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梅:中东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一带一路”合作前景
2019年04月23日  |  来源:国际研究学部   |  阅读量:6616

三、中东基础设施发展与“一带一路”合作前景

完善发达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程承包市场和中国基建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一)中东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强劲、融资匮乏

中东地区是世界公认的基础设施需求最大的市场之一。尤其是2011年中东变局以来,中东各国政府均制定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即便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海合会国家,也存在转型升级的需求。中东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还面临着结构性制约因素。除了电信部门,中东大多数政府仍主导基建领域投资和建设,政府垄断导致价格扭曲,限制了私营部门的投资热情。

(二)“一带一路”助推中东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中东是中国最早进入和重要的工程承包市场之一。长期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基础设施领域合作以承接工程分包项目为主,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土建工程项目。中国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既体现了中国企业卓越的建筑能力和良好形象,也极大地促进了东道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当地人民带来生活便利,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基建企业海外布局正从拼市场向拼融资转变。当前,中国基建企业也在转型升级,正从承包商向投资运营商等多种角色转变,实现价值链向高端转移,投资风险也相应上升。这就要求中国基建企业选择可持续项目,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三)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面临一些挑战

中东基础设施保护主义抬头,市场准入差异大,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高;中国企业自身的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的竞争优势正在丧失,国际化经验不足,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同时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此外,中国企业还面临中东地区宗教派别纠纷、恐怖活动、政局动荡、西方国家制裁以及国家政治干预等潜在阻碍因素。“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做好功课,提升自身能力,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创新投融资模式,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并做好风险预警与防范工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摘自《阿拉伯世界研究》2019年第2期。转载仅用于学术研究与人文交流,若有异议请及时告知,以便做适当处理。


1 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