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金 赵丹阳:应急外交:新冠疫情下的中国外交变化
2020年08月20日  |  来源:《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0年04期   |  阅读量:15267

三、中国疫情防控应急外交的成效

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外交统一部署,行动迅速,联防联控,措施得力,通过首脑外交、多边外交、公共外交、对外援助等方式,积极开展应急外交,加强沟通、推进交流,分享经验、深化合作,共同筑牢抗疫防线,携手化解各种挑战,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疫情防控外交取得重大成果

作为最早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中国面临巨大的疫情防控压力,在外交上也遭遇严峻挑战。所幸无论是疫情暴发早期的抗疫外交,还是面对境外疫情输入压力的防疫外交,中国疫情防控的外交努力均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一,积极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信息和抗疫经验。中国于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分享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引物探针序列信息,辅助各国开展药物开发和病毒、疫苗研究。为此,中国科学院搭建了“全球冠状病毒组学数据共享与分析系统”、“2019新型冠状病毒资源库”两个平台,共享病毒相关数据,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服务和文件下载。中国自2020年1月3日起定期向世卫组织和有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多次邀请世卫组织官员来华访问,查看疫情。根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国已同东盟、欧盟、非盟、亚太经合组织、加共体、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以及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德国等国家开展了70多次疫情防控交流活动。国家卫健委汇编诊疗和防控方案,将其译成3个语种向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开放分享,与世卫组织联合举办“新冠肺炎防治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2场英文专题发布会介绍中国抗疫经验和做法。中国媒体开设“全球疫情会诊室”、“全球抗疫中国方案”等栏目。中国智库和专家通过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开展对外交流。其二,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2020年3月7日,中国决定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用于增强有关国家防疫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4月23日,中方决定在2000万美元现汇基础上再增加3000万美元现汇捐款。截至5月31日,中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已经或正在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指导长期派驻在56个国家的援外医疗队协助驻在国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向驻在国民众和华侨华人提供技术咨询和健康教育,举办线上线下培训400余场。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向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捐赠抗疫物资。其三,有序开展防疫物资出口。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中国已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包括706亿只口罩、3.4亿套防护服、1.15亿副护目镜、9.67万台呼吸机、2.25亿人份检测试剂盒、4029万台红外线测温仪等,有力地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1月至4月,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发送货物量同比分别增长24%和27%,累计运送66万件抗疫物资,对维持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畅通、保障抗疫物资运输具有重要意义。其四,积极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中国同有关国家、世卫组织以及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等开展科研合作,加快推进疫苗研发和药物临床试验。有关企业也与美国Inovio公司进行实质性合作研发DNA疫苗,与德国BioNTech公司进行实质性合作研发mRNA疫苗,与英国GSK公司进行合作研发重组蛋白疫苗等。中国在应急外交中保护了中国公民的安全,有力地支持了国际抗疫合作,为全球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顶住了强大舆情压力

与疫情压力相比,中国外交面临的舆情压力更大,突出表现为前期国际舆论对中国疫情威胁的批评、近期一些西方政客塑造的反华论调。自疫情发生以来,许多西方媒体、自媒体以及政客通过刻意抹黑、乱加指责、散播阴谋论等多种手段渲染排华氛围,贬损中国的国际形象。比如,一些欧美媒体把新冠病毒称作“中国病毒”,将中国描述为“东亚病夫”。一些政客甚至批评中国政府不作为,不顾及人权、民主、法治以及信息缺少透明性,攻击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受西方媒体舆论等影响,少数国家“排华情绪”被煽动起来,在外华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甚至面临安全威胁,嘲笑、侮辱、谩骂、歧视甚至殴打华人或亚裔的事件时有发生。面对上述舆情压力,中国官方和媒体进行精准反击,同时还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人工智能等共同发挥作用,及时告知更新中国疫情防控信息,破除谣言、消除误解。《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通过大量消息、通讯和评论,对外界针对我国防疫情况的误解、谣言乃至诽谤中伤予以回应、澄清和坚决反击。网络视听平台等新媒体也通过智能推送、情感识别、用户画像等新技术新方法,对社会热点分析建模,及时发布疫情信息,通过智能辟谣和精准流量分发实现对信息的客观报道。例如,科大讯飞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助力疫情防控,360快资讯上线“新型肺炎实时疫情”专题与新型肺炎辟谣专区,百度地图上线“疫情小区”地图与“周边疫情卡”等功能,字节跳动及其旗下抖音等多个平台不断聚合并公开疫情相关重要信息。各大平台拥有众多粉丝的“大V”也通过视频记录等方式实时展现中国抗疫风貌,不断破除和粉碎谣言,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到2020年5月中下旬,国际舆情渐趋好转。

(三)国际影响力得到巨大提升

从疫情暴发至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中国疫情防控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举措和成效表示充分理解和肯定。截至2020年4月15日,有13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共600多人次向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发来电函或通过发表声明、文章等表示慰问支持,有近百家国外非政府组织负责人、前政要通过民间渠道肯定我国抗疫举措和成效。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和全球卫生治理表示认可和支持。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森特利亚认为,“每当这种灾难波及世界时,我们会再次意识到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恰逢其时。”英国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认为,病毒再次提醒人类共处一个世界、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事实。捷克科学院哲学所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赫鲁贝克提到,“疫情不是一国一地的事。习近平主席关于各国必须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的倡议,再次凸显了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推进国际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疫情需要各国充分共享信息、调配资源、互相扶持,中国在这些方面为全球树立了榜样。”

1 2 3 4 5 6 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