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研究院研究员许思思表示,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交通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2018年的中美经济贸易摩擦对中国工业制造业的冲击很大。在新形势下,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转变企业传统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思维,在核心技术环节实现更高水平的自主可控,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媒体委员会委员、广东广播电视台北京节目制作中心主任王晓秋从自身的工作经验出发,提出了“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三点建:一是从目前有些自媒体的低俗化现状,来思考人民群众对“一带一路”主题文化产品的实际需求。普通百姓是国家主流价值观与信息传播的受众群体。因此要从普通百姓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和喜爱偏好角度出发去调整传播的方式方法。百人论坛媒体委员会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方式,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力量,把“一带一路”的故事讲好、讲透、将实。二是在“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工作中,要少用甚至不用类似于“大国崛起”“大国战略”“规则制定”“秩序重塑”等易在国外受众中引起戒备与紧张情绪的词汇。要多做少说,建议可以从美食等具有超越国界认可度的兴趣热点入手,以制作精良的融媒体产品为载体,不动声色地讲述“一带一路”的内涵和实质,避其锋芒,争取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围的民心认同。最后,建议各位专家学者们了解、掌握如抖音、头条、推特、YouTube等新的传播模式。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文化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沙画艺术家苏大宝在座谈会中分享了他的沙画艺术之路。他谦虚地认为自己做的是一件小事,但是希望用自己十几年的坚持和对艺术的见解,为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奉献一份独特的力量。沙画艺术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具有世界性、时空流动性、综合性、包容性等特点,在“一带一路”上为促进民心相通正发挥着极积的作用。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媒体委员会委员、CCTV老故事频道《文化中国》制片人孙千雅认为,在国际传播中,外媒是过滤式传播,中国很多好的事物外国人看不到,应该让中国人自己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把真实的传统文化的声音传递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他欧洲国家。因此,她希望介绍更多中国文旅和文创的故事,让全世界更多人关注“一带一路”的人文内涵。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企业委员会委员、中船重工远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远舟高速船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雷电分享了2013年以来在乌兹别克斯坦从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经历。他指出,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紧邻我国新疆,是上海合作组织创始成员国和“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现今,乌兹别斯坦的主要城市大都沿阿姆河流域分布,是古丝绸之路途中的古城,是沙漠戈壁里的绿洲。中亚地区,水资源匮乏,缺水问题严重,河流的泥沙含量过高;农业水利灌溉设施陈旧,急待更新换代,以保障饮用水、农业用水和其他用水需求。农业水利灌溉设施是乌兹别克斯坦非常重要的“生命线”。北京远舟高速船发展有限公司参与建设的挖泥船及配套用船项目是农业水利灌溉设施系统中最关键的设备。他认为,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近些年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很快,在农业水利灌溉系统等领域,对机电装备设施需求潜力大,这将是未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方向,这对中国企业是巨大的机遇。
最后,赵磊教授为此次一带一路百人论坛新春座谈会做了总结性发言。他梳理了两年的关键词:2018年的年度关键词是“对冲”,2019年是“涅槃”。过去,西方对中国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资源的掠夺”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样的领域和层面,这些领域不是西方国家真正担忧的。但是,2018年西方国家开始讨论“规则破坏”、“债券帝国主义”,这证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拓展如今已经开始进入到对西方国家来说颇为敏感的领域,即规则和金融。于是,就有了2018年的“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就是个明显的例证。
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和国际体量已不同于以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想在国际社会悄无声息地发展已经是不可能的。纵观当今世界,“一带一路”是21世纪以来最有格局的国际倡议。但反观中国的产业、企业与综合国力,仍然存在诸多短板和问题:产业经济中,项目前期的设计规划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是中国企业的短板;综合国力里,创新实效和文化软实力是短板。如综合国力呈现“哭泣曲线”,产业经济难以“微笑”起来。据此,中国要在关键原材料、关键工艺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有突破,要通过“一带一路”整合全球资源以补自身短板。中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带一路”倡议的首要之义在于补齐中国自身的短板,解决我国自身的问题,用对外开放倒逼对内改革。进入2019年,中国的发展就是众目睽睽下的凤凰“涅槃”。
其中,中国经济增长应实现从“拉动力”到“驱动力”的转变。过去,我国的经济主要靠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的外力拉动实现增长。从今往后,要着重涵养好经济增长的内生驱动力——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对民营企业而言,中国不缺老板,缺企业家精神;对国有企业而言,中国不缺管理人员,缺企业家精神。
最后,赵教授的讲话落脚于“一带一路”的元理论建设。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已在日渐广泛的国际认同基础上进入了新的成长期。对“一带一路”不能只是政策描述,要有学理支撑,要跟踪研究、动态评估。因此,建议成立一个国家级的“一带一路”研究院。“一带一路”需要有明确的学科边界、学术内涵和指标体系,以创建“一带一路学”的方式实现系统的元理论建设。
总的说来,从“对冲”到“涅槃”,绝不仅仅是经济事件,本质上更应是赢得尊重的文化事件。如果不在标准、知识产权、资质、文化、理念、价值观等无形的领域发力,“一带一路”的实践效果可能只是物理反应、花拳绣腿,但要实效高标准就需要政府、企业、智库、媒体等多主体群策群力,这也是一带一路百人论坛成立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