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伟:中国的减碳目标,背负着三重责任
2021年11月02日  |  来源:观察者网  |  阅读量:1815

观察者网:今年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视频讲话中提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一宣示对于“一带一路”中在海外承建能源项目的中企有什么影响?已经在建的项目会受干扰吗,未来项目转型与投标有什么挑战?

黄仁伟:中国做出这一宣示后,已经在建的煤电项目继续进行,但未来高排污、高能耗、不利于当地生态发展的项目就不再新建,包括开采煤矿、用煤发电的项目。

过去,“一带一路”的项目大多是基础设施,后来增加了很多产业园区,一些跟中国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就逐渐转移出去,再后来开始投入新建公益相关的项目如学校、医院等等。最近,在此基础上,又新增了三个新内涵,“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这三大内涵正是代表了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新增“绿色”这一主题,表明中国提出的减排低碳,不仅是在中国国内这么做,而且当我么走向海外时在世界市场上的各种市场行为也要与此一致。市场行为包括贸易投资、电力能源项目、基础设施等等,都要跟绿色低碳这一总方向相符合。

日前,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中企在海外首个全流域投资开发的梯级水电项目——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发电。图自中国电建

煤炭是碳排放的大头,虽然中国国内也在减少煤炭使用,但煤炭的使用比重还是很高,占总能源比例的60%多,前几年还要高,达到70%多,这个数字在全世界是最高的。可见,我们国内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现在必须要把它降下来,那么少生产少消费就是降低比例的一个主要方向。

此外,还有技术变革手段,比如煤的液化、清洁煤、碳捕获等。比如,碳捕获是一项重要技术,煤燃烧时,在往外排碳的管道中将碳控制住并集中保留,这样一来排到空气中的碳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大多是热量,碳排放量可以降到跟油气差不多;同时,捕捉到的碳可以集中再利用,进行二次燃烧,在此过程中再反复捕捉,这样循环下来,碳排放量就越来越少。不过,目前这项技术的发展阶段和成本控制都还没过关,但方向肯定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就是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比如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能等,而且现在核能也有用氢的,比过去用铀更厉害,中国氢能的发展也是相当不错的。

总的来说,我们的清洁能源比重比较低,目前还不到10%,但即便是这个增长速度也已经很快了,十几年前清洁能源只占总能源比例的1%左右。太阳能、风能在中国能源总量中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总量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等到太阳能、风能可以上升到30%,煤降到30%,油气占30%,这样的能源结构就比较合理清洁了,再往后煤继续下降,清洁能源接着往上升。

现在西方国家指责中国的碳排放量是全世界最高,但他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点,即事实上中国承担了很多原本其他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因为这些先发国家将生产制造加工转移到了中国,也是将碳排放转移过来;而发达国家的制造加工业减少了,碳排放自然就降低了,同时它们的GDP很高,所以GDP的单位能耗就低了。相反,我们的GDP单位能耗就很高,因为制造业里面重化工业的比重较大。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承担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全球减碳任务,现在还加了第三个责任,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要减排低碳,所以对中国来首,这是三重责任。但过去西方在向中国转移的时候从来不提碳排放转移这个说法,现在等到中企往外走的时候就必须承担这个责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气候变化、碳排放问题还不像现在这么严重,全世界的重视程度也没那么高,但现在中国成了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产业走出去的时候不可避免带着碳排放,外界就将责任都归到中国身上,所以中国遭受的压力特别大。

不过,“一带一路”确实要增加“绿色”比重,这是已经定下来的,所以先从减煤开始。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还停留在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不管什么能源,只要是当地使用最便宜的、成本最低的就可以用,如果自己本国有煤矿,为什么不开采呢?

观察者网:确实,有不少人觉得,虽然中国提出这个宣示是显示了大国负责任的态度,但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或者比我们落后的国家而言,其工业化门槛就提得更高了。

黄仁伟:是的,油气价格就比煤炭价格贵,清洁能源的成本就更高,所以中国减少用煤或者不再帮他们新建煤电项目,对他们来说就是提高了发展成本。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就是烧煤,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油工业的血液,但实际上眼前正在发生的是世界能源革命,就是要革这两个的命。

观察者网:有些中企在出海时可能涉及到能源项目的,目前现在对这些有些什么预案,您有接触到企业的一些反馈吗?

