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伟 陈小工 唐永胜 吴白乙 张沱生 朱锋:中美关系的现状与风险笔谈
2020年08月17日  |  来源:华智全球观察  |  阅读量:10842

唐永胜 | 中国国内对美政策的错误认识与中美关系的前景未来

当前中美关系处在一个十分困难的局面,甚至可能会爆发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态,比如在南海方向和台海方向,未来几个月处在一个高风险时段。如果美国国内疫情、政局发展,尤其是特朗普选情变化非常不顺利的话,美国在中国周边挑起摩擦乃至争端的可能性就可能增大。

面对变局,中国需要积极有效应对。中美关系的前景不仅取决于美国的做法,也取决于中国的选择。在当前矛盾比较尖锐的时时候,既要坚决斗争,也不能被美国一些政客所牵引,而在总体上要“以静制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也是中国作为相对守势的一方应该采取的基本姿态。应注重提升对中美关系的控制能力,在一些领域不一定和美国针锋相对,而是错峰对进,甚至在特定问题要适度放低争吵的调门,同时保持对话,尽可能地寻找基本维持战略平衡与稳定的途径和方法。此外,也要处理好内线和外线的关系。既要看到中美博弈加剧的一面,同时看到世界变局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世界与其他大国、与周边国家要加强沟通和协调,提高做工作的力度。也就是适应世界变局,因势利导以利益增量发展与世界的关系,拓展广阔的回旋空间。

一、国内对美政策的三种错误认识

面对美国的战略压力,国内存在三种不尽正确或非常错误的认识:

一是“盲目乐观论”。认为一个时期以来美国霸权已经显示出颓势,在全球范围采取战略收缩,加上特朗普政府前后矛盾、政策多变,它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财力对中国实施全面的遏制;尽管对中国在进行强度施压,但毫无疑问美国已经进入了持续衰落的通道,所以整个局势发展在中国一边。这种观点过于乐观,忽视了美国挑起大国竞争带来的深刻变化,简单地理解大国兴衰引起的力量结构变化。

第二是“摊牌论”。认为中美之间必然走向全面冲突,与其长痛不如短痛,主张放手一搏。这一论断忽视了时代条件和战争形态的变化,也没有看到中美复杂交织的利益关系,即使目前特朗普政府突出强调冲突的一面,但实际上仍然受到诸多因素的牵制,而中国的战略主动需要持久艰苦的博弈中才能争取得到。

第三是“屈从论”。这也是恐美症的一种表现。认为中国应该尽可能地绥靖、妥协,以满足美国的要求,甚至放弃我们原来的一些规划。但这显然与我们国家的特点及民族抱负相去甚远。绥靖不是中国的选择,只能让对方得寸进尺,动摇国家自主发展的根基。

今天的对美政策,要避免上述三种意见的干扰和影响。对美应该立足于长期博弈,不能回避中美因差异而表现出的分歧、争端,成功跨越中美“修昔底德陷阱”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复兴过程中必须破解的一个战略难题。  

二、中国发展和中美关系演进的两种前景

不论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是出于对霸权的护持,还是出于对中国未来发展潜力的恐惧,总的来说,美国不会轻易放手,中美竞争是一场持久战。所以,中美关系的紧张状态也不会因特朗普当选与否而得到彻底改变。展望未来中美力量消长,有助于我们认识中美关系当前的困难。我认为存在两种可能性:

一种前景是,中国通过内外兼修,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并在这个基础上超越“修昔底德陷阱”,那么到本世纪中叶前后就能成长为与美国实力相当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也将随之取得重大进展。这种前景的前提是,中国必须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最后才有条件跨越“修昔底德陷阱”。这是内外关系的两个方面,简单概括就是,以主要依靠练好内功来最终消解外部压力。

