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秋晨:“基建狂魔”走向“中国建设”
2021年01月20日  |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  阅读量:4799
 

打造唱响全球的“中国建设”品牌

中国一带一路网:怎么能让“中国建设”这个品牌在全球唱响呢?

房秋晨:我们希望政府、行业组织以及企业能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用实际行动让国际社会认可中企在基建领域的“负责任的承包商”这个形象。

在这方面中国企业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中企承建的肯尼亚蒙内铁路,长颈鹿不用低头就可以穿过铁路桥;穿越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保护区的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环保总投资超过1亿元,只为最大限度保护马永贝原始森林的生态;加纳布维水电站的建成,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1万吨。

承包商会这几年一直在做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里树立一个自愿性的团体标准,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项目的一个指引--《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社会责任指引》和《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指引》,诠释了“负责任的国际承包商”的标准,为中国企业建设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具体的行为规范。我们倡导企业能够按照国际标准来做国际项目。同时中国国内也在倡导绿色金融,承包商会与中国的商业银行也在加强绿色融资方面的合作。从融资方面讲,我们倡导企业做的项目一定是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

承包商会还通过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泛美开发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机构的合作,学习国外先进标准和企业优秀的履责实践,与国际业界交流中国企业的理念和做法。

另外,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的第三方合作成功的案例非常多,为此,承包商会专门出版了一本《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报告》,第三方合作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逐渐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在国际合作中彰显“中国建设”品牌。

中国一带一路网:您提到第三方市场合作,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意义是什么?

房秋晨:实际上这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第三方合作源于我们的海外基建实践。随着这几年中国企业在海外基建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强,过去与中国企业是竞争关系的很多西方企业发现与其零和竞争,不如与中国企业合作。

中国政府因势利导,适时提出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我们可以利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比如他们的设计、咨询优势、项目管理优势和金融优势,大家优势互补,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同全球14个发达国家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备忘录,占发达国家半数以上。

中国企业也感到非常受益。比如埃塞俄比亚GIBEⅢ水电站,这是非洲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最大水电站,被称为非洲的“三峡”。这个项目就是第三方合作的典型。项目总包是一家意大利公司,法国公司和中国的东方电气集团是分包商。

意方公司作为总承包商负责土建及相关协调管理工作,中方公司作为机电承包商承担设备成套供货与服务项目,法方公司为中方公司聘请的专业分包商,负责开关站的设计和设备供货。三国企业的差异化分工不仅促成了该项目的合作,也为保障施工质量、提高设备管理专业化水平提供了保障。

这是一个很好的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案例,这个合作也非常有影响力。意大利、法国、中国三方合作共同建造非洲最大的电站,使埃塞俄比亚的装机容量翻倍,成为名副其实的“富电国”,还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为国际基础设施领域多方合作、互利共赢树立了新的标杆。

再上升一个层次讲,第三方合作也契合“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和原则。共商共建共享本身就需要中企与发达国家企业在第三方市场进行合作,所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理念提出以后,也受到了发达国家也就是我们过去的竞争伙伴的欢迎。

(房秋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

1 2
回到顶部