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彤进 万广华:机会不均等、社会资本与农民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0年09月30日  |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05期  |  阅读量:13812

本文的解释变量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机会不均等。在何立新和潘春阳(2011)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收入公平性、教育获得机会、代际向上流动机会和公共服务获得机会四个维度建立农村机会不均等感知指数,以此衡量农村机会不均等水平(见表2)。

2.社会资本变量。(1)社会信任。本文参照绝大多数文献,使用“总的来说,您同不同意在这个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信任的?”衡量社会信任(李涛等,2008;高虹和陆铭,2010)。“非常不同意”记为1,“比较不同意”记为2,“说不上同意不同意”记为3,“比较同意”记为4,“非常同意”记为5。(2)社会网络。借鉴李树和陈刚(2012)、张梁梁和杨俊(2015)等的研究,本文使用“与朋友聚会的频次”来衡量社会网络。1表示受访者“从不聚会”,2表示“一年数次或更少”,3表示“一月数次”,4表示“一周数次”,5表示“每天”。

3.控制变量。参照Oswald(1997)、Jiang等(2012)、罗楚亮(2006)等的研究,我们选取了以下反映个体特征的控制变量。(1)性别。以女性为参照组,男性记为1,女性记为0。(2)教育。选取教育年限作为衡量教育水平的代理变量,即没受过教育(包括私塾,扫盲班)记为0,小学记为6,初中记为9,普通高中、中专及职业高中记为12,大专记为15,大学本科记为16,研究生及以上记为19。(3)年龄及年龄的平方。(4)健康。我们使用自评健康状况作为健康的代理变量,1表示“很不健康”,2表示“比较不健康”,3表示“一般”,4表示“比较健康”,5表示“很健康”。(5)环境满意度。使用“您对政府环境工作做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环境状况的指标,“非常不满意”记为1,“不满意”记为2,“一般”记为3,“满意”记为4,“非常满意”记为5。(6)收入。选取上年个人年收入(元)的自然对数。(7)社会地位变动。如果个人目前的社会阶层等级高于十年前,则为社会地位改善;如果目前社会阶层等级与十年前相等,则为社会地位不变,否则为社会地位下降。我们以社会地位不变为参照组,设置社会地位改善和社会地位下降两个虚拟变量。(8)房产数量。以家庭拥有的房产数量来衡量。(9)婚姻状况。婚姻状况包括“未婚”“同居”“有配偶”“分居”“离婚”和“丧偶”,本文以未婚为参照,设置五个虚拟变量。数据统计性描述见表3。

四、回归结果分析

(一)机会不均等、社会资本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我们对上述结构方程模型(1)−(4)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表4。为了表明结果的稳健性,逐步添加个体、家庭特征变量。从表4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在第(1)−(8)栏中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尤其是引入社会资本变量后,调整R2有明显的提升。这说明同时将机会不均等与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纳入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框架是十分必要的。

1 2 3 4 5 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