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郑:封城都挡不住恐袭,法国在为否定中国经验付出代价
2020年11月03日  |  来源:观察者网  |  阅读量:3758

其次,则是正视自己的人口结构,思考如何处理与数百万穆斯林的关系。因为核心问题在于,这些人既不可能离开法国,也不可能被同化——他们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家庭也是封闭的,仅和穆斯林通婚。所以唯一有效果的办法就是在不以言论自由为理由激怒和冒犯他们的同时,要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水平。

只是这么多年来,法国可以说什么都没做。激化矛盾的漫画一而再地出版,穆斯林群体的生活水平日益走低。所以法国国内就一直存在滋生极端伊斯兰主义的土壤,法国永无宁日。

第三,则是要调整外交策略。不要再以军事方式干预伊斯兰国家的内政。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就是惨重的教训。法国还是要重新回到戴高乐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哪怕自我感觉自己的脚很硬,也不要再犯在利比亚和叙利亚问题上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错误。

只是整个西方,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其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恐怖分子出现了,就武力消灭之,以为万事大吉,却从不想危机的根源何在。结果却是越反越恐,一个恐怖分子倒下了,更多更凶残的恐怖分子却又出现了。  

从全球看,遭受过恐怖袭击,然后又解决控制得比较好的国家有三种模式。第一种就是西班牙模式。西班牙曾经积极地参与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结果遭受了惨重的恐怖袭击。从那以后西班牙就宣布退出美国的反恐战争。同时他们的政府和媒体也都严格自律,不去刺激和冒犯伊斯兰教的信仰。这种模式我们可以称为妥协模式,或者叫投降模式。这个模式不适合骄傲的大国法国。

第二种就是美国模式。美国虽然在全球干预伊斯兰国家的事务,它也曾经遭受过9·11这样的袭击,但是美国有几个优势能够应对。

第一就是它的地理环境优越,两边都是大洋,只有两个比较弱小的邻国,边界也不开放。所以美国很容易就控制住了外部极端伊斯兰恐怖主义势力的渗透。

第二美国是个门槛很高的移民国家,所以能够进入美国的穆斯林往往也是素质较高,能够生活自立,也相对温和,人数也不是很多,处理起来也相对说要容易。

另外美国也很注意不刺激,不冒犯伊斯兰教文明,比如法国发生查理周刊袭击事件的时候,美国的主流媒体都拒绝转载相关的漫画。《纽约时报》甚至发出这样的评论:《我们不是查理》,当时全球都在喊“我们是查理”表示对法国的支持。但美国就能够写这样的文章,表达自己不认同的态度。

最后美国政府对基督教极端主义者也是严控。曾有一个牧师要直播焚烧《古兰经》,就立即被逮捕了。

美国这个模式,法国也不太适合,因为双方的条件有很大差异。第三种就是中国模式。中国和法国有许多情况类似。比如由于边境线漫长,中国也面临极端主义的渗透。中国的办法是办培训营进行思想转化,同时通过培训提升生活技能。一方面改变他们的思想,另一方面给他改善生活提供了条件,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

应该说中国模式是比较适合法国的。但是法国由于意识形态至上,也由于地缘政治的竞争,一直批评中国的做法。所以他们自己也骑虎难下,不敢也不能去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所以我才在一篇文章里发出这样的质疑:当中国发生疫情的时候,西方对中国的做法否认抹黑,结果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现在西方又在质疑中国在新疆的做法,那么它们还会付出什么样的巨大代价呢?今天的法国,正在付出这样的代价。

由于法国周六许多化验室休息,所以今天的数据和平时比要低一些,但仍然突破3.5万。英国单日确诊突破两万,累计则突破一百万,成为又一个迈入百万门槛的国家。当天,首相约翰逊宣布下周四起英格兰封城一个月。同样宣布封城措施的还有葡萄牙、奥地利,希腊宣布局部封锁。曾在第一波表现不俗的波兰,单日确认破纪录的超过两万。欧洲正在为此前否定中国经验而继续且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宋鲁郑,旅法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1 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