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壮志访谈:21世纪以来中国的中亚研究:进展与不足
2019年05月29日  |  来源: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  阅读量:11640

中国的中亚研究的发展前景

王:您如何看待中国的中亚研究的未来发展?

孙:虽然中亚研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也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或者说进行了新的尝试。

第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中亚问题,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学生交流日益频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一批研究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中亚。2018年,北京大学创办了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在这个学院组织的首次优秀大学生夏令营30个学生中间,对中亚问题感兴趣的人很多。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邀请我给学生做讲座,通过听讲和提问环节我能感受到,这些年轻人学习态度很认真,读了很多关于中亚的书,提出很多很好的问题。这说明对关心中亚问题的人不在少数,只是目前中亚问题研究的专家数量有些不足。

中国与中亚的交流越来越多,中亚国家的学生对中国的兴趣不断提升,很多中亚国家的学生来中国留学,每年有上万人的规模,仅哈萨克斯坦在华深造的大学生就大概有2万至3万人。这种交流可以帮助两国学生更好地了解双方国家,对中国的中亚研究年轻人才的培养有所助益,中国和中亚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联系和交往日益密切,也有助于建立互信,密切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

第二,高校尝试建立培养中亚研究人才的新模式,创办针对中亚地区的国别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开设了一个双语教学项目,每年招收一个班的学生,既学习俄语,又学习一门中亚语言,近些年,已经培养除了掌握俄—哈、俄—吉、俄—乌双语的本科生,不少学生本科毕业之后选择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中亚方向的硕士。比较遗憾的是,这些学生毕业后有的去了企业工作或者去地方高校教书,继续从事中亚研究的人很少。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培养方式。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也开设了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等本科课程,并安排这些学生去中亚国家学习交流,时间大约为一学年。回来之后也有机会继续攻读研究生,未来有希望成为研究中亚问题的年轻专家。

目前,全国大概有十几所高校成立了中亚研究中心,包括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亚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西北大学中亚学院、新疆大学中亚地缘政治研究中心等。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中亚研究更多转向宏观性研究,国别研究随之减弱,这样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对具体国家的跟踪研究不够。虽然中亚五国看起来联系非常密切,但它们之间的差别很大,而且这种差别还在加剧,如果不从国别角度研究的话,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不够深入的。各高校成立的中亚地区国别中心应该可以恢复和推动中亚国家的国别研究。

第三,跨学科研究对中亚研究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如前所述,受到国际重大热点事件的影响,很多学者由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领域转为关注中亚地区问题,这些学者在研究中亚的过程中,把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了中亚研究领域。比如,中央民族大学的东干学研究所,专门研究中亚东干人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艺术、民俗和经济等多内容,与中亚研究有密切联系,中央民族大学的资深教授胡振华是国内研究东干问题的第一人,他在中亚学界同样深孚众望。他的学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国杰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教授丁宏,曾在吉尔吉斯和哈萨克斯坦做过实地调研,研究那里的东干人,掌握很多一手材料。虽然对中亚地区进行人类学调查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国际政治研究,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传统中亚研究来说很有价值,形成有益补充。发挥跨学科研究中每个学科的优势对中亚研究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王:请您展望一下中亚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孙:中亚地区对中国的战略利益非常重要,但不应该把中亚作为孤立的研究对象,中亚的重要性在于它与中国的发展、开放、稳定有很强的关联性,应该从这些角度去认识中亚。我认为,在未来的中亚研究中,有很多议题应该被关注和研究,大概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与中亚相关的重大问题和现实问题。在中亚发生的与中国相关的重大事件、重大的区域性问题,都应该是中亚研究关注的重点。中国与中亚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安全关系,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双边与多边合作,上合组织的作用等都应该投入精力深入钻研。

第二,中亚地区的局势变化。中亚地区各个国家差别很大,了解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评估当地的投资环境,预测各国的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基础性研究也可以很好地为第一个大议题服务。

第三,中亚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中亚是大国博弈的竞技场,各个大国都有针对中亚地区的战略或者计划,比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和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和“大中亚计划”等。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中亚地区的战略格局总在发生变化,做好这方面的研究十分重要。

第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实证研究。早就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与中亚各国讨论互联互通和交通合作等问题,中国在1992年开通了新亚欧大陆桥,早于“六大经济走廊”概念的提出。因此,在“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或者已经面对的问题,比如恐怖主义、债务问题、地缘政治的风险等在中亚地区早已出现过。未来可以在中亚地区对这些议题进行实地研究,从而为在其他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注释略)

(文章来自《国际政治研究》2019年第2期,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研究室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中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中国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


1 2 3 4 5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