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民旺:“印度与周边互联互通的进展及战略诉求”
2019年06月04日  |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2019年第4期  |  阅读量:7686

2017年12月3日,查巴哈尔港内的巴哈什提港位第一阶段扩建项目举行了开通仪式。恰巴哈尔—扎黑丹高速公路也建成投入使用。2017年10月,印度顺利地将15000吨面粉经由查巴哈尔港运抵阿富汗,显示这一路线初步贯通。  

第四,连接中亚政策下的互联互通。在2012年6月举行的首次印度—中亚对话会上,印度正式提出了连接中亚的政策,明确地将加强同中亚的互联互通放在了首要位置。莫迪政府上台后,更是借着印度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契机,推动印度积极地加强同中亚国家的互联互通。莫迪访问了所有中亚国家,竭力推动在连接中亚政策上的突破。 

最突出的进展就是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TAPI)管道项目的重启。2015年7月,莫迪访问土库曼斯坦推动TAPI项目。最终这一管道项目于2015年12月破土动工,计划在2021年前完工,由土库曼斯坦承担项目85%的成本投入,印度和巴基斯坦各占5%。TAPI管道从土库曼斯坦最大的南约洛坦气田开始,经过阿富汗的赫拉特与坎大哈、巴基斯坦的奎达和木尔坦,抵达印巴边境,总长度约1814公里,可实现每年约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目前项目建设整体顺利。2018年2月23日,TAPI阿富汗境内段的建设在赫拉特省举行了奠基仪式。2018年8月3日,来自巴基斯坦报道称,为应对国家能源短缺挑战,巴基斯坦新政府也有望尽快启动TAPI项目巴基斯坦段的管道建设。

另一项重要的进展则是2016年9月国际北南运输走廊(INSTC)的重启。2018年1月,印度的货物首次经由国际北南运输走廊运抵俄罗斯,意味着这一走廊的贯通。同时,印度也于2018年2月加入了《阿什哈巴德协议》,由此进入中亚和波斯湾之间商品运输的国际运输与过境走廊。  

印度和伊朗还试图努力将查巴哈尔港发展为印度连接中亚和中东的枢纽站。2018年2月伊朗总统鲁哈尼访问印度时,两国称为了完全发挥查巴哈尔港在联通阿富汗和中亚的潜力,印度准备支持建设查巴哈尔港到扎黑丹的铁路。双方都重申支持南北运输走廊,强调要将查巴哈尔港纳入到这一框架之中。2018年10月,印度、伊朗和阿富汗举行了第一次三方关于查巴哈尔港的会议,讨论如何协调过境、道路、关税和领事事务,用于降低后勤成本,增加线路的吸引力,并以最终达成关于这方面的协议。不过,2018年11月美国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宣布对伊朗重启制裁,给查巴哈尔港及其与中亚的联通项目蒙上了阴影。印度虽然强调要在2019年正式启用港口,但是未来不确定性却持续存在。

简言之,莫迪政府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都在努力推动互联互通项目,且均取得不同程度进展和收获,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印度对周边的影响力。不过,由于印度的行动能力及其周边的复杂形势,很多项目仍在继续推进之中,尚未实现重大突破。


二、印度互联互通战略特点与诉求

莫迪政府推进的很多互联互通项目,早在辛格政府时期就已经提出并开始建设。莫迪政府上台后,给这些项目注入新动力,提高了项目执行的行动力和执行力,一改过去印度对外行动能力上的不足。印度推动同周边互联互通的政治意愿的加强,体现了其战略意图,这可以从其推动互联互通的几个特点中看出来。

第一是通过不包含巴基斯坦的新平台来推进互联互通。推进印度同南亚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首要平台是南盟,这是唯一一个涵盖南亚所有国家的平台。莫迪上台后,曾经力推在2014年11月尼泊尔加德满都召开的第18次南盟峰会上达成《南盟机动车协议》(SAARC Motor Vehicles Agreement)和《南盟区域铁路协议》(SAARC Regional Railways Agreement)。尽管加德满都的南盟峰会上,南亚各国仍继续承诺要加强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建设,提升地区互联互通。然而,由于巴基斯坦的反对,两项协议最终都无法签署。 

