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兵: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纾解举措
2020年03月23日  |  来源:人民智库  |  阅读量:20132

可棘手的问题是,目前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韩国等都陷入了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这给中国有效恢复生产和贸易供给造成两难局面。一方面,如疫情进一步向全球扩散导致上述国家出现大规模停工停产,则我国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将面临主要贸易上游供给端韩国、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因疫情无法及时交付贸易供给困难;另一方面,疫情也可能导致短期内我国交付贸易中间品供给困难。

出口方面,2019年我国对东盟、欧盟和韩国出口仍保持同比增长,分别为12.0%、4.0%和1.3%,而对美国和日本出口同比下降,分别为12.9%和2.9%。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停工停产、贸易限制和航运禁运将导致我国2020年对东盟、欧盟和韩国出口上升受阻,对美国和日本出口下滑加剧。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2月,中国对东盟出口下降3.6%、对欧盟出口下降17.1%、对美国出口下降26.5%、对日本出口下降23.3%。

另外,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主要贸易伙伴消费和生产需求不足将进一步对我国出口造成二次冲击。目前,欧盟、伊朗、韩国、日本、美国和东盟等均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其中东盟国家所受影响相对较轻。并且,2019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这将大大提升中国与东盟经贸的深度合作。因此,东盟有望成为2020年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增长点。

除中国香港地区外,2018年我国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的前十大市场从大到小为:美国、日本、韩国、印度、越南、荷兰、德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墨西哥。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向主要的发达经济市场出口的冲击不可小觑。

从短期来看,上述国家难以快速寻找到新的进口替代来源地来应对中国的暂时性供给短缺,因而这些国家相关行业的生产将遭受冲击、甚至短期内停摆。从中长期来看,若上述国家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逐步转移上游进口来源地,将对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产生严重冲击。

进口方面,2019年我国从东盟和欧盟进口仍保持同比增长,分别为4.6%和1.1%,但从美国、韩国和日本进口同比下降,分别为21.3%、14.5%和5.0%。疫情引发我国国内消费和生产需求不足将导致我国2020年从欧盟和东盟进口一定程度上受阻,从美国、韩国和日本进口下滑加剧。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主要贸易伙伴生产活动受限将进一步对我国进口造成不利影响。

2018年,我国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的前十大来源地从大到小为: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巴西、俄罗斯、马来西亚、德国、越南和沙特阿拉伯。我国生产企业开工不足引发进口需求减少将导致上述国家对外出口在短期内遭受冲击,但这一影响将随着我国企业复工复产而逐渐消失。

不过严峻的是,如果疫情进一步向全球扩散导致上述国家出现大规模停工停产,则我国下游企业又将因为主要贸易伙伴上游供应不足而再次遭受到冲击。尤其是,韩国和日本目前也遭受到疫情的严峻侵袭,而二者是我国最重要的中间品和资本品的进口来源地,因而我国将面临较为严峻的上游供应不足贸易困境。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下积极纾解国际贸易的举措

(一)积极推动国际组织协调下多边贸易深度磋商与合作,缓解疫情蔓延对全球贸易的冲击

第一,积极推动多边国际组织开展防控全球疫情蔓延的磋商与合作。一是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权利和责任积极推动安理会成员国就疫情防控的国际协调合作展开磋商,主张在联合国多边框架下开展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及相关国家和地区进行疫情防控深度磋商与合作。当前,我国需要积极宣传疫情防控有效经验,需要在多边框架下增强疫情信息互通、共享防控疫情经验,积极推动主要国家共同研发药物和防疫疫苗。

二是中国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主要成员方,有权利和责任积极推动世卫组织进行专业性疫情问题磋商和协调合作。动员国际专业性医疗组织和机构加强合作和协调,支持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做好防范和应对。中国已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并呼吁发达经济体需要支持世卫组织开展全球抗击疫情的国际行动。

