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刚:N 个阿拉伯世界
2020年09月02日  |  来源:《环球》2020年第18期  |  阅读量:4662

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沙特,首次提出与阿拉伯盟国建立“中东战略联盟”。美国还极力撮合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科威特、埃及和约旦八国组建“阿拉伯版北约”,一方面旨在遏制伊朗对阿拉伯世界的渗透,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俄罗斯利用美国从中东抽身之机“做大做强”。2020年8月,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的一份关于延长对伊朗武器禁运的草案遭否决,但“中东战略联盟”的主要国家却宣布支持对伊朗的武器禁运。 

近年来,俄罗斯利用特朗普政府战略收缩的时机,在阿拉伯世界,如叙利亚和利比亚,积极拓展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反制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

2019年10月,俄总统普京高调访问沙特和阿联酋,增强与海湾国家的能源合作,建立石油和天然气供应联盟,在美国与海湾阿拉伯盟友之间打入楔子;俄还以核能、军售为抓手,强化与埃及、阿尔及利亚和伊拉克等国的战略合作。

在俄进美退、多极化初见端倪的背景下,阿拉伯国家纷纷“追随大国”,既遏制“外部敌人”,又警惕“内部敌人”。如卡塔尔和阿联酋加入美国领导下的“中东战略联盟”,既防范伊朗,又防止沙特对其构成压力;埃及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处于伊朗和沙特夹缝中的阿曼和科威特,通过追随美国维护政权安全。

地区大国合纵连横

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是中东地区三个主要非阿拉伯国家,其在阿拉伯世界施加影响,也加剧了阿拉伯世界的分化。

伊朗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体,反对西方大国在中东的军事部署和对伊朗的极限施压,反对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人土地,也反对沙特构筑针对伊朗的包围圈。针对美国拼凑的“阿拉伯版北约”,伊朗总统鲁哈尼提出“霍尔木兹海峡和平倡议”,呼吁霍尔木兹海峡沿岸国加入这一集体安全机制,敦促美国从海湾地区撤军。

伊朗还以攻为守,与阿拉伯世界的什叶派力量建立特殊关系,形成“抵抗联盟”。伊拉克“人民动员组织”、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巴沙尔政府等,均为什叶派力量。

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大爆炸,造成超过170人死亡,6000多人受伤,数十人失踪,迪亚卜政府集体辞职。此后不久,设在荷兰海牙的联合国黎巴嫩问题特别法庭作出裁决,认定黎巴嫩真主党成员阿亚什率小组在2005年暗杀了黎前总理哈里里。西方国家和部分阿拉伯国家借题发挥,要求真主党解除武装、断绝与伊朗的关系,加上今年1月美国在伊拉克用“无人机”暗杀“圣城旅”高级将领苏莱曼尼,伊朗的“抵抗联盟”面临考验。

2019年11月1日,在叙利亚北部边境哈塞克省城镇代尔巴西耶附近,俄军和土军参与联合巡逻

埃尔多安执政以来,土耳其强势回归中东,介入阿拉伯世界安全事务。土耳其举着维护“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大旗,赢得了部分阿拉伯民众的支持。同时土耳其插手叙利亚、利比亚事务,在索马里部署军事基地,与沙特争夺逊尼派阵营的领导权,恶化了与沙特和埃及等亲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土耳其与卡塔尔、哈马斯建立的“亲穆兄会联盟”,同沙特、埃及和阿联酋的“中东战略联盟”针锋相对。在海湾地区,土耳其力挺卡塔尔反抗沙特和阿联酋;在叙利亚,土耳其打击库尔德武装;在东地中海,土耳其力挺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在利比亚,土耳其力挺民族团结政府,对抗俄罗斯、沙特、阿联酋和埃及支持下的“国民军”。 

以色列则积极拉拢亲西方阿拉伯国家,组建“温和联盟”对付伊朗与土耳其。二战结束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是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地区的核心问题。近些年来,伊朗的影响力上升,土耳其“向东看”,所谓的“阿拉伯之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阿拉伯世界难以拧成一股绳,继而为以色列客观上创造了机会。特朗普政府力挺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各人自扫门前雪”,巴勒斯坦哈马斯与法塔赫内讧,导致巴勒斯坦从原来平等的对话伙伴,沦为美以“治理”的对象。

1 2 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