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200位中缅学者一起“读懂”缅甸
2018年12月24日  |  来源:缅甸金凤凰中文报社  |  阅读量:15396

 

缅甸政治转型之后缅甸社会中活跃的政治力量比以前明显增多,除了传统的军人集团、民盟之外,还有少数民族政党与民族地方武装,在野的巩发党,由和平与开放社会组织转化来的人民党、其他合法政党,包括NGO在内的各类社会团体,佛教僧侣、媒体等等,人民党在未来有可能成为全国性的政党。

在这些活跃的政治力量中,民盟和军队处于政治权力结构第一方阵,民盟在立法、行政、司法方面的优势比较大,但还不能完全主导立法和行政。而且,其在部分少数民族邦的执政遇到了少数民族政党和巩发党的挑战。缅军在国防和安全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民盟在这方面的制约较少;杜昂山素季和缅军总司令敏昂莱表面上是缅甸最有权势的两个政治领袖,实际上吴丹瑞的影响依然很大,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的政治前景取决于吴丹瑞的身体状况;巩发党、少数民族政党、少数民族武装以及“人民党”为代表的新兴政党可以在政治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空间有限;包括NGO在内的各类社会团体、佛教僧侣、媒体、工会以及部分富商是缅甸政治版图中重要的政治力量,但不能左右缅甸政治的走向,而大中学生的政治影响暂时式微


前缅甸政治发展和其中的美国因素评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宋清润

 

总体来说,缅甸政治转型进入了“夹生饭,很难熟”的瓶颈期,其对外与美欧的关系持续恶化,短期内难以改善。

缅甸执政党和政府的合法性来源发生重大变化,民主口号已经让民众疲劳,如何振兴经济、切实改善民生才是当前重点。政治、社会、民族三大板块的分化、碎片化态势愈发明显,并且愈发明显地反映在政治权利架构中。若开问题展现出缅甸有时会出现政治上的群体极端化效应,也让缅甸在外交上特别是与西方的关系陷入僵局。未来三五年,可能是缅甸军方前途的关键期,军队在未来政治当中的决策是更加开放、民主还是更加保守,这个很重要。


见微知著  精选专题发言


缅甸大选中的群族政治及2020年大选前瞻

云南大学缅甸研究院副研究员 祝湘辉

缅甸从独立之后,经历了9次大选,选票背后族际关系和宗教信仰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也不乏受民族内部武装冲突、民主饥渴、选举制度等影响。

1 2 3 4 5 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