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伟:西方炒作一带一路“债务陷阱”时,我正好在巴基斯坦
2018年10月06日  |  来源: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  阅读量:13739

如何做到与巴铁“民心相通”

中巴经济走廊也好,中亚国家也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因为它们是一带一路往西走的第一步。

这地方有利的一面,就是中亚国家都是上合组织成员,某种程度上,他们在政治上跟中国比较靠拢,在官方关系上没有太大问题。特别是巴基斯坦,我们称之为“巴铁”。但中巴两国老百姓过去接触很少,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两国老百姓相互了解不多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

如修大工程,两万中国工人到巴基斯坦一个小的县级单位,就可能引发诸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宗教不一致,这需要彼此了解对方的宗教情况,尊重对方的宗教习惯。饮食上也是如此。此外中国工人过去,虽然也做了些教育,但绝大部分不了解外文,尤其是巴基斯坦的乌尔都语、旁遮普语等民族语言更不会了,到了那边什么都说不上。不懂对方的文化,再不懂对方的语言,容易闯事。所以说中国在外面做大工程是有一定风险的。

第二个就是安全问题,这问题也比较复杂

其实巴基斯坦是比较安全的。我在那边二十几天,但一个危险情况都没出现。在村庄、镇上,社会环境相当稳定和安全。当地的巴基斯坦人因为中巴走廊,要把这地方保持安全,争取有一带一路项目落地。一带一路产生了这种效应,当地人民看到有中巴走廊项目的地方就能更快发展。改善安全形势以谋发展越来越成为当地人民的一种共识。

实际上,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恐怖主义是变少了。总的一条就是又有发展经济,才能消除恐怖主义的经济基础。中巴经济走廊的这一点其实可以推而广之。将来一带一路修到阿富汗、伊朗、海湾地区以及中东,修到高加索地区,都有类似情况。

第三个问题是民心相通,我认为这不是靠一两个人的智慧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靠教育、培训、交流活动等。

我们要去那里和当地合作办学校,或把那里的老师邀请到中国来进行职业培训,如旅游培训、海关培训、医疗培训,让这些巴基斯坦人得到提高,再回到巴基斯坦,由他们来解释中国的一些事情,这比中国人自己说效果还要好。

我们经常是重视硬件,忽视软件。就是要重点建设大工程以外的配套工程,而配套工程里主要的是人心的工程,做教育、医疗、卫生、职业培训。

我们现在和巴基斯坦讲好,已有近200亿美元的二十余个项目要做完,等这些项目变成现实的经济、社会效益,此外也把配套的60亿项目加上去,等这些都做完了再上新项目。这是中巴之间达成的新共识。这么一条新闻,到英国《金融时报》里头,就变成“中巴项目都要停掉了”。

民心相通和硬件的社会经济效益是结合在一起的。项目出效益了,民心也相通了;民心相通了,项目也容易做好,也安全了。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


不要把投资和援助混淆

现在有些西方媒体为诋毁一带一路,开始炒作“债务陷阱”。事实证明,中巴经济走廊不是巴基斯坦的“债务陷阱”,而是为巴基斯坦未来的现代化提供了基础,也是中巴关系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一个动力。

所谓的“债务陷阱”,其实是西方媒体故意混淆概念。中国给巴基斯坦的200亿美元不是援助,里头有180亿以上是投资,不要把投资和援助混淆。而且援助又分两种,无偿援助和贷款,贷款是要收回来的,而贷款下也再有细分。所以,200亿中真正无偿的援助很少很少,贷款占了一部分,更多的是企业投资。

投资建成后,不仅要盈利,而且会带动当地的发展。比如电力要翻了一倍,巴基斯坦的工业能力就翻一倍,生产能力上来了,就意味着就业能力增加、税收增加,整个国家的财力增加。项目带动经济发展以后,经济发展带来的钱不能用投资来计算,因为会远远超过投资。这种综合效益就无法准确计算了。

巴基斯坦卡拉奇(资料图/视觉中国)

总之,“债务陷阱”的提法,首先混淆了概念,第二它不计算投资的效益,第三它根本不计算带来的宏观效益。所以,“债务陷阱”是没道理的。

巴基斯坦人一点儿也不担心“债务陷阱”,他们现在着急的是一带一路的项目“不均衡”,有的地方偏多,有的地方偏少。巴基斯坦的一家智库做的民调,表明支持CPEC的比例已达85%,剩下的不是反对,而是说中国的CPEC做得还不够,我这里还没感受到CPEC,希望赶快过来。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旗舰,中巴经济走廊的成功也预示着一带一路未来的成功。这就是西方媒体为什么要拼命诋毁中巴经济走廊。实际上这种媒体报道无济于事,根本不会改变中巴经济走廊未来光辉的前景。

(采访、整理:观察者网 李泠)



1 2 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