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民:俄罗斯产业政策演化及新冠疫情下的选择
2020年10月15日  |  来源:欧亚经济  |  阅读量:9182

        该综合战略认为,将在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平衡和世界经济前景可测的条件下实现预期目标,在以下场景设定下,实现战略目标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国际油价在1年或1年以上期间低于每桶30美元;卢布汇率年贬值20%以上;对企业1年期以上卢布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实际高于5%。

        (二)战略出台背景分析

        1.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普京执政20年来,能源部门在俄罗斯经济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作为俄在国际上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持,也是国家外汇收入和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这种对能源过度依赖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普京执政20年,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一直是重要的任务。然而多年过去了,俄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并未有效改观。目前,能源产业约占投资的1/3,出口的1/2强,预算收入的约40%,并吸纳4%的就业人员。从2014~2019年经济运行情况看,能源部门在GDP中占比平均为25%,最高时为32%。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和国际油价的暴跌,再次使俄罗斯将通过产业政策实施国家管理、降低对能源经济依赖的问题提上议程。俄总统企业家权利保护全权代表、全俄社会组织“实业俄罗斯”主席鲍里斯·季托夫及其领导的斯托雷平经济增长研究所提出,石油市场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不可再现,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经济学家情报咨询机构(EIU)分析师认为,由于俄经济在危机前业已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大宗商品的低价格将增加经济复苏的复杂性。莫斯科斯科尔科沃管理学院分析师马拉特·阿特纳舍夫认为,更积极地发展加工制造业将成为碳氢化合物时代结束后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俄政府推出了2035年前制造业综合发展战略。俄工业和贸易部部长曼图罗夫指出,该战略明确的发展导向将帮助工业部门将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并迅速恢复增长态势。促进制造业发展将成为政府经济恢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制造业助力经济复苏,并为后疫情时代加快经济转型、实现经济中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2.应对新工业革命挑战

        先进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柱。放眼全球,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推动了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的变化,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球制造业出现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高端化和国际化等发展新趋势。在吸引投资、刺激创新和创造高价值工作岗位方面,制造业目前是并且将来也仍然是支柱产业。近年来,尽管处于西方制裁和油价走低等因素叠加形成的经济困难时期,俄领导人仍不断提及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等时代话题,彰显俄罗斯不甘心在新工业革命中掉队的决心。普京多次强调,俄罗斯需要一场真正的技术革命和科技革新,俄企业必须实施半个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技术和设备更新。此次新冠疫情危机更强化了俄高层对发展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来支撑其大国地位、对加速经济向数字化过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而要实现这两点,复兴制造业都是必然选择。俄罗斯决心追赶全球产业调整的步伐,根据新的形势调整思路,加快经济转型。

        四  发展战略实施前景

        通过对普京时期俄罗斯产业政策沿革的梳理,可以看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多元化是俄社会各界早已达成的共识。从2003年起,俄政府就明确提出调整发展战略。2008年出台的《2020年前社会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再次确立由能源出口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过渡的方针和基本原则。2012年普京竞选文章提出发展新经济。但从实际落实情况看,俄罗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升级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其中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难以摆脱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

        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是由其资源禀赋决定的。依赖能源出口的经济结构始自勃列日涅夫时代,在两次石油危机中俄罗斯(苏联)都坐收红利,经济结构不合理被每一届政府高度关注而又一直难以改变。叶利钦时期(1992~1999年),俄罗斯的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收入为2 000亿美元,普京时期的2000~2019年,仅原油出口就超过两万亿美元。2000年以来,由于原油价格反复拉升导致的大量名义出口增长换来的超额收益,支撑了俄罗斯的投资性消费和居民最终消费,促使俄罗斯国内所有要素流向资源型行业,形成能源推动效应。资源收益又导致俄罗斯国内对制造业产品需求的提升,但由于俄本国制造业竞争力不高,引发大量进口制成品。由此更强化了以出口资源换取外汇、从国外进口制成品、从而进一步挤压国内制造业发展空间的恶性循环。一方面,巨大的能源资源优势已经使俄罗斯经济形成了一种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改变资源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难度极大。另一方面,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是俄罗斯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寻找经济增长新动能并不意味着俄罗斯要放弃能源优势,未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俄罗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会是能源依赖型经济。

        (二)产业政策政府主导色彩过于浓厚,市场机制不足,向创新转型缺乏原动力

        从俄罗斯产业政策实践看,政府更习惯运用传统的选择性政策,差别对待不同产业,对特定产业实施选择性倾斜,而功能性的政策手段运用不足。国家的过度干预没能从根本上改善俄罗斯的营商环境和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条件,反而削弱了市场竞争。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和开放型政府联合发布的《2016年俄罗斯创新国家报告》指出,近年来,在国家创新全球排名提高的情况下,俄罗斯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未见明显提高。其原因是大企业凭借自身的行业垄断地位和行政壁垒对创新不感兴趣。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本应作为创新主体的中小企业面临税费高、融资难等问题,也不愿意参与高风险的创新活动。企业创新的低效性制约了国家总体创新活动的有效性,所通过的各大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乏虎头蛇尾。

        2020年7月21日,普京签署了关于未来10年国家发展目标的法令,提出俄在2030年前需要完成的一系列国家发展目标,其中无论是加快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还是进行数字化转型,均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支撑。2020年7月初完成的俄宪法修正案公投为“长普京时代”提供了宪法制度保障,从这一角度看,在未来的任期内,普京的经济任务是如何处理自己留给自己的遗产,即怎样摆脱对能源和原材料出口的过度依赖,加快复兴制造业,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使资源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获得较快发展,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道路;如何解决俄拥有巨大资源潜力与居民生活水平未得到相应提升之间的矛盾,切实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展望制造业发展综合战略的实施前景,可以预见仍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俄工业和贸易部部长曼图罗夫指出,当前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和国际市场相对饱和的条件下,实现发展战略提出的指标,扩大俄罗斯工业品出口极为困难。由于新冠疫情,俄经济陷入短期衰退,国内市场的增长潜力受到企业缺乏运营资金和高信贷负担而放缓投资、政府采购机会枯竭、居民收入下降等因素制约,实施大规模进口替代计划也不是最好的时机。按俄国内最乐观的估计,要实现向创新经济的转型需要10~15年时间,期间制造业复兴会实现局部突破,但其对经济长期增长的驱动效应短期内难以显现。

        (李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 2 3 4 5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