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兵: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和新动向
2019年06月26日  |  来源:复旦新闻文化网  |  阅读量:8088

(三)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为中美解决贸易摩擦问题指明了方向

2018年12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在阿根廷举行会晤,就中美关系等问题达成了重要共识。美方同意自2019年1月1日起把价值2,000亿美元产品的关税税率维持在10%;中方将同意从美国购买数量非常可观的农业、能源、工业及其他产品,减少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中美已同意就一些结构性问题开始谈判,并同意加强执法、禁毒等方面的合作,争取在未来90天内落实。

(四)后3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从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到协议文本谈判

第一,中美第五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各自发表简短声明,强调落实两国元首共识。2019年1月30~31日,刘鹤副总理出访美国,与莱特希泽、姆努钦等举行会谈,会后中美各自发表了简短声明。美国白宫声明认为此次会谈涉及了广泛的问题,包括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网络窃取、市场扭曲、市场壁垒、货币在贸易中的作用等。美国特别注重中方在结构性问题和减少美中贸易逆差方面做出有意义的承诺。双方同意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上加强合作。中美双方磋商的焦点仍是落实中美元首共识,旨在解决美中贸易逆差和一些结构性问题。

第二,中美第六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就主要问题达成原则共识。2019年2月14~15日,刘鹤副总理与来访的莱特希泽、姆努钦进行中美第六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围绕元首共识对彼此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就主要问题达成了原则共识。而且,双方将根据元首共识确定的期限积极磋商,努力达成一致。

第三,中美第七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协议文本谈判在6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2019年2月21~24日,刘鹤副总理出访美国,与莱特希泽、姆努钦举行第七轮经贸高级别会谈。会后双方各自发表了简讯,都明确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以及汇率等问题上取得进展。

(五)中美第七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取得一些实质性进展,但挑战仍然巨大

中美第七轮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束后,2019年2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对话在重要结构性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他将推迟原定于3月1日提高的对华追加关税。2019年3月1日,USTR宣布对2018年9月起加征关税的自华进口商品不提高加征关税税率,继续保持10%。相比来看,对中方而言,有两个利好消息:一是将原定2019年3月1日后美国对华2,000亿美元商品进一步加征15%的关税的期限延后,外贸摩擦缓和,减少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冲击;二是成功争取到结构性改革的时间窗口期。对美方而言,本轮贸易磋商有3个收获:一是先前课征的关税并未取消;二是美方在6个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加征关税期虽推延,但在中方落实协议的过程中,这把对华的“达摩斯之剑”掌控权仍操纵在特朗普的手中。据此,未来双方在洽签协议、具体落实过程中挑战仍然巨大。

其中,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改革过程。未来中方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上做出改革的进程中,作为发展中国家,预计也将强烈要求美方放松乃至取消美国对华严格的出口技术管制政策,以及约束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就中资企业对美投资的恶意或差别审查等,以维护自身权益。究其原因,一是由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拟定的关键技术和相关产品出口管制新框架针对中国的意图较为明显,如果执行,意味着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大为强化。二是美国CFIUS最新法案改革主要是针对快速增长的中国对美直接投资,是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封锁,防止对美投资的中国企业从中获取可能的技术溢出。

四、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动向:合作而非对抗

(一)从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看,中美合作远比对立更重要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经济体,都应积极负担起大国的国际责任,共同维护好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由此,2018年12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就变得非常及时、非常重要。作为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主要缔造者和最大受益者的美国,以及改革开放40年来同样从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取得巨大收益的中国,双方都有动力共同维护好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贸易制度。从经历8个多月贸易摩擦升级后中美之间达成的元首重要共识来看,中国已意识到现有世界经济秩序下美国的影响力,开始考虑做出一些重要改革。2019年2月25日,新华社指出,双方在6个具体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和USTR宣称,将推迟原定于2019年3月1日提高的对华追加关税,对2018年9月起加征关税的自华进口商品,不提高加征关税税率,继续保持10%。双方应推进在更多、更重要领域里的积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据沈国兵和徐源晗(2018)测算,中美贸易摩擦后,虽然中美产品贸易竞争关系占比同比有所上升,但是中美产业内贸易互补关系的产品占比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中美约80%的产品种类属于互补性贸易,这破除了所谓中美贸易已由互补转向竞争的论调。因此,中美双方有充分理由确信中美经贸合作远比对立更重要。

(二)在现有中美贸易格局下,美方不会主动放弃摩擦对抗,中方需要积极应对

理论上,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共和党在那些易受加征关税而受到冲击的州本应会处于下风。但是,从中期选举结果来看,事实并非如此。虽然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失去对众议院的控制权,但是2016年大选后确立的政治版图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东西海岸的传统民主党控制区和中部的传统共和党控制区大都没有出现偏离。由此,中方想要通过对美国特定州域、特定行业产品进行反制,加征进口关税来促使美方主动放弃摩擦对抗是很困难的。虽然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中方已宣布了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但是这些新举措并未能缓和中美贸易摩擦,双方在结构性问题上经过数轮磋商,虽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分歧。

2019年2月27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对国会表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未来全面改进贸易往来将是一个持续很长时间的挑战。他称达成中美贸易协议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现在预测磋商结果还为时过早。据此,中方在后续围绕协议文本开展谈判中需要有清醒的应对预案。

(三)美欧日发布的5轮联合声明意在重构全球贸易新秩序,中国不能对此不加以重视

2017年12月12日,美欧日贸易官员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的WTO第11届部长级会议期间进行第一轮贸易会谈,声称开展合作,抵制扭曲市场的贸易行为。2018年3月10日,美欧日贸易官员于布鲁塞尔进行第二轮贸易会谈,联合声明欲解决第三国非市场化政策引致不公平贸易、工业补贴、强制技术转移以致破坏国际贸易运作等问题;重申合作促进数字贸易和数字经济增长。2018年5月31日,美欧日贸易官员于巴黎进行第三轮贸易会谈,重申对一些国家非市场导向的政策和做法、产业补贴和国有企业、技术转让政策和做法、电子商务等关注。2018年9月25日,美欧日贸易官员于纽约进行第四轮贸易会谈,发布《美国、日本和欧盟贸易部长三边会议联合声明》,特别关注“第三国非市场导向的政策与实践、工业补贴与国有企业、第三国强迫技术转让的政策与做法、WTO改革、数字贸易与电子商务”等问题。美欧日声明中的这些关注很明显剑指中方。2018年9月30日,美墨加三方协议(USMCA)签订,使得特朗普政府更有动力去推动美欧日三方贸易新协议。2019年1月9日,美欧日贸易官员于华盛顿特区进行第五轮贸易会谈,同意加强在纽约和巴黎发布的部长级声明中涵盖的所有领域合作,包括非市场导向的政策和做法、市场导向条件、产业补贴和国有企业、强迫技术转让的政策和做法、WTO改革以及数字贸易和电子商务等方面。

比较来看,美欧日贸易官员进行的这5轮贸易会谈,核心关注的是非市场导向的政策和做法、产业补贴和国有企业、技术转让政策和做法、数字贸易和电子商务,在这一系列领域都要重构全球贸易新秩序。由此,产生的贸易新规则将使得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不过,2018年12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为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指明了方向。2019年3月1日,USTR宣布对2018年9月起加征关税的自华进口商品,不提高加征关税税率,继续保持10%,这说明中美经贸磋商已初见成效。因此,中国要发展开放经济,希望与发达国家一起合作共赢,就需要考虑它们对“市场经济”的某些关切,采取合作磋商的态度,而不能对此不加以重视。

1 2 3 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