使国家整合成为难题,与他国共享海洋边界催生了海上安全共同治理的矛盾,海洋因此被视为“威胁”的来源;另一方面,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两洋之间的战略位置使印尼有潜力担当国际货物贸易中的生产者和流通者的角色,海洋又被视为“秩序”和繁荣的来源。如何处理这对矛盾成为厘清印尼海洋安全思维演变的核心问题。总体上看,在印尼独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威胁观主导其海洋安全思维,2004年苏西洛执政后才向威胁观与秩序观并存的方向转变。

群岛特征(陆地分散、海上邻国多、海域广阔)塑造了印尼处理与海洋关系的思维和政策,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海洋安全的现状并衍生出当前印尼寻求海洋安全合作的三个逻辑。第一,重陆轻海的战略思维与务实的海洋安全合作。陆地分散的特征成为地方叛乱滋生的土壤,强大的陆军和以陆地为核心的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应对国内安全威胁的手段。“重陆轻海”的思维在长期实践中造成了印尼海上安全能力低下的现状。随着陆上威胁的降低,“重陆轻海”的思维在悄然转变,印尼希望通过务实的“硬件”合作提升海上执法能力。

第二,责任共担的战略思维与计算短期收益的海洋安全合作。海盗和海上武装抢劫猖獗的马六甲海峡和苏禄—苏拉威西海域是印尼与邻国的交界海域,维护航道安全的责任实为跨国共担,但因海盗对印尼不构成主要安全威胁,印尼不愿承担较多的提供安全公共产品的责任,常展现出“搭便车”的心态和计算短期收益的考量,对主权成本敏感。

第三,群岛国家的战略思维与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底线的海洋安全合作。印尼岛屿间的公海曾是海上防御的薄弱环节。针对此威胁,印尼首倡“群岛国”概念并得到《公约》的认可,获得岛屿间公海的主权。因此《公约》被印尼视为海上安全的保护伞和海上安全合作的底线原则。 

印尼海洋安全与合作的研究回顾 国内外学者约从21世纪初起提升了对印尼海上安全与合作的关注度。2001年的九一一恐怖袭击发生后,安全专家认为下一次大型恐怖袭击可能出现在海上, 重要的港口和航道成为敏感区域。在此背景下,美国希望介入马六甲海峡的安全保障,马六甲海峡的跨国安全合作一时成为研究热点。 同一时期,中国学者提出与中国利益直接相关的“马六甲困境”问题, 探讨在马六甲海峡出现运能饱和、安全威胁或他国制约的情况下,海峡封锁对中国能源供给的影响并提出替代方案。 约在2010年以后,中国学界评价“马六甲困境”被“被过度解释”或是个“伪命题”,相关讨论不再推进。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建立了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海洋综合管理机制, 宣传气候和生态议题的重要性,促使各国对恐怖主义以外的海上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提升。有关印尼海洋安全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也在拓展,呈现传统与非传统安全议题交织的景象。澳大利亚学者编写的《超越水域边界的印尼:群岛国家的管理》是一部代表性作品:既探讨了印尼海上传统安全问题和海洋管理制度,又兼顾打击海盗、滨海发展、海洋环境保护、非法捕鱼等非传统安全议题。 另一部代表作《海上安全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利益和战略》聚焦海上主权、海盗和恐怖主义相关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的实证研究。

2014年以来,以佐科的“海支”战略为契机, 印尼海洋安全研究体现了各领域之间的联系性和发展性, 安全议题与发展议题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中国学者对印尼海上安全观与合作的研究转向两个领域:一是印尼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和政策。印尼在20世纪90年代曾通过主办“南海工作坊”试图成为矛盾调解方。但由于“南海行为准则”迟迟未通过,声索国间的纠纷给地区稳定和东盟团结带来不确定性,中国与印尼在纳土纳岛周边海域产生渔业纠纷, 2016年以来,中国学者认为印尼在南海争议中的角色已经变成“温和的争端方”, 印尼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出不支持中国的态度。 二是印尼“海支”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接的潜力。一些学者提出应将印尼定义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国家, 全面提升中印尼海洋合作。中国学者建议从敏感度低的领域推进非传统安全合作,如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合作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以提升粮食安全,合作开发海上油气以提升能源安全, 促进“蓝色经济”发展合作等。

既有研究采用了全球权力转移、认知与对外政策、印尼国内政治的研究路径,对印尼的海洋安全情况和政策进行了分析,但缺乏把握海洋安全观念和战略的整体框架,以至于难以在具体问题之间形成联系,也不利于洞悉其海洋安全政策的前景。本文引入地缘政治假设和历史发展视角,阐释印尼海洋安全思维的演变过程和一般性原则,试图为具体问题的讨论提供一幅“背景板”。这有助于探讨印尼海洋安全政策的延续性和变化性。

威胁与秩序:印尼海洋安全思维的演变 印尼在地理方面表现出极为明显的“群岛特征”和“海权特征”。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印尼政府对这两大特征有着不同的认知,印尼对海洋的看法及海洋安全思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1 2 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