另一种前景是,中国没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受到抑制,虽然经济规模很可能超过美国,但中国会丧失自主积累的能力,无法确实提升在国际体系中的结构性权力,从而长期处于大而弱的地位,甚至掉入美国预设的战略陷阱。今天是这样,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如此,美国一些势力会设置各种各样的困难,并希望或诱导中国犯错。对此需要高度警惕。

基于这样的评估,可知中美关系发展在今天确实已经进入了历史的关键点。当然,中国要争取实现第一种情景,同时力避出现第二种情景。

中美博弈是涉及多领域、多时空的长期过程,目前中美之间这种关系实际上是这个过程中非常紧张的时段。由于美国仍然拥有比较强的制度性权力,我们在这方面与它的差距仍旧很明显,未来在中短期内(不仅仅是这几个月),更多的困难和风险将向中国汇聚。但在中长期内,时和势确实在中国一边。

此外,世界局势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目前国际体系处于超载的状态,体系变革的任务已经摆在世界各国面前,没有变革就没有出路,美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陷入到困难的境地。如果中国能够提升治理能力,通过自身的发展模式完善和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就会在中美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有底气,但也要看到世界的变化,看到国际体系的深度变迁对各国提出的共同要求。如果我们做得好,中国在竞争中走在前面;如果美国做不好,像特朗普这么折腾下去,美国将在未来竞争中陷入更大的被动。我们在目前既要扛住美国这以波的滋扰和挤压,更要着眼长远,做好布局。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无力阻止国际格局的变化、国际体系的变迁,也无力全面遏制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美关系的未来不仅取决于美国的政策,更取决于中国的战略选择。所以,在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里,我们不能被美国的战略挑动所左右,要坚定不移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有进有退,需周旋的耐心周旋,该斗争的坚决斗争,可协调的积极协调,能合作的还是要合作。在这种复杂的对美关系博弈中,逐渐地扭转不利态势,不断积累和拓展战略主动。

(唐永胜: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


吴白乙 | 对中美关系的判断与思考

一、对目前中美关系形势的判断

中美关系全面恶化的形势其实2017年就开始了,只不过现在呈现加速度趋势。2018年开始打贸易战时,美方就声称他们手里的牌还有很多,要看中方的反应。如果中方反应不够“理想”,美方后面还有更厉害的招。中国当然不可能完全按美方的节奏和要求来反应。于是,美国在这几年里逐级升高对中国的施压力度,波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如今,美军方在台海、南海等方向上制造前所未有的紧张事态,国内现在对此议论纷纷,有些说法甚至觉得“大难临头”。我的判断是,美国确实摆开了一个决战的架势,但这仍然是虚张声势,还是搞“极限施压”,借此压垮我们。蓬佩奥之流连续发言,暴露出其幻想通过压力促使我方犯错,或者让中国社会内部加速分化。所以,未来美方还会综合施压,但主要还是采取“灰色地带”战略,通过在科技、金融、网络、太空这几个可行的领域给中方制造麻烦,而国防部长埃斯珀最近的讲话表明,美方对在军事领域过度施压所带来的失控风险并非“无感”。

美国要对华开战,需要至少两个以上的硬条件,一个是国内高度政治共识和广泛民意支持。尽管由于极端反华势力这几年持续误导,致使美国公众对华友好度下滑,但是并没有形成真正同仇敌忾的可能,因为我们不会替这些极端势力“加油”,完全被他们带入“敌对”之地。这样的话,美国政府的决策层就没法儿超越国会对总统宣战权的限制。再一个条件是实力所限。从经验角度来看,美国还没有在70多年中同核大国热战的先例,主要的原因就是各方面的代价实际上承受不起。还有一个条件是对中国这样体量、能力和影响的新兴大国,美国无论打热战还是冷战,没有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是打不了的。从这方面来看,美国越是向盟友施压,而中国也加紧去做分化瓦解工作,那么这个统一战线就搞不起来,还是中美战略竞争的某种形态而已。对中国而言,现在的要务还是“顶住”压力,如果误判、动摇,就会败下阵来,后果不堪设想。

1 2 3 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