随后莫迪政府开始转而寻求通过一个不包含巴基斯坦在内的次区域机制来实现自己的互联互通目标。在此情况下,印度构建了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和尼泊尔四国的BBIN合作来实现自己联通邻国的目标。印度外交部东亚司官员称,“我们希望南盟往前走,但是它并没有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式,因此目前我们将着力推动的是BBIN”。时任印度外秘苏杰生称,“虽然印度是南盟的创始成员国,但南盟却由于某个成员国的不安全感而变得无效,我们只有希望通过BBIN这一次区域集团来部分弥补它的无效”。2016年9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遭到恐怖主义袭击后,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是恐袭背后的支持者,借故拒绝参加当年在巴基斯坦举行的第19届南盟峰会,致使2016年的南盟峰会无法召开。迄今为止,何时重启南盟峰会仍未可知。  

除了BBIN机制,另一个莫迪试图激活重塑的机制是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The Bay of Bengal Initiative for Multi-Sectoral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BIMSTEC)。这一机制起初是由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泰国于1997年6月创立的经济合作组织,1997年12月缅甸加入进来。2004年不丹、尼泊尔加入后,正式改为现名。由于BIMSTEC包含了两个东盟成员国和五个南亚国家,因此被看作是连接南亚与东南亚的“桥梁”。同时,也由于这一组织成员在地理上涵盖了整个孟加拉湾地区,更被看作是一个环孟加拉湾的合作组织。  

莫迪上台后,试图改造和激活BIMSTEC的内在动力。在2016年10月的果阿金砖峰会期间,印度安排金砖国家领导人同BIMSTEC成员国领导人进行会晤,组织了BIMSTEC领导人的研讨会,并且下决心激活BIMSTEC,力推各项举措来增强BIMSTEC下的合作,要求制定出到2030年前的行动计划,主要是促进贸易、过境和机动车通行,提升成员国之间的互联互通。 

对于BIMSTEC而言,首要的改革是增强这一平台的决策机制。2014年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的第三次峰会上,BIMSTEC成员国决定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设立常设秘书处。在2018年的加德满都峰会上,BIMSTEC迈出了机构改革的重要一步,不仅决定起草组织宪章提交下次峰会审议通过,而且决定建立常设工作委员会,设立发展基金,以增强秘书处等机构的行政、财务效能。更重要的是,在推进南亚与东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方面成果初现,突出表现为成员国共同签署了建立BIMSTEC电网的谅解备忘录。不过,由于在技术细节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尚存较大分歧,印度试图推动达成机动车通行协议的努力并没有成功。

简言之,莫迪政府重起炉灶建设的BBIN合作,或者是激活旧机制的BIMSTEC,以及印度-伊朗-阿富汗的三方合作,都避开了巴基斯坦的参与。

第二是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推进互联互通。除了在多边平台推动互联互通,印度还试图通过双边形式推动互联互通,以为多边互联互通建设提供补充。

在靠近印度—尼泊尔边界的地区进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印度一直不遗余力。如帮助尼泊尔特莱地区的道路改造升级,修建两国跨边界的铁路网。2014年10月21日两国签署了《电力贸易、跨境传输连接和电网连接协议》,旨在增强两国电力的跨境输送,电网连接以及电力贸易。2015年8月24日两国签署谅解备忘录,拟建造一条长41公里的跨境输油管道,从印度比哈尔邦拉克绍尔(Raxul)到尼泊尔阿姆利昆吉(Amlekhgunj)。同时印度还与尼泊尔签署长达15年的供应合同,以确保印度石油产品能够长期出口尼泊尔。在2018年6月中尼跨境铁路协议签署后,印度还于当年8月同尼泊尔签署修建两国间铁路的可行性协议,计划从比哈尔邦的拉克绍尔修建一条130公路的铁路通往加德满都。 

印度与孟加拉国的双边互联互通也有诸多进展。印度一直希望孟加拉国能允许其商品过境直接运输至印东北部,2010年1月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访问印度期间,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电力等领域达成协议。孟加拉国允许印度使用吉大港和蒙格拉港,双方电网也进行首次连接,实现了印孟互联互通的大突破。2013年10月,孟加拉开始从印度进口500兆瓦电力。2015年6月,莫迪总理访孟期间两国签署了领土边界、贸易、过境运输等协议,解决了长达41年的两国边界争议,更是在过境问题上取得了突破,为随后推动同其他各国签署《BBIN机动车协议》扫清障碍。简言之,除了构建BBIN合作机制,激活BIMSTEC等多边平台,加入国际北南运输走廊、《阿什哈巴德协议》外,印度并没有停止双边层面互联互通的建设,在同尼泊尔、孟加拉国的互联互通建设中都取得进展。

1 2 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