黄仁伟:企业的海外项目和国内的能源项目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国内增加水电项目,那么“一带一路”上的水电项目也在发展,像三峡集团、葛洲坝集团等都在海外有很多水电工程。油气项目也是如此,中石油、中海油也在海外开发油田,实际上我们现在进口的油气有相当一部分是中企在海外开采的。国内的煤炭项目也在逐渐减少投资开发,小煤矿基本都关掉了,剩下一些现代化的大煤矿还在生产,相伴随的就是海外煤炭项目也会下降。所以,中国国内的能源结构变革和走出去项目的能源结构是保持一致的,当然像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目前在海外的发展还不像国内这么快,因为成本比较高,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成本才会逐渐下降,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在海外拓展这类清洁能源项目的装备。

事实上,中国的生产能力还是很大的,可以大量转移出去,像非洲沙哈拉沙漠,这一带的太阳能如果能用起来,全球绝大部分的煤油都可以省掉。再比如沙特,也有相当丰富的太阳能,虽然它现在是石油大国,但也必须面向未来逐渐降低石油依赖,也要考虑将本国的能源供应逐渐向新能源方向转变。

气候峰会前,美国总统拜登率领85辆汽车的庞大车队前去与教皇会面。他曾希望在格拉斯哥宣布美国将为阻止全球气候变暖花费5000多亿美元,但这一计划还未能在民主党内通过

观察者网:不过,从现在的国际政治环境来看,当中国的新型清洁能源技术往外走的时候,又会不可避免地碰到新竞争。比如稍早前美国借着炒作新疆议题,提出制裁中国的多晶硅,另外美国稍早前还要联合盟友搞“B3W”计划,以对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项计划要怎么执行,但可能以后在涉及关键技术和项目上的博弈会比较激烈,您怎么评价未来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

黄仁伟:美国的这项计划本质上是挂羊头卖狗肉,且不说别的利益相关方,前任总统特朗普就根本不同意什么清洁能源,而是要拼命发展传统能源,为什么?因为他看到能够使用油气煤炭的时间窗口不多了,但是美国国内还藏着很多油气资源。过去几十年来,美国担心全球的油气用完耗尽,所以将自己国内的油气作为战略储备,不允许随意开发。现在根据美国的减碳承诺和时间表的规定,这些煤油气不被使用就会永久封存在地下。石油曾是美国最大的资本利益,石油资本代表的利益团体自然就会出来叫板、游说,比如埃克森美孚坚持要让美国的油气资源用得越多越好,何况有些政客背后的金主就是油气集团。

可见,美国内部的能源战略是非常对立的,民主党坚决支持新能源,共和党则坚决保留老能源,所以最终民主党的那些想法也很难在国会通过,只能说没法做。再退一步说,民主党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对于绿色能源政策的意见分歧也很大。

第二,全世界都知道美国囊中羞涩。想要开发新能源减排,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石油集团是美国很大的税收来源,现在美国财政这么困难,如果减石油,就意味着要减少一大笔财政收入,更何况搞低碳本身就需要增加一大堆支出。如果“B3W”还想让美国再拿钱去援助全世界,根本不可能做到,连美国国内资金都捉襟见肘,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花瓶政策。

美国拿出“B3W”计划就是为了对冲中国的“一带一路”,但“一带一路”发展迅猛,根本挡不住。我们现在“一带一路”上的投资少说也有几千亿美元,绝不会低于2000亿美元,而且这还是有控制的,如果不控制,早就过万亿了。相较之下,最近拜登准备在美国美国大搞基础设施,最初准备投1.2万亿美元,后来砍到8000亿,现在连7000亿有没有着落还不清楚,问题就在于美国财政根本出不起这个钱。美国一年军费开支高达七八千亿美元,再加上社保、养老、救济等等,钱根本不够花;社保和军费两家已经打得不可开交,现在又多出一项基础设施,要从这两块里面克扣,这要怎么办才好。

再看美国的盟友们,如果想让欧洲出钱来做也不可能,欧盟真想做早就自己做了,更何况欧盟内部也有严重的债务问题,外汇储备也不够。

在今年的G7峰会上,拜登表示希望由美国支持的“B3W”计划可以成为比中国方案更为优质的选项。图自AFP

但是,中国有句老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用来形容美西方国家的一些小算盘再贴切不过。它们自己是做不成项目,但可以不停抹黑“一带一路”,或者通过一些手段来制裁相关企业或技术,又或者在当地国家调动不满、用当地的反对党来改变项目的承诺,给中国企业的项目制造麻烦。

不过我们也不用过分焦虑,说到底世界的市场需求不是这么回事,全球的基础设施需求高达几十万亿、几百万亿,乃至是无限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挡也挡不掉,而中国是目前最有能力和实力来做这件事的,但以中国的体量也无法应付所有的需求。所以,世界市场本质上是供应方不足带来的供需不平衡,而美国却还想着把供应方砍掉,自己又做不成。尤其当前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出现隐患,很多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世界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合作共赢,而不是火上浇油、制造新的麻烦。

(黄仁伟,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