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阿双方都曾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之害,因此在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国侵略和干涉,捍卫符合国情的体制和价值观方面有着同样的经历和共同的立场。在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与纳赛尔等阿拉伯领导人建立了友好关系。1956年,埃及率先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此后叙利亚、也门、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围堵,是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取得的重大胜利。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中,中国坚决支持埃及和阿拉伯国家,进一步巩固了中阿友谊。这一时期,中国的中东政策顺应中东人民追求和平、期盼发展的强烈愿望,在国际上为阿拉伯国家的合理诉求代言,阿拉伯国家也积极支持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进入新世纪,中阿继续互相支持,加强合作。中国支持阿拉伯国家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以及阿以双方业已达成的协议,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巴以冲突问题、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近期,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依然面临严重威胁,也门战端、利比亚政局危机等热点问题也难以解决。谋求地区冲突公正解决,缓解持续动荡的中东形势,是阿拉伯国家和人民的强烈愿望。中国为促进巴以和谈及维护中东稳定做出了积极努力,任命中东问题“特使”,积极参加关于叙利亚、利比亚等热点问题的国际会议,都是中国外交的重要举措。同时,阿拉伯国家长期以来支持中国的改革发展,支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国的和平统一事业。中国人说,患难见真情。沙特有句俗语:“向急于求助的人伸出援手是最大的善行。”中国人民不会忘记,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沙特立即向中国提供6000多万美元的援助,是中国收到的最大一笔海外单项援助,阿联酋也向中国提供了5000多万美元的援助,对中国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在处理全球性问题方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阿拉伯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双方在联合国改革、应对人类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等许多重大国际问题和全球性事务方面均协调立场,相互支持。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在中东的维和与打击海盗行动,1000多名中国军人参加了联合国在阿拉伯国家黎巴嫩的维和行动,三艘中国军舰在亚丁湾打击海盗的国际合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阿拉伯国家吉布提建立了在国外的第一个补给基地,将进一步促进中阿在这些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也有利于为“一带一路”提供安全保障。
义乌和迪拜已成为中阿海上贸易通道的两大支点
现在在国际上,“一带一路”无疑是个热词。我在海外进行学术交流时,通常也离不开这个话题。目前,中国已与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一带一路”倡议还写入了联合国第2344号决议。同时,“一带一路”已大大超越古代陆海丝绸之路的地域范围,在远洋巨轮、大型飞机、高速铁路和互联网的推动下,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全球延伸性和辐射作用。例如,“一带一路”就拓展到了古代丝绸之路未曾到达的美洲和澳洲,中俄两国首脑还提出了开展北极航道合作设想,以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阿务实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纷纷表示全力支持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愿成为“一带一路”通往非洲和欧洲的支点。2016年,中国发表了对阿拉伯国家政策白皮书,“一带一路”成为新时期中阿关系的重要内容。阿拉伯国家联盟外长理事会也通过决议,表达阿拉伯国家集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政治意愿。中阿双方还正式签署了《中阿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行动宣言》。同时,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同中方签署了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习近平主席2016年初访问中东时,与沙特、埃及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沙特总共签署14项合作文件,其中还包括加强“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埃及共签署21项合作文件。2018年习近平主席访问阿联酋时,两国也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这些文件涵盖经贸、能源、金融、通信、航空航天、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上天入海,连东接西,大大拓展了务实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令人高兴的是,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阿经贸关系发展最为迅速,如中国的义乌和阿联酋的迪拜已成为中阿海上贸易通道的两大支点,形成新的“海上丝绸之路”。我近期去过义乌和迪拜。在义乌,有数万名来自中东的商人,大多数是阿拉伯人,每天将装满中国商品的集装箱发往迪拜等中东港口。义乌的大清真寺十分宏伟,可以容纳五千多人进行宗教活动。迪拜“龙城”是中国在世界上最大的海外商品贸易中心,有几千家中国贸易公司在那里经营,生意红红火火。在那里购物的不仅是阿联酋百姓,还有来自周边各国的民众。我见到了从阿曼开车过来的一对夫妇,问他们为什么跑那么远来购物,回答很简单:“我们需要的东西这里应有尽有,而且价廉物美。”
虽然中阿经济技术合作目前主要集中在工程劳务承包上,但双方合作增长的潜力十分巨大。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阿拉伯国家普遍看好中国庞大市场和发展前景,开展对华经贸合作愿望强烈。同样,阿拉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阿拉伯世界对中国小商品的巨大需求,特别是伊拉克、叙利亚战后重建等重大项目,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例如, 目前为伊拉克战后重建提供重要财政经济支持的艾哈代普、鲁迈拉、哈法亚三大油田,都由以中国企业牵头的能源集团经营。就近期看,中阿可充分发挥双方经济互补性强的优势,不断扩大经贸合作的规模,提高经贸合作的水平,特别要深化在小商品贸易、工程劳务承包、能源、农业、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涵不仅是传统的贸易通道经济带,更注重于实体经济层面上的产业带、产业链和价值链,以实现以点带面、从线到片的区域大合作,体现了崭新的发展思路与合作模式,将使中国在中东的投资和与中东的经济技术合作更上一层楼。 例如,从中东进口的的石油一直占中国进口石油总量的60%左右。沙特在对华供油国名单上长期居于首位。在清洁能源天然气方面,卡塔尔成为对华提供液化天然气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中国能源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已具备参与中东阿拉伯世界能源开发和产品加工的能力。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期间,亲自为中国投资的延布大型石化炼厂投产按下了启动键;2017年,阿联酋将阿布扎比陆上石油区块共计12%的特许经营权授予中国企业,这是中国在中东产油国首次获得上游合作份额;2018年3月,阿方又将阿布扎比海上石油区块所属2个油田各10%的特许经营权授予中国企业。这些新发展,标志着双方超越油气买卖,将能源合作延伸到上游、开展能源加工合作的新时期已经来临。同时,中国投资环境的日趋改善,也吸引着中东、阿拉伯国家的能源企业来到中国投资。
目前,中国与埃及合作的苏伊士运河经贸合作区、 中国与阿联酋合作的迪拜7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哈利法港二期集装箱码头和哈斯彦清洁煤电站、中国在圣城麦加铺设的为全球穆斯林朝觐者服务的轻轨项目、中阿合作的科威特“丝绸城”建设等,已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重要成果。沙特“2030愿景”、约旦“2025年愿景”、 阿联酋 “国家创新战略”等发展战略,纷纷与“一带一路”对接,为中阿的长远合作擘画了广阔蓝图。中国设立的“以产业振兴带动经济重建专项计划”等重大项目取得成功或稳步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绸之路基金的建立,均为此奠定了坚实的金融基础。目前,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都已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2018年,阿拉伯国家积极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8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总额将超过7500亿美元,更将大大促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