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智慧对接 奋楫扬帆 智库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五年回眸
2019年02月18日  |  来源:光明日报  |  阅读量:4908

深入研究、咨政建言 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智库作用功不可没。回顾已有成绩,“一带一路”智库研究体现出“四个服务于”的鲜明特征。
  发挥研究专长和特色优势,服务科学决策。服务决策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根本任务。“一带一路”建设无现成模式可资借鉴,需要智库发挥专业化研究和咨政建言优势,形成全面、前沿、准确的决策咨询成果。一批聚焦“一带一路”的智库主动对接国家需求,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战略咨询研究,持续向有关部门提供各类决策咨询报告,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纠正“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大错误认知》《“一带一路”英文译法应尽早明确》等研究成果,对“一带一路”政策完善产生了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这为智库下一步研究重点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服务于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2015年,中国有106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首次破百,2018年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达到120家,但很多企业依然“大而不强”,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契机,可以倒逼企业改革、带动企业创新,加快企业国际化布局,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从产业化到品牌化。
  近年来,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国家高端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帮助中国产业和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规划建设经济特区,先后参与了埃塞俄比亚、刚果、肯尼亚、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多个经济特区、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积极同世界分享中国经济特区经验,为“一带一路”的实施丰富了路径、打开了思路。
  直面疑虑和质疑,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服务于国际话语权塑造。“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成为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创举。但同时,也受到诸多质疑。面对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曲解,多家智库致力于加强话语权建设,精准回应、消除误读、增加共识。复旦大学党委书记、“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共同理事长焦扬建议,加强话语体系的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站在国际传播的高度,把“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理念主张、重大政策举措转化为国外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努力扩大“一带一路”理念价值、政策设计、工作推进、成果收获等各方面的影响,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
  开展智库外交,不断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服务于促进国际社会深化认同“一带一路”。陈文玲、王文、胡必亮、翟崑、王义桅等主动站上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学者声音,《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等代表性成果有助于增信释疑,《丝路瞭望》等“一带一路”专刊定期传递深度思考,诸多研究成果和专著以多语种出版,用国际语言精准传播“一带一路”,帮助国际社会充分了解“一带一路”的内涵。
  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为例,通过赴中亚、南亚、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地交流访问,积极扩展智库人脉网络,成为沿线国家各界人士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渠道。联盟还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举办了一系列国际研讨会,组织开展了“一带一路”主题访学,开办了“一带一路”高级政务研修班、“一带一路”国际暑期学校,组建了“一带一路”留学生研究会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发挥了政策宣介和认知引领作用。

 

 未来展望 直面不足、对标一流、迎难而上
  不容回避的是,“一带一路”智库研究与建设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影响并制约“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效果。
  第一,“一带一路”是跨学科研究,覆盖的研究领域众多。当前虽然不乏高水平研究成果和公共外交活动,但总体看来,现有以“一带一路”为研究主题的智库在术业专攻方面仍呈现博而不精、研而不透的局面。“国情式”“百度式”研究占相当比重,重复性强、水平不高、研究成果缺乏说服力和操作性,部分成果陷入“决策者感觉不解渴、企业家认为没法用”的尴尬境地。
  第二,专家队伍建设亟待规范化。因为领域广、涉及多、应用性强,“一带一路”研究似乎“门槛”不高,谁都能做,但真正能够抓住痛点、瞄准现实、做出深度、提供方案的专家严重不足。很多专家的成果囿于简单空洞的政策描述,缺乏深度研究与持续跟踪调研。
  第三,智库机构大多来自官方,民间力量不易介入。“一带一路”研究涉及公共外交,社会智库体制机制灵活,与国外交往有一定优势。然而,当前我国社会智库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注册登记难、职称评聘难、课题立项难、成果报送难、信息获取难、决策参与难、舆论认可难、国际交流难、税费负担重等实际制约,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的民间力量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第四,虽然当前中国智库国际交流日渐频密,但在研究方面仍然是独力研究多、合力研究少,已有的交流合作相对浅表化、随机化,缺乏深度、精准、切实解决问题的合作研究。
  只有强健自身,才能更好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为此,以“一带一路”为研究主题的智库应以补足上述短板为目标,努力改进、提高水准。为此,特提出两点建议:
  引导智库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地调研。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智库的本职所在,国际社会、政府、企业的实际需求是“一带一路”智库研究需剖析的重点议题。应当引导智库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地调研,避免自说自话,更不能足不出户、闭门造车。要聚焦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升嗅觉敏锐性、学术剖析力,点穴式地解决“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问题。
  推动建立国家级“一带一路”研究院。“一带一路”既服务于我国对外开放,又为全球治理提供公共产品,已经写入党章,需要对其进行学理研究、动态性跟踪研究,需要有国家级的智库平台。建议整合有关研究机构力量,建立国家级“一带一路”研究院,统筹指导全国“一带一路”研究工作,制定“一带一路”研究规划,组织实施国家“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也可作为国外对接“一带一路”的权威智库平台,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二轨外交”,展现我国的开放思路、国际化胸襟和学术话语权。
  (本文来自《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18日 16版)。作者:赵磊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关系和“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蒋正翔系“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研究院研究员、吉林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博士生)

1 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