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思:中美两国公众相互认知调查报告综述
2020年09月29日  |  来源:《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20(上)》2020年9月版  |  阅读量:4697

三、双方对中美关系的期待和建议

(一)中方的期待和建议

2019年夏季的调查表明,超过一半的中国公众认为中美关系在未来10年将会改善,有23.1%的公众认为中美关系将会恶化,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公众认为未来中美关系与现在差不多。北京专家的预测要悲观一些,35%的专家认为中美关系在未来10年将会改善,低于公众的预期;23.5%的专家认为将会恶化,还有近40%的专家认为未来中美关系将维持现状。在回答是否担心美国对中国国内政治产生影响的问题时,68%的公众表示担心。

超过一半(54%)的中国公众认为中国应当保持与美国的接触与合作,40%的人认为应当限制美国的全球影响力。59%的专家认为中国应当保持与美国的接触与合作,25%的人认为应当限制美国的全球影响力,16%的人表示不确定。这表明专家比公众更希望保持中美合作而不是削弱美国的影响。

占压倒性多数的中国公众(69%)和北京专家(76%)认为中美在教育和技术领域发展或维持合作使双方都受益,因而应当加强,只有19%的公众和5%的专家认为中美教育科技交流对美国好处多于中国,所以应当削减。

对公众而言,支持中美各自的国家利益将导致两国走向合作的三条最重要理由是:(1)合作总比对抗对双方有好处;(2)合作有利于鼓励中国继续经济制度的现代化;(3)将为全世界树立一个榜样,表明潜在对手国家能够避免对抗。

多数中国公众和北京专家认为,美国已经或者能够采取的最好行动是:(1)在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等议题上同中国合作;(2)投资于科学技术;(3)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稳定作出重大贡献。

(二)美方的期待和建议

关于中美关系的预期,29%的公众和32%的专家相信10年后双边关系会得到改善,而43%的公众和32%的专家认为会比现在更糟。

34%的美国公众和37%的华盛顿专家希望对华教育和技术交流得到促进或保持现有水平,29%的公众和29%的专家觉得对华教育和技术交流对中国的好处更多,所以应当减少。

公众中的39%和专家中的36%认为应该促进双方在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32%的公众和29%的专家认为应当设法降低中国在海外的影响。

尽管双边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美国公众和专家仍然将下述看法和建议,按照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性排出了顺序:(1)美中两国应当在诸如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反恐、防止朝鲜扩大核武能力等共同利益问题上寻求合作;(2)作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国家,美中两国从合作中获得的利益要比从冲突中获得的好处大得多;(3)两国政治制度、历史、文化有差异,但相互合作比相互为敌手更为重要。他们还普遍认为,美中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合作,将减少它们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在问到中国已经或者可以采取的积极行动时,美国公众排列的重要性顺序是:(1)同美国和其他国家合作,防止朝鲜扩张其核武器计划;(2)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创造强大的消费市场,可以购买更多的美国商品和服务;(3)投资于科技,推动创新,造福整个世界;(4)在政治、经济、环保、文化领域同美国合作;(5)采取步骤使美国企业更自由公平地进入中国;(6)加入巴黎气候协定,采取步骤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华盛顿专家列出的顺序基本相同,但增加了“推行政治改革和扩大自由”。

(三)对双方期待和建议的解读

比较而言,中国公众对未来10年中美关系的期待值最高,而北京专家、美国公众、华盛顿专家相对悲观。可能的解释是,中国公众对本国实力发展的预期较好,而其他几类人群看到目前双边关系下滑的趋势难以在短期内逆转。这一发现也说明,无论特朗普2020年是否连任总统,中美关系的困难局面都可能延续,对此应当有思想准备。

中国公众和专家对于同美国在各个领域合作(特别是促进教育与科技交流)的热情很明显地高于美方。一方面,这一反差说明中方人士并未因美方近年来为双边合作制造的障碍而感到过分失望,仍然希望维护合作和交流;另一方面,美方对合作交流表现出相对消极的态度,也提示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中美经济与技术“脱钩”的危险。

中美双方的问卷都涉及关于对方国家应采取何种积极行动以促进合作的建议。可以看到,中方的建议更多是原则性的,而美方的建议更加具体,聚焦于希望中方在朝核、环保、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响应美方的呼吁。

四、结论

我们认为,中美交流基金会主持的这项2019年中美关系民意调查,很有必要,恰逢其时,其调查结果对关心双边关系和两国外交的政府部门、智库、学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对现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我们归纳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美双方在两国关系的主要问题上观点严重对立,战略互疑增加,相互好感减少。同中方相比,美方对双边关系现状的评估和未来发展的预期都较为负面,预示着短期内中美关系难以好转。

第二,对未来10年中美关系的预期,表示乐观的中国公众是表示乐观的美国公众的1.75倍,而持悲观态度的美国公众和专家的比例,远远超过持悲观态度的中国公众和专家的比例。在近年来美国对华态度越来越消极的趋势下,中方对美国的期待仍然较高。这种现象对中方来说可能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中方人士认识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对美政策保持稳定的必要性,因而支持中国政府对美政策立场;另一方面,由于对双边关系恶化的可能性及其消极后果估计不足,又可能缺乏相应的思想准备,一旦出现严重危机,中方可能应对失当。

第三,美方对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持较为强烈的批评态度,而寄希望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改善给美国带来机遇;美方的不满也集中于网络安全、知识产权、市场开放等方面。中俄军事合作、南海、台湾、人权等地缘政治和中国国内敏感问题并未受到美方很大关注。这一结果说明,美方民间社会对中国的关切同政府和国会是有区别的,他们更关心同本国利益有关的问题。因此,经贸合作仍可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在对美国公众和企业界做工作方面,中方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第四,美方对中国采取积极行动的主要期待,集中于协助国际社会解决朝核问题、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参与气候变化治理。建议中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同美方加强沟通,寻求更为紧密的政策协调。中方在同美国人“讲中国故事”的时候,不能只讲物质生活的进步,而更应强调中方在生态文明方面所付诸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中方应当真正重视气候变化议题,通过同世界各国合作,发挥中国在全球治理问题上的引领作用。

第五,鉴于美国的中青年比上一代人对中国持有更为积极的态度,尤其在环境保护、气候变化、技术进步等方面对中方有更高期待,中方应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努力同美国中青年增加接触。

第六,美方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对特朗普对华政策和中美贸易摩擦的态度差异明显。共和党人倾向于将贸易摩擦归咎于中国并更多支持特朗普的强硬对华立场。特朗普政府三年多来在对华关系中“开倒车”的态势,应使中方对当前美国政治极化产生的效应做出清醒估计,审慎评估2020年美国大选过程及其结果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最后,令人欣慰的是,尽管立场观点和观察角度差异很大,中美双方的调查对象都不认为双方的战略博弈是零和性质的,都赞同“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道理,表达了增强合作、避免冲突的强烈愿望。中方要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不能丧失耐心和信心。(注释略)

(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

1 2 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