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具有多重优势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需要沿线各国共商共建共享。作为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具有“非排他性”,而且还欢迎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扩大这一公共产品的影响力与积极效应。尤其是 “一带一路”沿线具有重要地缘和经济优势国家的积极参与,不仅有利于中国与相关国家实现互利共赢,还能让更多的国家与地区受益。总体而言,意大利属于这样的国家之列。
从地缘上看,意大利位于地中海的中心地带,既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也是新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对于“一带一路”在地中海地区的推进具有特殊意义。意大利拥有众多优良港口,如何通过港口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一直为中意两国所关注。总体而言,意大利的港口至今并未充分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中国远洋集团之所以选择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而非意大利的港口作为地中海的转运枢纽,一个重要原因是意大利港口普遍规模小,吞吐能力低,而且水深不够,难以容纳大型和超大型集装箱货船靠岸。意大利北方的重要港口,如的里雅斯特港、热那亚港和威尼斯港都存在这一问题。瓦多港虽然能够容纳超大集装箱,但是规模太小,无法与比雷埃夫斯港竞争。近几年,为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意大利北方的多个港口正在尝试整修扩建。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主席此访期间,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与意方签署协议,参与修缮扩建意大利的热那亚港和的里雅斯特港。考虑到意大利北方与欧洲腹地国家距离更短,未来这两个港口有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在地中海地区的新枢纽,届时将大幅提升中意与中欧之间的海运贸易量,这样意大利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缘优势有望真正发挥出来。
从经济上看,与其他地中海国家相比,意大利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还具有其独特优势。其一,意大利是欧盟第二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增加值仅次于德国),工业与科技实力雄厚,拥有大量富有活力与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当前中意两国都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2016年,意大利政府出台“工业4.0国家计划”。鉴于中意双方在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存在较大互补性,通过合作促进工业发展战略对接的空间巨大。2017年2月马塔雷拉总统访华期间,中意双方签署了《中意面向2020的科技创新合作战略规划》,预计未来两国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工业合作的前景将更为广阔。其二,意大利与北非、中亚和中东欧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这为中意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创造了机遇。例如,裕信银行和联合圣保罗银行等意大利大型银行集团均在中东欧国家广泛开展业务,近两年也非常关注在中东欧地区与中国进行投资合作的可能性。其三,预计英国脱欧后意大利在欧盟中的地位会有所提升,在欧盟对外经济合作领域的影响力也将相应提高。因此,中意经济合作朝着更紧密的方向发展,有望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欧洲国家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
总之,无论从地缘还是经济上看,意大利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都具备较为坚实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在2019年3月接受采访时强调,意大利具备雄厚的工业基础、良好的港口条件和毗邻非洲以及中欧的地理区位优势,不仅“能够”,而且“应当”在“一带一路”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2019年1月访问意大利期间也明确表示,意大利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伙伴。
中意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前景展望
作为习近平主席此访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中意签署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不仅为两国未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新空间,也有望对带动中欧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整体合作形成示范效应和积极影响。
就中意两国合作而言,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明确了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目标、指导原则、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及合作机制。虽然备忘录是一个“框架”性质的文件,未述及具体合作项目,但是颇为全面系统,为未来两国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动力。备忘录提出,基于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通过的联合公报,中意两国还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就以下领域加强合作:政策对话,交通运输、物流和基础设施,消除贸易与投资障碍,财政金融,促进人员交流,促进环境友好型发展。在基础设施领域,双方表示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意大利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包括公路、铁路、桥梁、民用航空、港口以及泛欧交通网络(TEN-T)等。在贸易投资领域,双方承诺将尽量消除壁垒,扩大双边投资和贸易总量,加强产业合作和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在理念上,双方承诺将以可持续、环保的方式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可以预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成为两国合作的新平台,未来中意将有望在扩大双边贸易额以及交通和基础设施合作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特别是意大利在节能环保与可持续能源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也积累了丰富的制度经验,并且表示将积极参加由中国启动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两国携手有望为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作出积极贡献。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是中意双边协议,但是它特别强调要遵守《联合国宪章》《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原则和目标,同时还强调要遵循《中欧合作2020 战略规划》和欧盟2018年发布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的指导原则,始终将两国合作置于全球多边合作与中欧整体合作的大框架下看待。这也是中意两国对于近期国际社会部分人士有关“一带一路”将挑战现有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等质疑的有力回应。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意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不仅遵守国际法,还有助于维护现有国际多边秩序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等国际共识,更有望引领中欧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迈向更高水平。对此,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奇2019年3月22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专门撰文提出,欧盟主要国家都已加入亚投行,而中国与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西班牙的巴伦西亚港、法国的勒阿弗尔港、荷兰的鹿特丹港都已开展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在欧洲全面落地。他认为,中意两国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既尊重国际法与欧盟内部市场规则,又强调可持续发展、公开透明与公平竞争等欧盟的基本理念,该备忘录可作为未来欧盟国家与中国签署此类协议的范本,也有助于提升中欧整体合作的水平与质量。
可以预见,依托刚刚签署的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中意两国经贸合作将迈入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正如习近平主席在3月20日发表于意大利《晚邮报》的署名文章《东西交往传佳话 中意友谊续新篇》中表达的期许,未来中意两国有望从多个维度打造新时期的“一带一路”,而这也将成为“中意关系进入新时代”蓝图中的浓重一笔。
(本文来自《当代世界》2019年第4期,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副研究员。转载仅用于学术研究与人文交流,若有异议请及时告知,以便做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