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建东:2060年中国GDP或将达到美国的2倍,中美之间必有一战吗?
2020年08月14日  |  来源:人大重阳  |  阅读量:16408

进攻性现实主义,我认为他是误导的,有问题。目标是误导的,手段是误导的,也不能解释历史。为什么说目标是误导的,因为大国竞争目标是国家利益,安全只是国家利益的一个部分。大国竞争就是在安全方面,也不只是靠军事实力,否则就难以解释德国为什么会败掉,前苏联为什么会败掉。安全靠的是综合实力,军事实力只是综合实力的一个部分,如果米尔斯·海默的安全、军事实力解释一切,怎么不能解释前苏联的失败,难道前苏联是因为军事实力不够而崩溃的吗?而且,美苏也没有打仗,为什么中美必有一战?所以进攻性现实主义,目标上是误导的,手段上也是误导的。什么是正确的目标,在目前中美争端处于全球形势复杂多变情况之下,我们需要理性、冷静地去分析什么是我们正确的目标。什么是正确的手段,正确的目标是国家利益,竞争的手段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什么代表着国家利益?什么代表着国家综合实力?是长期增长。长期增长既是国家利益,代表着人民的幸福,也反映了国家的综合实力。长期增长不是经济决定论,它取决于六个方面的发展:制造业、经济总量、科技、金融、军事、全球治理。短期增长有可能有短期利益,长期的增长反映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所以,从长期增长这个框架,我们能够比较理性地去看待中美的争端,理性地去看待现在的冲突。从我一开始所给大家讲的长期增长的图,对中美来讲,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对中国来讲,最重要的是扛得住,不发生危机。紧紧抓住长期增长不动摇,不被干扰,美国人干扰我们,我们不动摇,美国人打点外交牌、打点军事牌,我们也不动摇。

接下来从这几个方面,比较一下中美之间。

第一,制造业。中国的制造业,在2012年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超过美国了,中美发展水平,GDP大概处于美国的60%,中国处于第三个阶段。

第二,军事。中美的军费支出,军事是第三个部分,中国的军费支出现在大概是美国的1/3多一点,按照各种不同的计算大概不到美国的1/2。

第三,金融。虽然过去20年,中国的实力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但国际金融体系并没有大的改变。图中所示代表了各个国际货币在外汇储备里的构成,美元从2016年之后一直保持着60%左右的位置,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里的位置一直是没有动摇的。去年美元占储备体系里67%-68%。图中横轴是实体经济,纵轴是货币。横轴代表着一个国家实体经济在世界里的份额,纵轴代表一个国家货币在世界的份额,理想状态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实体经济和货币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

如图所示,从实际数据来看,除了中美之外,欧盟、日本的日元、英国的英镑基本在45度线,说明实体经济和货币基本一致。欧盟在全球GDP里占15%左右,欧元在全球货币交易的份额也是15%左右,基本上一一对应。美国占全球GDP的24%,美元在全球交易比例里占44%,多20个点;中国GDP的15%,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交易里占2%不到。美元多了20个点,中国少了13个点,非常不匹配,这就是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失衡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总会以某种方式去进行调整,我们所看到的美国所谓去中国化,把中国从它所主导的世界体系里剔除出去。在去除中国的体系里,美国的实体经济和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相对均衡化。货币体系应该反映实力经济的位置,所以,未来应该是会出现三足鼎立的货币体系。

第四,科技。这里给大家列几个数字,中国的研发规模已经超过欧盟位于第二,仅次于美国,申请专利数量中国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国和日本。论文发表数量,中国超越欧盟位列第二,高科技产业增加值,GDP比重美国始终保持第一。专利授权中国已经是第一,科技论文发表,欧盟第一,中国第二,美国第三;高科技产业增加值美国第一、中国第二、中国第三;高科技制造业,美国第一,中国第二,欧盟第三;服务业,美国第一,欧盟第二,中国第三,这是在科技在中美之间的比较。

1 2 3 4 5 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