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伟:两条紧密互动的平行线——纪念中美建交和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2018年12月20日  |  来源:社会科学报  |  阅读量:4561
是乐观的。理由如下: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国策不会变,和平发展道路不会变,与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发展共同利益的目标不会变。事实证明,中国道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也符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利益,这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中国道路越是成功,中美共同利益的空间就越大,中美对抗的危险就越小。

其次,西方舆论担心中国回到改革开放前的老路上去,这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最初就是向西方学习技术、学习管理、学习市场运作、学习一切成功的现代化经验和先进文化。美国是发达经济的典范,当然也是中国要学习最多的国家。这种学习不等于照搬。这一点中国从来没有屈服过任何外来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认真研究美国及西方的制度缺陷和战略失误,以避免重蹈覆辙。当前西方社会出现的一系列危机,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避免的问题所在。

其三,中国不走“逢强必霸”的老路,不走挑战霸权、取代霸权的危路,不走“另起炉灶、改朝换代”的蠢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体系,是为了与各国共同应对人类面对的全球问题挑战。在这过程中,美国富有国际治理的历史经验,并且依然是当代国际秩序的主导力量。即使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一,其人均指标和结构质量还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还需要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缩短距离。中国提出并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规律,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当然也符合中国发展的趋势。对于中美关系而言,则是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最佳路径。

过去的四十年,中美关系走出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它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曲折发展具有同步性和全局性的关联互动。今后四十年,中美关系仍将在曲折中发展,其反复曲折的幅度可能更大,但是发展成功的空间也会更大。只要我们坚持两国的共同利益导向,坚持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目标导向,坚持不同制度和文化的多样性共存导向,中美关系就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为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市美国学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37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1 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