三是中国已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五大货币篮子成员国,可呼吁国际社会加大认缴特别提款权份额,通过IMF专项免息贷款用于救助疫情严重的受灾国,促进其恢复贸易和投资,而非一味单方面增大对疫情国无偿援助。

第二,在有效防控全球疫情蔓延的同时,积极推动主要国家有条件地解除禁航禁运,增强全球防疫产品和民生生活产品贸易通关便利化自由化。积极备好防疫产品生产产能,向主要疫情国家出口急需的防疫产品,既有利于协助全球遏制疫情的蔓延,又能充分发挥出我国防疫产品生产的产能,同时更有助于防止疫情再度冲击全球产业链、贸易链,支撑起我国出口、进口恢复性增长,进而推动全球贸易可持续增长。

第三,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自由贸易体系将会因疫情传染而变得非常脆弱。为此,一是需要积极推动各国海关增强对来自疫情严重区域人员和物资等防控信息的共享,通过达成统一识别标志的蓝色、绿色、红色等健康码来提升国际贸易便利化和通关人员高效化;二是各国唯有同舟共济、共克疫情时艰,根据贸易对象国疫情防控成效,适时减少现行采取的贸易限制和检疫措施,才能有效推动全球贸易尽早实现恢复性增长。

(二)强化区域疫情协调与合作,推动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缓解贸易需求和供给压力

2020年3月13日,中韩两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正式成立并举行首次视频会议。旨在加强双方信息沟通协调,统筹开展联防联控,共同早日战胜疫情,维护和促进双边经贸交往合作。我们应积极主张将疫情联防联控扩展至东北亚中韩日三国,增强互联互通、互信互融,以防疫为契机,积极推动中日韩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早日构建中日韩三国区域自由贸易区和达成区域投资协定。据此,构建和恢复性提升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形成中日韩三国有效的防疫网络、消费网络、生产投资网络和全球贸易网络,进而缓解因美国、欧盟遭受疫情带来的贸易需求端和贸易供给端无法交付产品的压力。

当前,欧盟、伊朗、韩国、日本和美国等遭受疫情严重,东盟国家所受疫情影响相对较轻。据此,一是需要协助欧盟、伊朗、韩国、日本和美国等遏制此次疫情,积极向其出口防疫产品并提供防疫信息,尽可能缓解疫情对双边经贸的断崖式冲击;二是需要深化和提升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极大地降低关税、拓展贸易增长点。

此外,从生产者进口需求角度,我国外贸企业要备足3个月或半年生产所需的上游半成品或原材料,谨防全球疫情大暴发,造成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上游贸易方供给端的中断。从最终品出口供给角度,主要出口目的地市场因疫情蔓延造成最终品需求下降,我国外贸企业需做好准备应对产成品出口减少以及库存增加的风险。

据此,我国需要尽快恢复国内生产和生活正常秩序,释放出企业和居民被抑制了两个多月的需求,通过积极提振内需来对冲外需可能的下滑,避免复工复产企业又要遭受到出口目的地因疫情蔓延导致需求萎缩带来的二次冲击。

(三)聚焦重点疫情国、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提升“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影响力

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3月14日10时,在重点疫区中,伊朗累计确诊11364例;韩国累计确诊8086例;意大利累计确诊17660例。三国遭受疫情严重,仅凭借自身抗击疫情的能力已十分有限,亟待国际社会提供及时援救。鉴于意大利在欧盟中独特的影响力和地位,伊朗在中东乃至世界能源贸易市场中独特的重要地位,韩国在东北亚地缘政治中一衣带水特别是中韩自贸区的重要性以及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需要在这些国家人民危难之际,积极伸出援救之手,协助这些国家共克疫情之艰,以实际行动宣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实质,并且增加向意大利、伊朗和韩国等重灾区的贸易和投资,协助这些国家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尽快恢复贸易和投资生产。这对于中国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贸易和投资,保障能源贸易生命线,以及提升中韩自贸区乃至中日韩经贸一体化等深层次合作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价值。

1 2 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