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为中美解决经贸摩擦问题指明了原则方向,但具体落实仍是个艰难的谈判过程。2018年12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在阿根廷举行会晤,就中美关系等问题达成了重要共识。美方同意自2019年1月1日起把价值2000亿美元产品的关税税率维持在10%;中方同意将从美国购买虽尚未最后敲定、但数量非常可观的农业、能源、工业及其他产品,以减少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中美已同意就一些结构性改变问题开始谈判,并同意加强执法、禁毒等合作,争取在未来90天内落实。
第四,中美后五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动向是从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到开展谈判协议文本。中美第五轮经贸高级别磋商(2019年1月30~31日),双方各自发表简短声明,强调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双方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问题,同意进一步加强合作;将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中美贸易平衡化发展;双方磋商的焦点旨在解决美中贸易逆差和一些结构性问题。中美第六轮经贸高级别磋商(2019年2月14~15日),双方就主要问题达成原则共识,并就双边经贸问题谅解备忘录进行了具体磋商。中美第七轮经贸高级别磋商(2019年2月21~24日),双方各自发表了简讯,围绕协议文本开展谈判,在六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美第八轮经贸高级别磋商(2019年3月28~29日),双方讨论了协议的有关文本,并取得了新的进展。中美第九轮经贸高级别磋商(2019年4月3~5日),顺利结束,双方讨论了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措施、服务业、农业、贸易平衡、实施机制等协议文本,取得了新的进展。双方决定就遗留问题通过各种有效方式进一步磋商。
第五,中美新两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动向是从原先的拟逐条逐字讨论协议文本反转为中美经贸摩擦加剧。2019年4月23日,美国“新闻秘书关于行政当局与中国贸易会谈的声明”指出:根据特朗普总统的指示,莱特希泽和姆努钦将前往北京就美中贸易关系继续谈判。4月30日至5月1日,刘鹤副总理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举行了第十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会谈依然聚焦于朝向在重要结构性问题上取得实质进展以及重新平衡美中贸易关系。之后,刘鹤副总理率领中方代表团到华盛顿,拟于5月9日至10日进行中美第十一轮经贸高级别磋商,主题将涵盖包括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非关税壁垒、农业、服务业、采购以及执行在内的贸易议题。但是,就在中美进行第十一轮经贸高级别磋商期间,特朗普政府却单方面反转,5月10日USTR发布通告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上调至25%。由此,中美进入新一轮经贸摩擦加剧阶段。
第六,特朗普政府再度提高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使得中美经贸磋商遭受巨大的挫折和挑战,但前景是看好的。5月5日,与双方此前有关谈判进展顺利的表态相比,特朗普态度出现突然转变。5月10日,特朗普政府将进口的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率上调至25%。5月11日,中方声明“将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通过合作和协商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7]5月1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9年6月1日0时起,对原产于美国约6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5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时事评论:“中美开展经贸合作是正确的选择,但合作是有原则的。”5月13日,特朗普在白宫的一次活动上发表讲话,预测了华盛顿和北京在激烈的贸易谈判中会被锁定多久。特朗普说:“如果成功的话,我们会在三四周内通知你。”[8]据此,中美新一轮经贸摩擦虽然加剧,但是中美经贸磋商在经历巨大的挫折和挑战后其前景是看好的。
特朗普政府对华新一轮经贸摩擦加剧下可能的施压手段
基于上述中美多轮次经贸高级别磋商,给予的启示是:特朗普政府在对外经贸摩擦谈判中奉行“美国利益至上”,秉持“极限施压”价值观,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对此,虽然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特朗普政府欲意以协议文本形式强推中方执行承诺,外加设立“中美协议实施机制”,都将对中方在短中期内兑现承诺构成严峻的压力,原因是,中方面临的挑战十分巨大,中方要做的事情远比美国多得多。其中,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不是在短中期内能够完成的,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2019年2月27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对国会也表示,中国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确保中国进行美国要求的关键改革需要长期努力。5月11日,刘鹤副总理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我不认为谈判有破裂。恰恰相反,我认为是正常的两国谈判之中发生的一些小的曲折,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对未来我们是审慎乐观的”“现在双方在很多方面有共识,但是坦率地说,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我们认为这些事都是重大的原则问题。任何国家都有重要的原则,我们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让步”“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现在的谈判可以说已经进入很具体的文本阶段。从中方来说,要的是一个平等的、有尊严的前提下很好合作的协议”。[9]但是,5月11日,特朗普需要中方在贸易方面现在就采取行动,如果谈判持续到2020年总统大选后,中国将面临更糟糕的贸易协议的风险。[10]据此,特朗普继续秉持“极限施压”价值观,不达目的,决不轻易罢休。
为了尽快推进中美达成并签署六个方面的贸易协议文本,并使得中方落实执行承诺,特朗普政府势必将采取所有可能的施压手段,继续加大对中方的极限施压。在不考虑美方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施压之外,本文认为美方在经贸领域内对中国继续施压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进口关税手段:美国将继续维持和威胁对中国提高或扩展进口关税。美国利用巨大的消费市场规模,将会继续维持并施压提高进口关税的范围和程度,以达到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极限施压。中美第七轮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束后,2019年2月24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对话在重要结构性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他将推迟原定于3月1日提高的对华追加关税。3月1日,USTR宣布对2018年9月起加征关税的自华进口商品,不提高加征关税税率。5月9日至10日,中美第十一轮经贸高级别磋商期间,双方在取消全部加征关税、贸易采购数字应当符合实际以及文本平衡性三个中方核心关切的问题上仍存在重要分歧。双方谈判进展缓慢,令特朗普很不耐烦。5月5日,特朗普表示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将从5月10日开始增加。特朗普还威胁对目前尚未涵盖的另外3250亿美元中国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5月10日,USTR发布通告正式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据此,未来双方在洽签协议、具体落实过程中,中国将继续面临美方威胁提升进口关税的巨大压力。
第二,技术遏制手段:美国会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遏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美国凭借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竞争战略,不断施压中国增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得进行强制技术转让,以达到中国陷入出口中等技术商品的锁定效应。美国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国际竞争战略的一部分,以期强化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从而建立技术转让壁垒,巩固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并积极寻求建立统一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际化,从而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内构建对中国获得技术溢出和干中学效应的强大施压。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最新改革法案的提出者明确表示,此次改革主要是针对快速增长的中国对美直接投资。2018年伊始,蚂蚁金服集团收购美国速汇金公司失败、华为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合作破裂就是典型例证。未来中方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上作出改革和改进的进程中,作为发展中国家,预计也将强烈诉求美方放松、乃至取消对华严格的出口技术管制政策,以及约束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中资企业对美投资的恶意或差别审查等,以维护自身权益。[11]究其原因,一是由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拟定的针对关键技术和相关产品出口管制新框架,针对中国的意向较为明显,如果执行,意味着美国出口管制政策被大幅扩大和增强。二是美国CFIUS最新法案改革主要是针对快速增长的中国对美直接投资,是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封锁,以防止对美投资的中国企业从中获取可能的技术溢出。[12]
第三,定罪汇率操纵手段:美国将在贸易协议中强行加入汇率规则,并施压中国单方面承诺货币不贬值,中方未来将面临外部不平衡调整的巨大压力。特朗普不断指责中国、欧盟和其他国家正在操纵货币汇率,使美国处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