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伟:中美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将重塑大国平衡
2019年02月27日  |  来源:文汇报  |  阅读量:6045

中国战略是外延型还是内生型?很难定论。但内部结构需改善是首要

中国从一般大国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东亚地区的地区大国向世界大国的上升过程中,选择的战略是以向外走为主的外延型?还是坚持以内部发展和改革为主的内生型?同样很难下定论。为什么现在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因为国内的资源已经不足以支撑GDP年6%以上的增长率,到2050年,人均GDP如不能达到四万美元,中国就无法实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中国目前的GDP在13万亿美元左右,美国是19万亿美元,因为体量大,中国翻一番就远超美国了。因此,走出去有其必然性,不管是钢铁、粮食还是石油提供,仅依靠960万平方公里的支撑难以为继。中国的战略转变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经济规模来决定的。在走出去过程中暴露出了我们知识不足、能力不足、以及企业违规等问题。这说明如果没有内部结构和治理的根本改善,外延型的战略将非常艰难,问题百出。

作为大国,美国的实力很均衡,在军事、政治、文化、科技各个领域都强,在城市、农村不同经济体,在东、西海岸等不同地域也都强。但中国很难做到区域平衡、城乡一致。我们自称是发展中国家归根到底源于发展不均衡,这中间就会产生很多内在矛盾。当我们一部分企业必须走出去时,国内很多人还在抱怨“到非洲去干什么”,事实上,作为盈利属性第一的企业,到非洲所获利润远高于内地。中国在今后很长时间里会在外延和内生两种战略中摇摆,两重性、不均衡性和复杂性将在很长时间里持续存在。

中国企业目前在非洲设立新的工厂,并雇佣更多当地员工

中美战略相持阶段:用中美省州挂钩来化解“深暗”决策“脱钩”论

中美两个大国的多重性也带来战略的局限性,双方将进入相当长的战略相持阶段。

局限性突出地体现在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差距。双方都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由此在大国外交中出现很多矛盾。美国拥有的很多优势基本都是中国的短板,比如美国的科技优势、文化优势、军事优势、信息优势,这些中国都尚不具备且与美国的差距极大。而美国目前存在的严重弱点,比如霸道、离心、内乱、空心化、巨大债务等等,在中国不太多,反过来便是中国的优势。

中美两个大国的战略优劣使得在一段时间里难决高下,这就是战略的“相持阶段”。这是借用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的《论持久战》里所说——中国不会亡国也不可能速胜,因此抗日战争必定是持久战——持久战最重要的特点是很长时间的相持阶段。以此逻辑看中美关系,美国要遏制中国不可能,中国要速超美国也不可能。中国在相持阶段会发挥美国没有、中国特有的战略优势来扬长避短、以德取胜,彰显中国战略文化优势。

1938年刊印的毛泽东《论持久战》一书局部

中美之间的相持阶段现在刚刚开始,但美国的被称为“Deep State”(深暗)的决策圈精英——虽然少数却是美国国家机器中最深层的一部分人——在宣扬“脱钩”。这些脱钩派决意在若干领域比如高技术领域与中国脱钩。当下,全球化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已经将中美紧紧捆绑,脱钩将是巨大的灾难。它会变成冷战中的苏联和美国一样,成为两个集团、两个阵营,然后就是新冷战。但要做到“脱钩”并不容易,等于要在世界经济中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生生剥离。前段时间美国陆续走访盟国,示意他们和中国脱钩,但未能奏效。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上升,如今5G技术又势头迅猛,使得美国不得不担忧自己的国际地位。在美国Deep State对中国摊牌的情况下,中国要以坚定回击确保本国核心利益,以局部妥协换取全局主动,比如同美国五十个州建立更深的经贸关系,以更深入的挂钩来构建中美利益共同体。

新平衡:未来,中美新大国关系引领地区中等强国

目前的紧张状态是重新建立平衡的过渡期,这段相持期的艰难时间大概会有十年左右,此后会建立起全球范围内的中美再平衡。

重组中美各自最大优势:美国提供中国高科技,中国提供美国大市场

目前,美国有一些战略家已经提出,要承认和给予中国新的空间,因为中国的实力和所获空间并不相称。

1 2 3 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